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糖尿病患者社区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意义分析 |
范文 | 代兵 姜燕妙 戴伟康 【摘? 要】目的:分析对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普及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意义及结果。方法:选取400例社区管理,未定期或从未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在6个月后复查,对比两次血糖控制情况的变化.完成2次检测者共315例。结果:引入相关检测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社区普及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认知,促进患者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理解,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血糖达标率。 【关键词】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社区医院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051-02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发病逐渐年轻化,血糖控制率低[1-2]。社区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主要关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率低,而我国糖尿病患者大多数留在社区管理,如何通过改变诊疗及对糖尿病的管理模式来改变这一现状是社区糖尿病防治的重点及难点,针对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相关认知模糊及相关知识的不足,本次研究强化了社区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作为加深患者对糖尿病认知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中心建档,并且接受社区管理的31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59例,最高年龄为90岁,最低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为(62.6±10.3)岁。所有对象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进行了首次及第二次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1.2方法 1.2.1采集标本与检测标本 患者到医共体内单位就诊时,由检验科医师采集静脉血 5 ml,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 分析仪,HbA1c 采用高压液相法(Tosoh G8)测定并于6个月后复查。 1.2.2方法 采集患者晨尿 10 ml,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于6个月后复查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所有数据由专人进行整理。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统计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对其统计的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进行数据检测校验;此外,本次研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数据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糖尿病患者2次糖尿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2.2? 315例糖尿病患者检测前后控制水平比较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社区开展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可以更全面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肾脏早期病变[3],可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理解,从而减少“无知者无畏”这一现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检测对血糖控制有一定作用,但单纯依靠检测来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是远远不够的。 在社区开展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进行良好的饮食管理及运动管理,促使患者进行家庭血糖自测,进行良好的药物治疗,综合五驾马车进行管理,对患者血糖相关指标达标会有更理想的效果。目前我国糖尿病控制率低,需要社区家庭医生及区域医共体单位协作[4],不断摸索,改善糖尿病管理模式,逐渐把对空腹血糖的关注前移到对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关注,强化糖化达标率,强化糖尿病早期病变检测管理,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血糖控制率。 参考文献 [1]? 刘玲君."上海市糖尿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18,22(40):3483-3485. [2]? 曾媛媛,肖元元,祝超瑜,刘梦丹,高清歌,徐立,蒋伏松,魏丽.上海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第26期). [3]? 旷萌琦等."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筛查的意义[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7):171-174.. [4]? 谢月华,原花丽,于媚,李哲,裴正芬.医共体同质化共同照护模式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20,(第1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