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论高职学生幸福观的培养
范文

    于伟

    [摘 要]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每个人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导致幸福观存在诸多问题,高职学生对幸福感的认知让人喜忧参半,应该加强对高职学生幸福观的培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幸福观;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182-02

    也许没有人能够回答是谁创造了世界上如此美妙的一个词——“幸福”,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对幸福这个词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诠释。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对人生快乐境界的希望是一致的。时代在变迁,在一点点前进,它的前进让人的思想慢慢变得复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幸福感”“生活质量”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生命是可贵的却是有限的,而幸福是珍贵且无价的。有些人一直想寻找一条让自己永远快乐、长时间保持在幸福状态的途径。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哈佛大学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针对人们日益关心的“幸福”这个话题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据悉,2009年哈佛最受欢迎的人生课程是泰勒·本·沙哈尔讲授的幸福课。受其影响,我院已经连续两个学期开设了“幸福課”。通过开设本课程,我们发现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职学生,其幸福指数理应普遍高于社会其他群体,然而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的幸福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郁闷”“无聊”成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口头禅;在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上,认同“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我就会生活得很幸福”“可以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幸福”等观点。那么,影响高职学生幸福感的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培养其幸福感,这不仅应引起高校大学生研究人员的深思,更应该引起高校工作人员的深思。

    一、影响高职学生幸福感的原因

    (一)当前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高职学生幸福观带来巨大影响

    英国著名学者罗素认为,人类种种不幸的根源,一部分是由于社会,一部分由于个人的心理素质。当然,后者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前者的产物。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上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三百年完成的工业文明建设,我国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而发达国家很长时间才出现的问题,我国在短时间内都出现了,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去完成和解决。

    人们在物质上富足、富有,在精神上却焦虑、懈怠。这种物化的生存对我们的精神世界有一定消极的影响。很多人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长感受到快乐、幸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接踵而至;有的媒体宣传低俗、庸俗、媚俗思想,过度娱乐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不健康。这些都对高职学生幸福观产生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追逐幸福时迷失了方向,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自身逐渐失去人生的幸福感。

    (二)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现状,对幸福观教育重视不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都急缺专业能力强、操作娴熟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均将“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服务、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等类似口号作为其办学宗旨,逐步走上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花大力气加强专业课的教学建设,比如,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厂房建设等方面投入很大的资金。而在高职学生人文教育包括幸福观教育等方面投入相对不足,师资力量与本科类院校相比较为薄弱,那么这势必会对高职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三)高职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影响了其对幸福感的认知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突出

    高职学生初入大学,还没有进入社会,思想活跃且敏感,知识水平和人生阅历比较薄弱,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有的学生考虑问题比较表面化,制定人生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而其在实现的过程中又眼高手低,最终在无法达到目标的时候,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客观,归结在家庭、社会等方面,这样,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会降低。

    2.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与高职学生利益密切的经济困难、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感情挫折等问题,很多高职学生存在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困惑,因不懂得及时合理地宣泄或转移,所以心理承受压力能力普遍较弱,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

    3.学习积极性不高

    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也不断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进入高职院校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学习层次良莠不齐。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的学习基础、水平相对较为薄弱,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及行为习惯,学习中难度加大,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存在厌学情况。

    高职学生自身的这些特点都给幸福观的培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高职学生幸福观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以开设“幸福课”为导向,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幸福观专题教育,改革幸福观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自从我院“幸福课”开课以来,其讲授改变了过去讲课只注重原则和理论灌输的传统,注重培养学生对自身幸福目标的设计,利用书本知识的系统性,结合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何谓幸福”“怎样追求幸福”等问题,带动学生自己去寻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充分体现课程较强的实践性。目前从开课的情况来看,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数目持续增多,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由此可以看出幸福观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课堂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所以,我们应该以“幸福课”的开设为契机,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高职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方法和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其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幸福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依托“幸福”选修课的教育资源,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教学内容,从理论的高度,引导学生学会获得幸福的方式、养成获得幸福的品质等。同时,亲自参与利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接触社会和劳动锻炼中感悟幸福,养成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校园文化、专题报告等重要载体,将幸福观教育融入课外活动中,创造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的环境,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二)强调全方位、多渠道地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幸福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更需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共同作用,形成“合力育人”的环境,为大学生健康的幸福观培养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

    高职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不应只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在学校的幸福观教育中,可以结合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家庭教育是高职学生幸福观形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即当我们说德性构成了幸福,不是德性的后果产生了幸福,而是意味着当我们拥有德性时,就在某种程度上或部分实现了幸福”。他把幸福定义为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培养正当的人品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因素。一个人自幼的教养能够使人在正确的时间产生正当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情感会使一个人行为良好。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幸福观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无论社会、家长或学校一直用单一的分数评价学生的优劣,用分数来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这种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剥夺了大多数孩子童年的快乐。

    所以,全方位地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教育氛围,多渠道地加强幸福观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三)不断加强关于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

    高职学生“幸福课”的教学与实践需要加强理论的研究。虽然对青年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成果众多,但其中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这部分群体的研究还存在不足。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幸福观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幸福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必然要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对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探索。特别是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作深入探讨,比如,幸福观如何同当前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社会主义幸福观的内容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寻求在理论上的新突破。

    追求幸福是千百年来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分析高职学生的个体特征,结合当前时代形势,通过多种途径科学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增强学生追求幸福的信心,帮助大学生构建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杨国荣.作为伦理问题的幸福[J].南通師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1):1-8.

    [2]龚群.现代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