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影响技校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分析 |
范文 | 陈达喜 [摘 要] 随着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课程也在不断地深入改革。教学的目的从最初的培养学生运动技术知识水平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转移。主要从影响技校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法来促进体育课的效果。 [关 键 词] 技校生;体育课;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44-01 一、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工作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也在不断地科学发展。学校体育作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课堂气氛的重要体现。影响技校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学设计、练习方法、教学环境、项目设施等。 二、研究对象 技校生的体育课。 三、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教学方法方面的资料。 观察法:通过自己在技工院校多年的体育教学,细心观察,进行总结与分析。 访谈法:通过与任课老师、学生和班主任交流,认识问题的存在。 四、影响因素 (一)教学设计的影响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更多的东西,于是讲的东西很多,有时也很细,以为学生会学得更加多一些,而这样效果恰恰相反,老师一味地讲得太多,学生会容易感到枯燥,久了就容易分心。长期这种方式,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变得不喜欢、不想学,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影响 1.课程标准设定的影响 学校体育的开展对青少年体质的影响和提高不够明显,根据近年的数据显示,青少年的体质甚至有下滑的趋势,也有在体育锻炼,在中长跑的过程中猝死的情况,导致很多学校的运动会不敢再设中长跑,这成了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方式方法也不够丰富,有的学生受基因遗传或环境影响喜欢体育运动,通过学校体育的影响、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拓展,但有的学生却始终处于被动,上体育课参与体育活动,仅仅是为了应付课堂、应付老师,这样学生对体育技能的习得兴趣还不足以提高体育项目技能。 2.体育技能目标的影响 学校体育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掌握体育技能,规范体育技术动作的主要学习场所,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在一入学就能接触到体育活动,有老师指导,有同学一起练习,这对学生打下良好的体育基础是很重要的,这种直接参与是有别于平时电视所见、日常所接触的。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的机体健康,促进骨骼生长发育,锻炼心肺功能等,是学生健康成长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3.体育品质与体育兴趣 学校是学生接触和了解体育,学习和训练的重要场所,学生从小时候入学,从对体育懵懵懂懂甚至毫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而体育课是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品质。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了解体育的本質,从思想上认识体育对自我的重要作用,让他们认识到运动是生命之本,体育能促进良好的发育,体育能强身健体;教师要激发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喜欢体育课,积极参加学校里举办的各项体育活动,自发参与学校课外锻炼。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鼓励他们至少掌握一两项体育项目,并经常运用和锻炼,养成运动习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和观看相关视频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加强对体育各方面的综合了解。 (三)体育设施与环境 1.体育设施与教学法的结合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丰富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一节好的体育课往往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体育热情,使学生热爱体育课,享受体育课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体育课的意义。好的体育课要做到以下几个环节:(1)了解班级的情况和男女比例情况;(2)熟悉教材,弄懂教材;(3)根据课的目的和任务,安排内容和组织教法。 2.熟练运用既定的教学方法 传授运动技能要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运用教学方法,避免一成不变的组织教学。运动技能的传授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设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循序渐进,不能一时兴起,想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想怎么传授就怎么传授,这样缺少科学合理性,学生学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失去兴趣。传授运动技能一是要清楚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根据任务设定组织教法;二是根据课的内容科学分配讲解示范和练习的时间。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对体育课的目的和意义理解不清晰,主观地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课,活动课就自由活动。 2.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结合不佳影响学生的练习兴趣。 3.体育设施不足,体育环境不良是影响学生体育课兴趣的物质障碍。 (二)建议 1.根据课程的大纲和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2.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锻炼方法,才能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徐日泉.试析21世纪体育教师的时代特征[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