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刍议中职文言文教学方法
范文

    王勇

    [摘? ? ? ? ? ?要]? 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语文学科上,中职教育整体上对国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国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改革语文课程在中职学校被提上日程,特别是有关文言文的课程。文言文是连接古代文人墨客伟大作品的桥梁,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沉淀下来,沉浸到古风中,传承经典的古代文化,加强自身素质。通过研究当前文言文教学在中职学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式,以期为中职学校的文言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 ? 键? ?词]? 中职语文教育;文言文教学;教学现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53-03

    由于新课标正处于持续实施过程中,中职学校需调整教学思维,重视文言文教学。然而,受现代社会充斥着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学生普遍忽视了对国学,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要静下心来,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价值,产生兴趣,提升内涵,从而发展文言文教学。

    一、良好的文言文教学有益于学生发展

    文言文的正确学习使得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主动学习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生学习文言文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学生和文言文有了零距离接触,学习古文中精彩的地方,提升素养。第二,学习古文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字运用水平。如今,中国使用的白话文是根据古文改进而来,学习文言文,可以让学生从根源掌握中国语言结构,从而对语言运用自如。并且,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到了一定水平,可以将其运用到日常交流中,创造精彩。最后,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提升自身内涵,塑造良好品质,并学习到古代人许多淡泊名利的精神,提升文化水平,丰富精神境界,从而远离当前一些不好思想的传染。

    二、创新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一)找准教学目标,重视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诗歌和古文的精华。在文言文中,一方面有着让人惊叹的文笔,让人惊艳的文采:另一方面有着古人正直向上的美好品质。这些都足以让文言文流芳百世,让后人瞻仰和学习。现代的优秀作家,特别是散文家,都通过文言文获取文学知识。中职阶段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应该学习一些较好的古文,学习阅读文言文,从而学会运用国語,提升自身内涵,并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对文言文的教学的规定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有所体现。利用初中语文学习的沿袭,通过注释和其他帮助能够阅读简单的文言文,并且背诵一些优秀的作品,产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学习文言文的结构,学会常用的12个文言虚词和110个文言实词,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和想要传达的内涵。以上规定明显指出了中职学校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目标。那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文言文,背诵典型的名作,引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读懂文言文的精神内涵,了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对文言文的教学标准偏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甚至不开展文言文教学。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调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需要从头审视整个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意义,认识到文言文教学在提升学生文学修养所起到的作用,在传播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提升个人品质,提升文化水平。目前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2005年修订版)的修订说明体现了对语文教育的目的的要求。语文教育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重视文化传播,提升美学修养,提升文学素养,联系生活实际,夯实语文基础,从而全面发展。文言文教学不仅是对语言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对人文品质的教学,让学生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有爱、合作、自重、坚持,学习辨善恶、明是非、知书、达理。这样教师会重视文言文教学,学生会愿意学习文言文。

    (二)调整文言课程,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与之前的教材相比,目前应用的“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2005年修订版)对课程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内容要求,降低难度,使学生学习语文更加容易。其次,融入时代性,让学生做课程的主人,主动学习,提高兴趣。最后,教材针对不同目标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分类教学。为适应改革需求,中职学校的文言文教学也要调整教学内容。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依据专业特点选择文言文教学内容

    当前,在高教版《语文》上、下两册中,在基础模块中共有必修文言文9篇,拓展模块共有必修文言文10篇,体裁覆盖诗、词、元曲、策、骈文等。对学生而言,若仅仅是要求熟读,数量并不多,但若要求在短短的一个学年内彻底学通、学透,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保留文言文学习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必要结合专业的特点适当选择学习的内容,重点学习其中有较大趣味和欣赏价值,并且易懂的优秀文章,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对非必修的文章有选择性地赏析。根据学生对象的不同,分类制定必选课文学习要求。如果是文科生,可重点学习借物抒情、历史感悟、人生感言等类文章,比如《师说》《六国论》《兰亭集序》等篇目。如果是理科生,可以重点学习启发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的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游褒禅山记》等。如果是文秘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学生,可根据专业的文学需求,学习单元之后的古诗词。

    2.依据学生基础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

    相对普通高中生,中职生整体文化基础较弱,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适当选择有新意、有趣味的教学方法。例如,对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可以采取全班学生每人一句诗文,接龙式背诵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感觉枯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关注其他人背诵的过程中加强记忆的效果。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比较适合此种方式。也可以利用图画法来辅助学生背诵诗词古文。在教师讲解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文中的意象画出来,一目了然地直观记忆诗文,效率更高,趣味性也更强。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其意境深远,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让学生对秋雨初晴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获得更深的体会。

    在文言文诗词的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说文解字”的教学方法,剖析汉字的源流本义,进而理解文章的意义,此种教学方法效果颇佳。如《将进酒》中的“酒”字,“酉”是“酒”的本字。酉,甲骨文■象酒坛中有酒之形。当“酉”的“酒坛”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水),强调坛中物质的液态性质。

    再如《师说》中的“道”字是“導”(导)的本字。道,甲骨文■由■(行,四通的大路)和■(人,行者)组成,表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金文■用“首”和“止”组成的■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人”■,首,始也,表示领头的人。当“道”的“向导”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寸”另造“導”代替。“道”引申为方向、方法、道理、法则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同时辅助记忆,也可以采取将文言文改编为故事的教学方法。例如,《诗经·国风·无衣》作为一首战歌,传达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时,可将诗词中的意境与战前动员的场景和故事相结合,让学生对诗歌的内涵有一个更加直观、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寓教于乐。或者收集整理易懂的文言文读本,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不再惧怕文言文学习,提升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加强文言文学习动力。

    3.依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办法

    之前我们仅仅通过考试这一种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应试教育符合普通教育的教学目的,然而中职教育是为就业铺路,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准则,并且评价也要以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通过激励,让学生拥有自信,在自我基础上踏实发展。为了让学生提升人文修养,提升语文素养,提升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必须改变课堂评价的方式方法。

    具体而言,除了通过课堂测验等方式来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文言文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课后的学习感悟以及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等。教材所选择的文言文往往是浩如烟海文化作品中的精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在价值观上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通过與学生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感悟并适当加以引导。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分享学习笔记、布置主题作文等方式,了解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文言文学习后,在情感、文化意识和态度方面的转变。不但要注重终结性评价,还要注重形成性评价。

    (三)提升个人素质,丰富文言文教学的情感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新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降低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要拥有下面这些文言文教学功底。

    1.较强的文言文诵读能力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的基本能力。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或朗读,教师可以起到感染和示范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认为,通过一遍遍的诵读,能够掌握书中所述的意义和道理,且每读一遍都可能有新的体会。语文教师诵读文言文课文是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比较成功的一环。学生倾听教师通读,可以将自己代入文章中去,体会文章情感,培养语感,提升兴趣,提升素养。在文言文诵读方面,比较有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情景化诵读法、音乐伴奏诵读法和咏唱法。其中,情景化诵读法,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及本人的声音表达方式诵读;也可以拟设诗文场景情境,烘托氛围;音乐伴奏诵读法,在学生诵读课文的时候通过放与文章意境相匹配的音乐,来辅助学生增强韵律感;而咏唱法主要适合诗词类的文章,用歌唱的方式表达诗文,往往更能突出诗文的情感。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语感是文学类学科的敲门砖。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对文章内涵的体会和感受才是重要的。例如,学习《将进酒》时,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诵读体会李白借酒放歌的豪情和以文、酒会友的快意;学习《琵琶行》时,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诵读,体会白居易偶然听取精妙琵琶声的神秘氛围。因此,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诵读,产生欣赏文言文美学的兴趣。

    2.充足的古代文化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要想教好文言文,一定要有充实的古文知识素养。有学者说,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都缺少“文”,即文化底蕴。和白话文教学不同,文言文的教学会和古代的哲学、文学、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相关。尤其是历史背景不同,古代文化内涵也不同。例如古代有特有的纪年方法,以“七月既望”等特定称谓纪时,纪年又有“阳嘉元年”等用年号和“壬戌之秋”等用干支。又例如,古代文集的名称也值得研究。有《欧阳文忠公文集》等用谥号,有《宋学士文集》等用官职,有《聊斋志异》用书斋,有《临川先生文集》等用籍贯。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古文知识底蕴,否则就不能正确解读文言文,便会传达错误的思想。

    再如《鸿门宴》中项羽等人的“座位朝向”问题。在古代,座位的位置和朝向体现着尊卑有别。在室内,古人划分座位尊卑是按照古代建筑的结构进行的。古人席地而坐,堂上的座位以室的户牖之间朝南的方向为尊。室内的座位则以朝东的方向为尊,其次是面南坐北,然后是面北坐南,最卑下的是面西坐东。如《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其中,项王、项伯的座次最尊,而张良的座次最卑。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

    其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理想风水的原型,就是原始人类栖息地的理想模式。我国处于北半球,要求屋子坐北朝南,屋子背后也就是北方,要有高山,因为高山可以抵御寒冷的北风。屋子南边不远处要求有“正弓”(即弯曲的向自己住宅两侧收拢)的河,这样可以提供好的饮用水水源,同时又没有水灾水患之虞。房屋面南为佳,引申为朝南者为尊贵。

    教师对这一文化背景的掌握不仅可以在讲述文章内涵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3.丰富的文言文教学情感

    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优化教学方式的一种手段。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调节教学氛围,使气氛更为融洽和生动。教师将丰富的情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材或自己的情思、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一方面可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中职学校的文言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用自身丰富的情感,声情并茂地诵读或讲解,营造多个符合文章内容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其中,如此,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文言文。

    在拥有丰富的文言文教学情感之前,真正地懂得文言文的意思才是最主要的。读懂了文言文的意思,才可以将情感融入其中,将情感融入其中后,才可以讲述其中的道理。情理结合,让学生构建一种全方位的意、情、知审美能力。与此相反,如果教师曲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对学生实施情感教学,将错误的情感强行灌输给学生,那么会违背语文教学的初衷,影响学生真实的情感学习。

    三、结语

    文言文是阅读古典文学的钥匙,所以必须要具备阅读文言文的技能,才能保证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博大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认为中职学校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不能沿袭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职教特点不断探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才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内涵,才能让职业高中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成为既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有文学修养和丰富情感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彭程熙.淺谈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职业,2018(24):113-114.

    [2]甘丽卿.让中职文言文教学“动”起来:探究中职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改良策略[J].职业,2018(4):107-108.

    [3]丁宁.创设四境,用心灵拥抱文言经典:中职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0):141-142,163.

    [4]徐敏.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古代文化素养:中职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4):140-141.

    [5]石瑾.中职学校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创新[J].文学教育(下),2015(5):80.

    [6]尹成飞.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创新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5):26-28.

    [7]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7(8):82,230.

    [8]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8):164-165.

    ◎编辑 尚思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