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电类课程“仿真教学+自主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
范文 | 刘娟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的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设计电类课程“仿真教学+自主设计”教学模式,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汇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Muultisim仿真教学 ?面包板自主设计 ?电类课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软件职业学院2015年质量工程教研教改项目“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和面包板搭建基本电路推行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1501。 【中图分类号】TN70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247-02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实践的逐步深入,专业课的实践化已经成为培养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各专业需要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而电子类专业课,是相对实践性很强的一类课程,因此,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着手的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中小型电子产品的制作》等课程都是高职电子类專业必修的几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传统的电子类课程实验尽管它有实验环境与实际现场环境基本一致,但在实验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以下弊端: 1.高职电子基础类课程大多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效果比较低。 2.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多年来电子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为主。但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但与之相关的实训若采取传统的实践手段,则不能很好地进行,若学生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毕业后不能很快融入工作中。 3.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不足。传统的电子类课程实验教学多以演示型、验证型实验为主,设计型特别是系统设计型实验比较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认识到将仿真软件Multisim11.0引入电子类课程实验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该软件对大多数电子类工作的设计和仿真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运用电子设计软件,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湖南省应用电子技术技能抽查中部分试题,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理解电路的原理将更加容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革的主要内容: 1.开发制定基于“仿真教学+自主设计”课程教学标准:教师设计仿真教学。依据“仿真教学+自主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仿真教学+自主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仿真教学+自主设计”课程教学标准。 2.组织开发“仿真教学+自主设计”课程教材。选用或编写仿真案例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3.建立“仿真教学+自主设计”课程教学场地。新建一个配备有Multisim11.0软件的机房和一个配备有示波器等测试仪器的自主设计实验实训室,用于学生仿真设计与自主测试、调试电路。 4.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自主课程开发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5.将电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采用“仿真教学+自主设计”的教学方法将基础课程的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训考试。理论课考试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主要考核学生的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实训考试采用仿真技能的机试和硬件作品逐个验收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6.逐步将仿真软件的仿真分析功能引入电子类课程教学课堂,做Multisim仿真演示实验,解决演示实验难的问题。有效提高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做一定比例仿真实验同时要求学生用面包板自主搭接电路,学生按自愿的原则购买自主设计的电子元器件、面包板、根连接线,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强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总之,将“仿真教学加自主实践”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高职电子类基础课程中,既有利于培养电子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老师教学和学院管理。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软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设计水平,跟踪现代电子技术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牟海维,吕秀丽,张勇,韩建.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130-1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