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堂 |
范文 | 徐嘉薇 【摘要】走出教室,选择从生活现象或问题出发,打破把知识分割成碎片的学科界限,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尝试确立“学教相长,融合巧释”的教学方略,构建研学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某一个学科知识点为核心,将多个学科融合的研学课堂是时代所需。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 ?研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250-01 一、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堂的研究范畴及其必要性 众所周知,课堂才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在应试制和课程制双重制约下,我们需要探索研究的不仅是研学课程,而是形成一个课堂教学体系,从而提供学习型教学使用资源(如下图1)。 其需要在目标设定的牵引下,辅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形成有別有传统教育模式的课程资源,才能让信息时代下的义务教育向前发展。构建中小学的跨学科融合课程资源系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凸显其独特性。 (一)研学目标:达到知、行、情、意的有机统一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多元文化的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二)研学实施:在尝试中学习,于体验中感悟 跨学科融合研学模式下开展的课程活动,不仅能呈现出“共同参与且全方位参与”、“自己实践与带动他人实践”的课堂现象,还能凸显出活动过程中的“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教、学、做三者合一”等认知规律,从而实现知、行、情、意的有机统一。 (三)研学宗旨:探索文化、重本溯源 挖掘相关文化内涵,提供社会资源和专业服务,提升社会性、挑战性,降低研学学习平台局限性,高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堂的主题教学框架初探 结合现状,为构建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堂,可以尝试制订“学教相长,融合巧释”的教学方略,从以下四个层面初探研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学科层面——综合拓展、多元化融合; (二)育人层面——固本创新、全方位发展; (三)文化层面——内涵外延、自主性探究; (四)教学层面——学教相持、实心化研学。 学校可以以年级组为单位,为教师制订《教师研学课堂工作手册》:包括研究课程的一系列学科背景、研究目标、具体内容、课时安排和实施方案;给学生制订《学生研学课堂学习手册》:主要围绕相应年级活动主题,设计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单”、活动过程学习单、活动成果展示形式、过程性评价量规、成果反馈表等。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有目的的选择性以小组或独立个体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研学活动。正因为“只学不研,研而不学”是研学课程的边界线,集学科教育、生活教育、体验教育和主体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课程模式,附以框架式实心教育课程资源,更能常态化顺应时代潮流。 三、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堂内在特性及思考 2019年新春票房黑马《流浪地球》中,如果没有因为“我想出去看看”走出教室的学生韩朵朵,可能就没有地球绝处逢生的希望。可见,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堂是一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程的选择性学习课堂,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获取直接经验,其需要具备以下六种特性。 (一)联结性:有效联结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与对应学科知识,让知识联结生活现象,联结体验与思维; (二)趣味性:在开放、多元的学习情境中发展,激发学生研究动机,保持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翻转式重构学习流程; (三)意义性:定义学习目标,发散思维设计学习环节,自我反思建构替代传统的评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双向的课程评价模块; (四)实践性:简单问题复杂化,实操解决问题,多学科知能整合,挑战学生高阶思维; (五)成果性:明确制定项目任务,在完成研究任务的过程中,尽可能产生多维度的互动,产生可共享的成果; (六)延展性:将研学旅行活动延展为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堂,革新教学模式。 一次访谈中,刘儒徳教授说:“学习不是学习者接受客观的东西、复制和印入信息,而是在与一定的情境与学习者共同体的互动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反复的灵活应用之中不断深化知识的意义,创造个人化的知识。”[1]我们在认识到任何事物时,都必须采取主动。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更符合客观物质世界规律的研究模式。这必将会引发出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新模式”,即出现“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课堂”。 而如何对基于跨学科融合下的研学课堂这个复杂的概念进行 有效的、可操作的量化测度?不同的测度方法具体揭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哪些维度?不同维度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联[2]即为将要深入研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实践——访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中国电化教育.2003:4-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