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SPOC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范文 | 卢丽华 宁宇 摘? ?要:SPOC是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采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运用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对CNKI数据库2013-2018年收录的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中关于SPOC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以探析当前我国SPOC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得出,当前我国SPOC研究的热点为: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SPOC课程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SPOC技术平台的服务研究、SPOC与MOOC的关系研究。未来应掌握的研究趋势为:辩证思考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SPOC发展价值,SPOC教育模式研究如何走向深化以及关于SPOC开发、应用与推广的研究。 关键词:SPOC;热点;趋势;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13-0006-05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阿曼多·福克斯(Armando Fox)教授团队最早提出的。SPOC理念的提出建立在MOOC基礎之上,又区别于MOOC的大规模、全开放性特点,SPOC仅对符合要求的学生开放教学,具有小规模、限制性的特征。SPOC的基本形式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教师主要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发放名师主讲的视频课件资料等,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并参与讨论;线下,教师主要进行课堂面授、视频课程问题答疑与随堂检测等。近年来,SPOC研究已经跃升为信息化教育的研究热点,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并梳理我国SPOC研究的现状,探索并分析SPOC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SPOC研究走向深入提供相关支持。一、研究方法与文献初步计量分析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共词分析方法中的关键词共词分析法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共词分析方法包括主题词共词分析法、标题词共词分析法和关键词共词分析法。选取关键词分析法是因为关键词更具概括性、代表性,能够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是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浓缩,并且关键词还具有独立性、明确性的特点,便于应用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关键词共词分析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领域的量化统计分析中,是计量统计的前沿热点。关键词共词分析首先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检索,再运用相关可视化软件对检索出的限定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计量统计分析。 本研究选择在中国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SPOC”或含“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为主题词,聚焦社会科学Ⅱ辑进行高级检索,初步检索获得1470条检索结果(检索日期为2018年12月1日)。根据布拉德福理论,锁定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选取2009年至2018年12月1日发表在核心期刊的196篇论文作为本研究样本文献,从样本文献中提取关键词826个(词频范围1~133次)作为本研究基本数据源。将筛选后的样本文献导入崔雷教授设计开发的书目共现系统第二版(BibliographicItemsCo-occurrenceMatrixBuilder,简称BICOMB2.0),进行关键词频次排序分析并导出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再将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导入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简称SPSS20.0)软件中进行相异系数矩阵构建及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最后在相关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基础上,总结和展望当前我国SPOC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2.初步文献计量分析 对相关期刊论文的初步内容分析可知,国内关于SPOC研究始于2014年,CNKI中首篇关于SPOC的论文是2014年学者杨竹筠撰写的《MOOC等在线教育模式初探》(杨竹筠等,2014),主要是对MOOC、SPOC等在线教育模式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实际上在2014年发表的19篇论文中,均是从MOOC角度出发来探讨研究SPOC,由此可见,SPOC应是MOOC发展后期的一种改进模式。从相关论文的数量来看(如图1所示),2015年,有关论文总数达到109篇,其中核心论文有29篇,2016、2017、2018年论文数量一直在显著增长,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关于SPOC的研究发展迅速,是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SPOC研究的可视化呈现 1.高频关键词的提取与分析 在BICOMB2.0中进行关键词频次排序分析,提取高频关键词。打开书目共现系统,导入编码后的样本文献,首先对826个关键词进行同词合并处理以减少同义词带来的统计误差,例如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与“限制性小规模在线课程”合并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然后参照H指数(H index)理论、Donohue与孙清兰等的高低频词的界分词估算方法,且考虑我国SPOC研究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最终选取阈值3来界分高频词与低频词,从而提取高频关键词共36个,生成原始词篇矩阵。 这些高频关键词代表了当前我国SPOC研究的主体方向与热门话题,是SPOC研究的风向标。由表1可以看出,频次高于3的关键词一共有36个,高频关键词总频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43.58%,不同的高频关键词频次差异较大,可见,当前SPOC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研究主题比较分散、不够集中、成熟度不够。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进一步运用可视化软件SPSS20.0探索挖掘。 2.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的构建与分析 为了消除汉语语义导致的同义词、近义词以及由于作者标引不规范导致的不规范词等引起的误差,对数据进行ochiai系数处理,加以ochiai相异系数矩阵分析(李锋,2017)。首先将运用BICOMB2.0软件生成的36×36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导入SPSS20.0软件中,选择相关分析-距离-Ochiai系数,继而得到相似系数矩阵。相似系数矩阵中的数值越大,代表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近,相似系数矩阵中的数值越小,代表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远。运用公式:相异系数=1-相似系数,得出相异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与相似系数矩阵相反,相异系数矩阵中的数值越大,代表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远,越小则代表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近。如表2所示,在SPOC的相关研究中,除去SPOC之外,较为集中的热点话题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分别是在线学习(0.80)、大学计算机课程(0.80)、英语教学(0.81)、混合式学习(0.72)、教学模式(0.63)、混合式教学模式(0.63)、翻转课堂(0.51)、MOOC(0.39)。由此可见,当前国内的SPOC研究和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主题联系较近;和在线学习、大学计算机课程、英语教学等主题联系相对较远。
3.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使用多维知识图谱作为最终结果,能够直观地表示出各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本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选择欧氏距离(Euclidean)模型对36个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进行多维度ALSCAL(M)分析,获得SPOC研究的可视化策略图谱(如图2所示)。其中信度值Stress与效度值RSQ分别为0.166和0.944,说明结果真实可靠,可以有效地反映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状况。
结合相异系数矩阵分析结果,并再次阅读相关论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近年来SPOC研究的热点主要有四大领域,它们分别是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SPOC课程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SPOC技术平台的服务研究以及SPOC与MOOC的关系研究。三、当前我国SPOC研究的热点领域 1.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该领域主要涉及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高频关键词,研究方向集中在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融合线上自主学習与线下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教学模式(谭永平,2018)。闫丽提出了基于MOOC资源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策略(闫丽,2018)。王盛根据翻转课堂的特点构建了SPOC教学模式框架(王盛,2016)。俞君探讨了适合公安院校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俞君,2017)。谢幼如等人从课程视角出发,基于“互联网+教育”思维提出了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基本框架(谢幼如等,2017)。付艳芳、杨浩设计了“五段式”SPOC混合教学模式框架,即“教学准备-课前问题发现-课堂专项训练-课后强化应用-评估反思”(付艳芳等,2017)。总体来说,这类研究还需要一些深入的思考和进一步探究,研究质量与水平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2.SPOC课程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 从多维尺度分析可知,这个主题包括混合学习、英语教学、在线学习、职业教育、深度学习、在线课程、课程建设、继续教育、互联网+、教学设计、泛在学习等关键词,主要研究SPOC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应用。王娜等人从以学为中心的理论角度出发,提出了SPOC课程设计模式,并通过对学生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验证了该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践效果(王娜等,2018)。胡小勇等人构建了SPOC课程流程框架,并通过行动研究得出了SPOC课程建设的六维影响因素(胡小勇等,2017)。石玲系统分析了SPOC的内涵概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介绍了SPOC课程的基本框架流程(石玲,2016)。文益民等人剖析了SPOC课程在高校中的定位与特点,提出了关于SPOC课程的四层次在线课程建设体系(文益民等,2016)。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目前,SPOC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关于SPOC课程应用的研究也较为深刻。 3.SPOC技术平台的服务研究 该主题包括五个关键词:慕课、爱课程、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大学MOOC、图书馆学。主要研究热点是SPOC技术平台的运营问题。平台是在线课程开发、引进与推广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平台初期建设与后期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SPOC平台作为SPOC应用的基础前提,其研究的成果主要在图书馆学领域。王友富认为图书馆学在在线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图书馆学人应该适当为在线课程平台的建设提供新服务(王友富,2015)。罗国峰与刘娜从高校图书馆职能角度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为SPOC平台提供辅助服务支持的必要性,并通过泛雅SPOC平台实践服务效果(罗国锋等,2017)。总体来看,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数量与质量都急需提升。 4.SPOC与MOOC的关系研究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在教育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变化。以资源开放和共享为主题的MOOC在线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MOOC在应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与传统课堂相比,高昂的课程开发成本、单一的教学模式、师生交互不足、辍学率高以及教学评估难等问题(马秀麟等,2016)。这一系列问题催生了SPOC的出现,所以,SPOC是MOOC的发展、完善与创新。关鑫从现实发展与相关者利益角度出发,论述了SPOC是后MOOC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关鑫,2015)。曾明星等人基于深度学习相关理论构建了SPOC深度学习模式,证明了SPOC既能克服MOOC深度学习不足等问题,又能有效利用MOOC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等能力,是基于MOOC的改进与创新(曾明星等,2015)。此外,也有研究者从字面上研究了SPOC与MOOC的异同。综上,这一领域研究还比较成熟、全面。四、我国SPOC研究趋势展望 本研究运用数据可视化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国SPOC研究现状进行了科学量化分析。进一步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我国学者关于SPOC的研究进展较慢,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有待提升,但SPOC研究已逐步成为国内信息化教育研究的重要论题。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了四个领域的问题: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SPOC课程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SPOC技术平台的服务研究、SPOC与MOOC的关系研究。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可以预见,未来国内有关SPOC的研究应该把握如下趋势: 1.辩证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下的SPOC发展价值 SPOC理念源于美国,最早服务于美国的大学课堂。鉴于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下,SPOC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价值有多大?作用有多大?利弊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这些都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斟酌取舍。所以,作为新式教育形式,SPOC不仅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首要目标,更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辩证思考SPOC的发展价值、把握SPOC的发展走向是未来SPOC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 2.SPOC教育模式研究如何走向深化 SPOC研究是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开放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虽然SPOC相关研究尚处于探讨和拓展的初始阶段,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关于SPOC教育模式的研究正从内涵特征与模式构建发展到实践应用,SPOC教育模式研究正日趋成熟。基于此,在SPOC教育模式方面的探究需要更加专业化、系统化。SPOC教育模式正在日益简化和成熟,研究人员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在相关领域做好部署,以扩大SPOC教育模式的应用范围,注重发展基于SPOC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 3.关于SPOC开发、应用与推广的研究 目前,SPOC应用尚未得到普及,也不够成熟稳定,尽管有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也有一些知名的SPOC平台,但综合来看,SPOC的开发、应用与推广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SPOC的开发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与商业利益的驱动,同样,SPOC的推广更离不开商业化平台的运营与高深复杂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不局限于教育领域,扩大SPOC研究视角,来探讨SPOC应用、开发与推广是未来SPOC研究的必然趋势。参考文献: [1]杨竹筠,郑奇.MOOC等在线教育模式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4(2):9-12. [2]李鋒.基于核心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兼论共词聚类分析的不足[J].情报科学,2017,35(8):68-71. [3]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 [4]闫丽.基于MOOC资源共享下的SPOC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5):51-52. [5]王盛.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SPOC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0):100-106. [6]俞君.公安院校混合式教学新解:一种基于SPOC的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7(3):56-58. [7]谢幼如,吴利红,邱艺,张惠颜,李伟.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1-7. [8]付艳芳,杨浩.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6):36-41. [9]王娜,张敬源,陈娟文.五个转变:破解“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困境——兼谈“SPOC+小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7):79-84. [10]胡小勇,伍文臣,饶敏.面向私播课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8):70-77. [11]石玲.SPOC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164-166. [12]文益民,易新河,张爱闻,张瑞霞.MOOC引发的对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6(4):71-74. [13]王友富.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及图书馆与图书馆学人的作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6):17-24. [14]罗国锋,刘娜.面向SPOC教学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17(6):73-78. [15]马秀麟,毛荷,王翠霞.从MOOC到SPOC:两种在线学习模式成效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4):43-51. [16]关鑫.“公众普惠”到“私人定制”——MOOC到SPOC发展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35(1):19-21. [17]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覃遵跃,徐洪智,张彬连,黄云,郭鑫.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 (编辑:王晓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