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技校生践行“工匠精神”的“三字经”
范文

    李建勇

    摘 要:本文主要从“勤、精、创”三个方面论述培养技校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技校生;工匠精神;勤奋;精益求精;创新

    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近两年来,“工匠精神”也是李总理经常提到的词汇。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工匠精神”是对自己的工作或产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理念,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由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综合体现的职业精神,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行为和职业价值取向的综合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既是党和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从创新” 现实要求,还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具体实践,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敬业”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如何培养技校生的“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技校生践行“工匠精神”应体现“勤”字。首先,技校生要“勤学”。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技校生既要学习专业技能,还要通过学习提高思想品质。前者可称之为 “硬件”方面的学习,后者为“软件”方面的学习。不论“硬件”、“软件”的学习都离不开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只有通过大量阅读,认真练习,勤奋训练,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思想品质。邹峰是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红林公司数控机床车工,他就是勤于学习的大国工匠之一。邹峰说,以前先进数控设备和高精度刀具是从国外引进,却配备没有中文版的操作手册和刀具样本。邹峰为了掌握这些从国外引进的东西,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查找专业的英语字典,最终把它学懂、弄通。邹峰这样的技术能手都在不断的学习,技校生在学技能、打基础的阶段更应该勤奋学习。其次,技校生要“勤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技能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技校生通过勤学,勤思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思想品质,并由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勤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就能为践行“工匠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技校生践行“工匠精神”应体现“精”字。“精”是指“精确”,“精准”,“精益求精”。唐代大文豪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说明了“精”与“勤,思”的紧密联系。“精益求精”是一种高水平的职业要求,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还是从业者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如《道德经》所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就要求技校生,要有“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的”职业品质。如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瑞士金表,靠的正是制表匠们对每个零件、每道工序、每块表都细致入微、专心雕琢的精益精神。因此,要培养技校生“工匠精神”,应在理论和实训学习整个过程培养他们追求“精确”,“精准”,“精益求精”精神。魏红权是中国兵器武重集团的研磨钳工,就是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典范。普通的零件,经过魏红权精心研磨加工后,表面平整光亮像镜子一样,甚至纸上打印的文字也被光整的零件表面反射的非常清晰。“精工细作才能出精品” 是魏红权常说的話。技校生一定要学习魏红权“精益求精”、“精雕细磨”工匠精神,才能练就过硬技能。

    技校生践行“工匠精神”应体现“创”字。“创”是指 “创造”、“创新”。“工匠精神”要有对工作的执着、坚持,甚至是痴迷、陶醉的工作精神,却绝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不变的“匠气”,其中有着勇于寻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创新”、“创造”离不开对原有技术、方法、原理的深入学习,彻底掌握后,再加入认真仔细的思考,才可能有“创新”、“创造”的火花迸发出来。这意味着,技校生必须把“匠心”融入学习的各个环节,既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所敬畏、对质量把握够精准,还要有勇于寻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古今中外,工作中有所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等,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工匠”。比如“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等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和发扬者,他们的“匠心”让中国创新影响了世界。

    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但“工匠”并没有离我们而去。而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不仅需要大批科研型的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技工院校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技能型巧匠。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时代意义。工匠精神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的具体实践。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所要求的“敬业”高度一致;同时,工匠精神也是对劳动精神的重要深化和提升,是我们党尊重劳动和关爱劳动者的重要体现,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尊重劳动、更尊重劳动者的价值导向。这正是新时代培养技校生践行“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徐耀强.论“工匠精神”.红旗文稿,2017525.

    [2]让工匠精神涵养时代气质——弘扬工匠精神大家谈.人民日报,2016621.

    [3]大国工匠.央视新闻,20165.

    [4]梁启东.中国制造呼唤大国工匠精神.光明网,2017613.

    [5]工匠精神应该成为青年气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6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