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正名 |
释义 | 【正名】辨正名称、名分。孔子首先提出,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君臣父子都要严格遵守应有的名分,不许违礼犯上。后引起了名实问题亦即名称(或概念)与实际事物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 正名;证明◉ 正名zhènɡ // mínɡ 名 辨正名称、名分。〈例〉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为先/ 白居易、元稹继承杜甫的新乐府,给它~定分/ 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了“~”的主张。 名字 名字名(名姓;译~;同~) 讳字 正名zhèng míng真正的名称:贾政又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村名直待请名方可。”(十七—十八·358)按,这里指虚拟的大观园中的景物题名,不应沿用(犯)前人已经实有的真正村名。正式的村名要请元妃亲自来命。 正名正書字。《論語·子路》: “子曰: 必也正名乎。” 鄭玄注: “正名,謂正書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禮記》 曰:百名已上則書於策。孔子見時教不得,故欲正其文字之誤。” (《玉函山房輯佚書》)《論語·子路》: “必也正名乎!” 鄭玄注:“正名,謂正書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禮記》曰:百名已上則書之於策。”(《通德堂經解》)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