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挑战与应对 |
范文 | 邢雁欣 [摘 要] 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的同时也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为了能够在全面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获得感的同时,有效应对高校思政课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思政教师就必须对整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知识习得的特点对课堂模式和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思政课不仅是理论课程,更是师生之间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交流,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价值观认同规律来对教材体系进行转换,全面发挥慕课教学优势,是当代思政课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向。 [关 键 词] 慕课;高校;思政课教学;挑战与应对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76-02 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不同,慕课教学方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效地增加微视频、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應用,并利用慕课教学手段对课堂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有效综合形成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由于慕课教学本身具有短小精炼、知识点清晰的优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更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复杂和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视频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价值倾向。 一、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挑战 (一)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挑战 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已经习惯了利用互联网络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并且对网络有着较高的接受力和亲和力。在长期受到互联网络影响的情况之下,更多的学生习惯通过观看视频来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对枯燥乏味且深奥晦涩的理论灌输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面对这一现状,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并且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自信,教师就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有效地在教学过程当中增加生动形象的慕课视频教学内容。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记忆,并没有对与理论知识有关的内容进行讲解,更别说采用拓展式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了[1]。 此外,教师人为地割裂马克思理论三大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使大学生很难做到理论的融会贯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授课教师通常是具备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或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水平的教师,而哲学专业教师在《原理》教学内容讲解时,往往会忽视与教学有关的经济学方面的内容。同样,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教师也存在忽视哲学教学内容的现象,这就使学生无法很好地了解哲学世界观和经济学理论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二)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挑战 在传统思政课开展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来进行授课的,教学课堂中讲解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师的自身经验来确定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虽然能够很好地掌握教学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向,但可能导致教学中的单一性,即学生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做笔记并僵化地记住相关的内容,学生不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难以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并且成为课堂的主体。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严重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阻碍了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在无法了解学生“想要怎么学”“想要学什么”的情况之下,完成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改革十分困难[2]。当前大量高校采用的案例法、问题链教学法等,虽然课堂表现活泼,学生较为活跃,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实现这一问题。部分高校即便采取了慕课教学方式,但是没有处理好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之间的关系,依旧没能摆脱“灌输式”的讲解。此外,学生的知识内化水平不高也是当前教学方法面对的一大挑战。部分高校采取了专题化教学模式,由不同的教师向学生讲授不同的专题。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深度和水平,但却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整体性。例如,教师有可能忽略科学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当中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内容的讲解,同时也会大大提升学生掌握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难度[3]。如果所学的知识不能连接成一个整体,那么马克思主义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方法论。 二、有效应对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挑战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慕课教学优势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这一发源于西方的科学思想在大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思政课要入脑入心,就必须“接地气”,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学生身边的故事,用鲜活的案例和生活的语言以及学生乐于接受的信息传播方式,将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引入到慕课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原理内容,并用这些理论正确的看待我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信息化时代,网络是思政课的新阵地,利用互联网络和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马克思主义的号召力和引领力。尤其是地方性大学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倾向和兴趣特点之后,有目的性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地域性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来开展相关的思政课教学[4]。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素材的收集,然后将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进行整理,再将其制作成慕课视频短片,也可以将一些复杂深奥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理论难点制作成相关的教学微视频[5]。 (二)有效地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开展的实际过程中,教材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作为全国统一编写的高校思政课教材,虽然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但是缺乏与不同区域相适应的特色性和针对性。贴近生活的事例和语言最能打动大学生,因此高校教师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首先讲好地域故事,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地域性内容,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和转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来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拓展。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使教学真正深入人心,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理论,而且学会了观察社会发展、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另外,高校教师还要调整教学方法,将教师主讲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留足一些时间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更能因材施教,在发现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6]。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展之前向学生播放五分钟与实际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新闻等,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能为后续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有层次、有逻辑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系统、完善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三)全面推行全新的教学模式 与慕课方式相配合的是课堂的转变。高校教师需要灵活的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讨论,可以在课堂中插入实时解答、小测试、微课程等教学环节。例如,首先利用十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向学生讲解理论的难点和重点,然后在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之后,进一步利用课堂的时间来完成小测试。在这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同时也要客观公正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一系列的知识交流和總结之后,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相关教学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也可以根据课堂反馈信息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和测试安排。如果学生不能够掌握相关环节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地进行微视频的观看,也可以进一步加强相关内容的教学和讲解[7]。 教师在进行视频的制作和素材的选择时,需要充分围绕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理论难点进行选择,然后再充分结合思政课时间限制来确定视频制作的时间,最好将能够体现教学主题和重点难点的视频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教师需要逐步引导学生来进行与视频内容有关的问题讨论,并且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有效的总结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同时增强理论自信。例如,在进行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讲解过程当中,为了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和地域的发展实际制作有关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之后自行讨论中国的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怎样结合在一起又相互促进的,通过现实案例向学生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的具体内容和内涵,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能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微课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学既有一般性知识传播的普遍性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往往是在价值观差异、文化背景差异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如何转变大学生尚不成熟的价值观中的不合理部分,让大学生与当代中国实践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产生共鸣,这是每个思政教师要去探索和思考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信息化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既是新技术,也是新挑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于通过手机等便捷终端从网络上获得知识和信息,因此不断拓展的网络空间正成为思政教育的新空间和新的阵地。如何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引领作用,如何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如何使思政理论入脑入心帮助大学生自觉抵抗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最终归结于课堂的创新。新问题需要新路径,因此将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慕课这些先进的交流方式和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探索有效构建适合思政课教学发展的全新慕课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时代思政教师教学实践探索的新角度。 参考文献: [1]陈亚红.“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对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18(1):126-128. [2]高静.慕课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与反思[J].高教学刊,2016(15):140-141,143. [3]谷正艳.“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4):49-51. [4]王相东.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挑战与应对[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9):151-153. [5]张夺,王桂敏.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教育导刊,2016(12);46-49 [6]杨霖.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的挑战及应对[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6):92-95 [7]罗瑞娟.“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高教论坛,2017(4):73-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