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范文

    

    作者简介:张雪芹,

    出生年月:1966年12月,

    性别:女,

    籍贯:山东临沂,

    职称:副主任护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为对照时间段,将该时间段我院内科收治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以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为观察时间段,将该时间段我院内科收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阶段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91.52±3.04)分,高于对照阶段的(80.61±4.27)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3.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中,可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288-02

    内科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传染病科等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呈现多样化、变化快的特征,十分考验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以及科室管理水平[1]。此次试验旨在探究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为对照时间段,将该时间段我院内科收治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基本资料为: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为(45.03±7.24)岁。以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为观察时间段,将该时间段我院内科收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基本资料为: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为(45.26±7.10)岁。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且019年1月至12月,内科护理人员未发生变动,满足对比研究的条件。

    1.2方法

    对照阶段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由护士长统一安排工作,安排依据为各个护理人员的学历、护理素养、社交能力、工作经验,护理人员按照工作安排,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严格按照内科护理工作标准及患者主诉,展开护理工作。

    观察阶段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方案如下:①基于护士能级管理制度,建立梯形护理人员队伍。以护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核心能力作为能级评估指标,将其分为N0至N4五个层级,其中,任职护理岗位半年内的护士和护理专业毕业不到一年的护理实习生、护士,属于N0级护理人员,任职护理岗位超过一年且有初级职称的护士,属于N1级护理人员,任职护理岗位超过三年且有护师资格证书的护士,可独立完成常规治疗及护理操作,属于N2级护理人员,任职护理岗位超過十年且有主管护师资格证书的护士,专业素养过硬,有科研能力,可独立完成高风险、高难度护理操作,属于N3级护理人员,副主任护师级别,以及获得国际专科护士证书的主管护师,属于N4级护理人员;②建立分层管理机制,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N0级护理人员负责实施基础性护理操作,比如说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护理文书记录、药品分配、病房环境管理等,N1级护理人员负责执行医嘱的执行,包括督促患者服药、静脉穿刺输液等,同时在上级护理人员指导下可进行一些有风险的操作,N2级护理人员可以在N1级护理人员协助下完成侵入性、创伤性的风险操作,同时负责实习生培训等带教工作,可审查护理文书,监督管理N1级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N3级护理人员参与病情复杂病理护理方案制定及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事宜,N4级护理人员负责内科护理管理事项,督促护理人员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引进护理新理念,制定学习培训方案;③分层分工化管理,促进各层级沟通协调。细化护理工作内容,根据内科护理工作需求合理分工,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护理任务及要求,定期考核,同时密切各层级的联系,加强协作与配合。

    1.3判定标准

    由内科护理管理团队,评价对照、观察阶段的护理工作质量,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计算两组护理满意度[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试验获取的基础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采用x2检验进行对比;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观察阶段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91.52±3.04)分,高于对照阶段的(80.61±4.27)分,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性(t=10.283,P<0.05)。

    (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3.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职称、核心能力,确定其能级,划分各能级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权限及职责,各层级协调合作,在分层分工化管理制度下,共同完成内科护理工作任务,能够提升工作的有序性,消除护理缺陷,提升内科护理队伍整体的团队协作能力[3]。

    此次试验中,对照阶段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阶段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中,可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凡,王贵珍.规范化围术期护理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4):250-252.

    [2]侯琼,陈静.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事件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7):32-33.

    [3]陈雯,谭丽,李翠平,程群.层级管理与连续性排班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8):43-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