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三教”改革实践需要坚持系统性原则
范文

    张桂春

    职业教育领域的“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涉及范围广泛,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改革实践方案多样,经验迭出,可喜可贺。但是,从职教人的认知和行动来看,我们是否真正观准了“三教”的“病象”“病症”,摸准了其“病理”“病因”,開准了“药方”“药剂”,这些还有待研究。为了有效推进“三教”改革,我们需要将正确的认知观念转化为坚定的行动信念,在改革实践中坚持系统性原则。

    一是改革要合目的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习惯的终身学习者和学习型公民,进而促进社会发展。其培养重点要从以往的就业能力转向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特别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性以及元认知学习能力,使其具备将来应对社会变化的选择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是改革要合规律性。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基本规律是“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因此,“三教”改革必须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遵循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在“做”中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三是改革要合科学性。改革不仅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类型和层次特征,更要把握好其发展性、产业性、地域性等特征。改革不是为了取得经验,而是为了使职业教育事业更加科学,其理论和实践都应该具备基本的科学特征,避免那种刻意“概念包装”的行为和把不成熟的个别经验当作科学来推广的不成熟行为,摒弃那些没有长远价值、没有育人效益的“模式创新”等非理性经验。

    四是改革要合整体性。在实践中必须处理好“三教”改革与教育整体改革的关系,至少要把“三教”改革放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体制建设的整体系统中来设计实施方案,不能搞成“闭环的整体工程”和“碎片化项目”。同时,还要处理好“三教”之间的关系。虽说教师改革、教法改革、教材改革具有同等地位,但是,对学生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教材改革。教材改革是根本和核心。教材编写要以服务学生的就业和升学为导向,要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生活世界相联系,真正编出更多属于“学材的书”,而非“教材的书”,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和学习型公民。

    五是改革要合效率性。改革不是为了争“名分”和“获奖”,也不是为了“应赛”和“应试”,更不是应付差事,而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必须把握住、设计好“谁来改”“改什么”“怎么改”的工作路线图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就此而言,“谁来改”最为关键,否则,“三教”改革将事倍功半。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