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交通类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探索
范文

    范素英

    

    

    

    [摘? ? ? ? ? ?要]? 能力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履行着一系列职能,如保证公平公正地评价出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保证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等。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有激发教师工作激情的职能,特别是可以采取鼓励、约谈、奖励的方式,使它发挥教育的职能,引导教师自觉地遵守纪律,形成服务感、责任心以及教书育人的意志品质等。

    [关? ? 键? ?詞]?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014-02

    能力评价的教学作用通过教师教学过程的结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实效性和教育效果的统一性可以表现出来,这个评价对每位教师有着更广泛的含义。由于教师对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予以鼓励,并着重注意教书育人的重要部分,注重作为交通类职业院校教师要有突出的职业能力等,所以可看到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教学作用。

    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就好像教学和教育一样,存在其弱点,通过我们课题的研究发现:我们越把它对教学作用的影响认定得过高,弱点就越容易突显出来。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能力评价项目时,是根据各评价项目在教师教学过程的某个评价层次中是否起主导作用来确定,这些项目的重要程度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某一评价项目对某一评价主体或者在某一方面乃是为教学过程的全程服务的。另外,为了在评价教师教学能力过程时,能科学、系统、连贯性地应用这些评价项目和评价体系,只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对整个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过程的重要性是不够的。找出一些在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过程中,在某一个或某几个评价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项目,就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对整个教学能力评价过程发生的影响,比较完整和自觉地进行公正评价。另外,还要考虑这些项目对整个评价过程最有力、最基本的影响,通过这五个评价环节,把它们对评价过程整体性的影响突显出来。

    一、构建全员参与的评价体系

    院级教学副院长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管理者;校级和院级教学督导是教师教学过程的直接监督者;同事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熟悉者;学生是教师能力的直接受益者。所以,在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中,应充分体现这四大主体的主导作用,并结合教师的自评做出全面、完整的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1.评价结果为:优优优优优即5优或4优1良或3优2良时,应定为教学能力优即A;评价结果为2优3良或1优4良时,应定为教学能力优即B;评价结果为0优5良时或有合格结果,应定为教学能力合格;出现不合格项时,评价结果为C。

    2.用等级来评价它是指一个分数范围内统一评价,克服了用分数评价带来的误差,较好地实现了公平公正。

    二、创新全面评价的评价项目及内容

    (一)教学副院长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项目

    教学副院长在评价时,应侧重政治思想、工作积极性、课程建设等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二)校、院两级督导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项目

    校、院两级督导在评价时,应侧重专业知识储备、课堂管理、课堂教学组织、讲课特色、学生参与程度等方面能力的全程评价,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

    (三)同一教研室同事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项目

    同一教研室同事在评价时,应侧重专业素养、职业技能、课程特色、教学水平等方面能力的专项评价,评价体系如图4所示。

    (四)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项目

    学生在评价时,应侧重教书育人、教风学风、教师的专业技能、认真程度等方面能力的评价,评价体系如图5所示。

    (五)教师本人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项目

    教师本人在对自己评价时,应侧教书育人、师德师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研能力等方面能力的细致全面评价,评价体系如图6所示。

    三、评价原则要有突出的特色

    (一)科学性原则

    过分地强调教学评价,有时会导致多余的管束,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出现形式主义的教学过程。只有使评价体系体现出科学性,教学评价才能发挥其多种多样的积极作用,科学性的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它是遵循了最优地运用一系列条件而进行的;在每种具体场合下都找到了一些最佳的评价手段及其配合运用的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保证有良好的心理气氛,防止教师会出现畏惧、厌倦状态。

    (二)公平公正原则

    对教师教学能力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仅要保证从事实出发,还要保证了解教师成长的主要趋势,掌握辩证统一地看同一问题,这样才能挖掘教师潜力,不打击教师努力工作的激情和态度。

    (三)全员化原则

    全员化参与评价就是要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确立各层次评价人员之间的联系,协调各类评价人员对教师的要求,不仅在各个评价项目之间,而且在各项目的评价内容之间都要保持评价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全员化评价原则要求在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之间、在教学形式和评价学生学习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四)全程化原则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依据教师每堂课的全程进行评价,对教师传授知识、展示出的技能和教学的技巧等过程信息及时评价并校正教学过程,这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从学生形成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技巧来看,教学评价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展望

    在上述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中,反映了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从教师方面来进行评价,既起了被评价的作用,又引起了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能力评价作用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形成内在的积极工作动机。我们看到,引进这类教学能力评价方法,使激发和形成社会价值动机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能较明显地看到能力评价方法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广西教育,2017(3).

    [2]邱镛妃.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

    编辑 马燕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