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校史校训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路径探索
范文

    尤云弟

    摘? 要:深入挖掘高校校史校训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当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一条新路径。以浙江大学为例,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校史校训文化资源,穿插讲授,既能激发大学生爱国爱校的个人情感和奋斗意识,又能深化本科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内涵的理解。新路径的实现可采用开展现场实践教学、课堂活动课和征集学生作品等教学手段,全面实行立体化教学,增强“纲要”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关键词:校史校训;红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2-0083-04

    Abstract: Deeply tapp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school history motto cultural resources is a new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Zhej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in 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for Undergradu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troducing school motto cultural resources related to teaching content and interlacing teaching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personal feelings and struggle consciousness of patriotism and patriotism, but also deepen Undergraduat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w approach can adopt such teaching methods as field practice teaching, classroom student activities and collecting students′ works. They can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Keywords: school history motto; realistic academy;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effectiveness

    近年來,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针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到“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那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全国高校本科生思政理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内容覆盖面非常广,时间跨度大,统编教材编撰多为宏观叙事,内容精炼,细节较少。再加上在校大学生00后和05后的成长环境、人生阅历、思维方式与父辈祖辈大不相同。为增强教学实效性,授课教师需要根据“因地制宜”,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拓展一条适合学生的新路径。

    各个高校具备各自独特的校史校训文化资源。作为一所海内外卓有声誉的百年名校,浙江大学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创建、变革到崛起发展的办学路上,出现诸多著名的浙大人和关键的浙大事,积累了深厚的校史校训文化资源。

    从校史校训文化资源和“纲要”统编教材有机结合的角度,创建具有独特“浙里”魅力的“纲要”校本文化体系,探索校史校训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的新路径。

    一、校训文化与“纲要”课教学

    “纲要”授课教师需要梳理校训文化背后深藏的历史渊源和内涵演变过程,深度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浙江大学为例,将浙大校训文化融入教学,启发学生认知求是与创新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让学生真正理解校训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思想。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创新”,其渊源可追溯至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求是书院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堂之一。办学宗旨为:“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材,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①。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形成“求是”校风。抗战期间,竺可桢校长艰苦卓绝地带领浙大师生,西迁流亡办学,正式确定“求是”校训②。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期间,回顾求是书院成立经浙江高等学堂到浙江大学的办学历史,提出以“求是”为校训,继承和发扬求是书院的优良传统。为使“求是精神”真正内化到浙大人的思想与行为中,他撰写多篇文章,系统阐述其基本涵义。比如竺可桢在《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中,解释道“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竺可桢将“求是”的涵义拓广为科学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他在《科学之方法与精神》③还指明“求是”的具体方法。其所提倡的求是精神,一直为浙大学子所遵从,为科学家所称颂。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大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强调开拓创新精神。1989年,浙江大学提出“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口号,并将其校训拓展为“求是创新”④。这是浙江大学为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和国家建设需求做出的正确决定。“求是创新”成为新时期浙大人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此后,浙江大学继续提出浙大人的共同价值观为: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浙大精神提炼为: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这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互通互融。譬如“树我邦国”即爱国,“勤学”即“敬业”,“笃实”即诚信,“修德”和“启真厚德”即友善。浙大精神的“求是”二字与“实事求是”如出一辙。“是”即当守之初心、当担之使命、当解之问题和当兴之作风,是真理之“是”,品德之“是”,笃实之“是”。“求是创新”校训不仅发扬了浙大百年办学理念,而且一直延续到如今的浙大校园,警示浙大人不忘初心、担当使命。

    浙江大学校训、共同价值观内涵和浙大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伴随着浙江大学的百年风雨而历久弥新。它凝聚着百年来浙大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不懈追求与崇高理想,传承了中华民族奋斗和振兴的爱国主义历史传统,反映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浙江大学的百年沧桑,是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中崛起的一个缩影;浙江大学的百年成就,体现中华民族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宏愿。将校训文化融入到“纲要”课程的授课过程,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校史故事与“纲要”课教学

    将历史上浙大人的愛国主义故事和革命传统,融入“纲要”课教学,既能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还能宣讲校史文化精神;既能促进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规律,还能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自身实践,感知校史人物与中国近现代史变迁的命运联系。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升华,真正做到内化于心,知情意行有机统一。

    “纲要”课讲述中国近现代史开端,往往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海关自主权完全丧失。根据中英《南京条约》,浙江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并设立浙海关。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将温州辟为通商口岸,建立起由英籍税务司控管的瓯海关。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将杭州辟为通商口岸,设立杭州关及嘉兴分关⑤。浙江各海关均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及海关管理制度,洋人帮办税务,独揽关政,成为西方列强对浙江实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在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可以提及当时杭州的地方官员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不让日本侵略者进入杭州主城区,仅让日本在拱宸桥区域建立租界地。学生由此认知杭州市的反帝斗争活动。

    “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提及中国教育近代化。甲午战争大败、维新思潮进而风起云涌的时代,全国兴起效法西方学制的办学热潮,开启教育救国、人才兴国的探索历程。各种新式高等学堂涌现。1897年,在浙江巡抚廖寿丰、杭州知府林启等人的努力下,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5月21日,求是书院正式开学⑥。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际,以教育人才来寻求出路,正是浙江大学创办的初心。求是书院教学卓越,闻名遐迩。当时鲁迅择校读书,特地提及“功课较为别致的,还有杭州的求是书院,然而学费贵。无须学费的学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⑦。可见求是书院当时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理念是诸个高校中属于先进一列。青年才俊,他们在书院汲取新学,还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求是书院是当时全国最早实行选送高材生赴日深造的学校⑧,培养了何燏时、钱家治、蒋尊簋、蒋百里、许寿裳等诸多名人。从求是书院办校诞生的历史背景,可以折射出志士仁人通过教育渠道实践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懈努力。

    “纲要”第三章“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提及革命思想的传播。当时先进知识分子非常热衷办报纸传播革命思想。求是书院教师孙翼中主笔《杭州白话报》,宣传革命思想,报道国内外新闻,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学生筹资买报,或送茶馆、酒楼赠送给杭州市民阅览,或轮流派人上街宣读;把板儿巷旧私塾改为新民小学,学生筹资给老师发薪水,编辑传播新思想的白话教材,取代旧教材⑨。白话报馆还是革命党人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光复会重要成员如陶成章、魏兰等来杭州,都曾在这里下榻。孙翼中因“罪辫文案”避祸日本时,与浙江留日学生一起创办《浙江潮》。《浙江潮》为月刊,共出12期,每期60余页。宣传反清的民族革命思想,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积极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留日学生中产生重大影响。

    “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着重讲授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五四运动南方新思潮新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一师风潮”及浙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给正处于困惑之中并正在苦苦追寻探索救国救民和改革改造现实社会的青年知识分子提供了观察社会的新视角,提供了改造社会的锐利的科学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被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地区内社会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气象,为杭州乃至浙江地区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条件。这些虽然没有与浙大直接相关,但是同样地处杭州的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的前身),得到较大的思想冲击和风气感染。各种新思想新文化在浙江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新旧思想间的冲突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浙江学界风潮迭起。

    “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重点结合抗战期间浙大艰苦卓绝的西迁办学事迹。1937年9月至1940年2月,浙大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踏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行程五千余公里,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文军”长征。浙大西迁办学,保存高等教育的根基和人才,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它在西迁沿途开民智、促生产,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面对恶劣的环境,浙江大学艰苦奋斗,成为在艰难困苦中崛起的“东方剑桥”。浙江大学千难万险万里迁徙(杭州-天目山禅源寺-建德-江西泰和-广西宜山-贵州湄潭、遵义)依然屹立不倒不屈服于日寇的骨气,而且还体现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浙大依然培养了李政道、谷超豪、腾维藻等杰出的人才。浙大西迁是抗战期间中国整个高校教育界西迁运动的一个缩影,反映我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奋发图强、服务抗战、振兴后方的高尚品格。可以说,以浙大西迁为代表的中国高校西迁风潮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先行军,也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典型案例。此外,与极其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相比较,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办学条件已完全不同。跟学生穿插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优秀传统和办学经验,引发学生对当前国家建设一流大学的共鸣与共情。

    “纲要”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里面关于“国民党当局对进步人士的迫害”部分,可结合浙大学生于子山的事迹进行授课。1944年,于子山抱着“农业救国”的理想考上迁到贵州的浙江大学农艺系。受浙大“求是”学风熏陶和革命传统启迪,于子山毅然投身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在中共杭州地下组织领导下,于子山带领浙大同学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成为一名学生运动领袖。于子山的行为引起敌特的注意和憎恨。1947年10月,23岁于子山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在狱中英勇牺牲。于子山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壮烈牺牲的典型故事,触动当代青年学生铭记先烈,心中以家国观念为重。这是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是激励浙大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

    以历史上的浙大人、浙大事为切入点,多层次、多视角地在“纲要”课程相关主题教学中进行讲授。既能切合“纲要”课程教学的主题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又能对全校本科生进行校史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爱校荣校意识,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开拓校史校训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的路径

    除了课内章节讲授外,教师应当开拓多种教学方式,通过浙大人和浙大事的探寻,寓校史校训文化资源于“纲要”课程教育之中。使学生由“教学活动的被动者”变成“教学活动的主动者”,由“历史知识的接受者”变成“历史知识的探寻者”。开辟课堂讲授之外的多种教学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一)走出教室,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如纪念馆、烈士建筑物、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譬如带领学生去浙江大学党建馆、浙江大学校史馆、浙江大学档案馆、于子山烈士墓等,开展现场实践教学,通过实地参观与讲演员的解说,让学生对浙大人的史迹有进一步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学新近建成的党建馆。浙江大学党建馆分为“红船精神”和“浙江大学党建工作”两个主题展厅。“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对于它的学习与理解,是理解我们党的成长发展史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等敢为人先的革命气魄,才实现了改天换地的历史巨变,才使中国革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中开辟出一条通向光明彼岸的道路。“浙江大学党建工作”展厅全面的展现了浙江大学的历史以及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把课堂搬到现场教学,师生互动更贴近。比课堂讲授更为生动、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如此一来,形成学生与历史对话、学生与现实沟通的双面互动,同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习资源素材进行多面立体化交流过程,达到“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 “花式”进头脑。

    (二)“史学浙里秀”带学生穿越回到历史现场

    如何回到历史现场?关键是学生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潜心体验。教师要做到积极科学的引导,促进纲要教学的深入开展。教师提供史料、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激发思维,主动思考,回到历史现场体会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从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去实地调查和收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浙大人的资料,采用PPT演示、小戏剧、微视频、模拟辩论赛、穿越剧等多种形式,活灵活现地呈现浙大故事,据此认知浙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角色、地位及影响力。“史学浙里秀”活动课,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达到“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花式进教室”,更加深入人心。

    (三)征集优秀学生作品展出

    围绕思政课课程中的有关章节或专题,结合重要历史时刻或重大事件特定主题譬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浙大人”“浙大校庆日”“抗战中的高校西迁”等,征集优秀学生作品包括诗歌、散文、论文、配乐诗朗诵、微视频及演讲作品等,把部分优秀作品在校园文化广场等场合展出。从浙大小处着眼,理解中国大历史,让学生全面了解浙大校史校训文化资源所富含的爱国爱校内涵,达到“纲要”教学的“花式进头脑”,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打牢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在此基础上,选送优秀作品到市里、省里全国参加比赛,赢得荣誉。

    四、结束语

    师生共同处于高校的同一时空,对于校史校训文化资源自然熟悉不过。这些素材贴近学生,才可能发揮其实践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走近大学生,才有生命力,才能提高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往往更能容易引起情感体验和共鸣思考。深层挖掘校史校训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当前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一条新路径。

    在“纲要”课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融入校史和校训文化资源是可行、有效的。教师应当把握做到重视统编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以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120多年跌宕起伏的办学历程,与中国近现代史变迁的曲线相差无几。浙大的百年沧桑,是近现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个缩影。这些校史校训文化资源,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理解学校历史的生动素材。

    “纲要”课教学有计划、巧妙地结合校史校训文化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在国家大历史背景下与地方小历史的鲜活,国家命运与地方社会命运本质上的休戚与共。不断增强对校史校训文化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使革命传统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爱国荣校的情感基因成为一代新人优良品质和健康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教师着力构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思政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回味一件件历史人物、体验一幕幕历史场景、聆听一个个感人故事中。让学生领悟、接受信服并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达到思想、观念、精神的提升,坚定理想信念。既能增强高校学生的爱校、荣校意识,同时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能深化本科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注释:

    ①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浙江大学简史(第一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6.

    ②张彬,付东升,林辉.论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185-188.

    ③竺可桢.《科学之方法与精神》,《竺可桢全集》(第2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539.

    ④王建梁.世界著名大学校训[M].吉林:长春出版社,2013:10.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译编.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关贸易报告集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3-14.

    ⑥王玉芝,罗卫东.图说浙大:浙江大学校史简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

    ⑦鲁迅.琐记,朝花夕拾[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6:68.

    ⑧王玉芝,罗卫东.图说浙大:浙江大学校史简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7.

    ⑨杨达寿,等.浙大的校长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