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构建职业院校学习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
范文 | 王鹏 摘 要:本文从创客实践与创客教育的角度,针对职业院校学习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创客文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创客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创客文化及创客型团队建设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在互联网的辅助下,职业院校通过打造智慧校园、创客工坊、大师工作室等内涵建设,形成群策群力、共创共赢的学习型教师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创客 学习共同体 职业教育 创客工坊 创客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源于经济领域,又称“创客经济”。目前,我国在创客教育与创客实践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作为创客教育引领者的教师却面临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知识获取迟缓、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促使教师确立共同的理念和目标、承担责任、相互支持、共享经验、协同学习的共同体组织变得尤为重要。 一、学习共同体概述 学习共同体,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指“一个由学者及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其核心是“交流与对话、分享与合作”,主要特点是行为主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目标整合性、活动整合一致性。 在职业院校中构建的学习共同体,基于教师自发自愿,与传统教研组相比,具有非行政性,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是解决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术或实际问题的组织。在学习过程中,成员共同面临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话、协商、合作解决问题,产生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因此它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经验共享的过程。 二、当前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教育改革的落脚点在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焦点已经由最初的外部施加、硬性考核,转向为关注教师自身的学习内生动力。然而,目前教师在提升专业发展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总结如下。 1.教師教学任务重 能抽出用于学习和经验分享的实践相对有限,多数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引起教师重视。 2.学习共同体理念难以落实 学校管理阶层化、合作表面化、考核形式化等问题都限制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 3.缺少有效的实施手段 学习共同体缺少有效的实施手段,成员之间难以确立共同愿景。 三、创客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态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智能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发展,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数字化、定制化的新时期,由此带来的创客文化也日益兴盛。新时期职业院校教师应在“双师型”的基础上,向创客型教师发展,而现阶段创客教育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教师问题,教师缺少创新能力与创新动力。为此,经过课题组的研究与实践,在创客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将有效解决教师创新能力与动力不足的问题。 1.创客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构成 创客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以创客工坊、大师工作室与校企合作工作室为依托,教师成员以自愿原则,打破专业与学科限制,以共同的工作目标为奋斗愿景,解决教学、科研、大赛等学术与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教师成员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发展,进而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 2.创客型学习共同体的教师素质目标 在创客型学习共同体中,为达成同一愿景、完成同一任务,要求教师成员在自愿的基础上,还要着力培养教师在创客方面的素质能力,从而实现在共同体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具体素质目标如下: (1)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有自己的创客理念和思维方式,能关注专业的前沿发展。 (2)掌握一定的创客技术。对于steam学科知识、智能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有所了解,能使用各种设备、软件的操作,并能融会贯通,进而应用于创新。 (3)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教师在共同体中要学会借助专家、企业工程师和同行的力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创客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优势 学习共同体概念引入职业教育领域后,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出现了多种探索,比如集体备课、说课比赛、以老带新、以课题组为单位的科研活动等,有些学校在学习共同体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旧面临效率低下、流于形式、参与度低等问题。相比这些学习共同体,创客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具备以下优势: (1)有效激发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团队形成的前提是有共同的愿景,因此创客型学习共同体所研究学习的主题是成员教师共同拟定的,是与工作内容息息相关的,教学成绩、课题研究、专利申报、比赛得奖等成果对教师的个人成长也是极为有利的,从而实现教师的自动自发。 (2)实现高效的合作。传统的课题组或教研组成员通常按照学科专业进行划分,成员之间在工作内容上重复,组织专业方向单一,在组内难以形成有效合作。创客环境下,教师实现自由结合,可以就同一目标在不同专业、不同擅长领域里进行组队,避免传统组织所出现的问题。 (3)优质的资源与开放的环境。在创客环境中重构学习共同体,可以营造开放的合作环境,同时有助于将学校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与再生,使教师成为活跃、具有创造性的个体。 四、创客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施 教师的本职教学工作纷繁复杂,如何在本职工作之外,激发广大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专利发明、提升培训中,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是创客型教师学习共同体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课题组的研究与实践,学习共同体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将具体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打造智慧校园 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学信息、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等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教师对工作内容的动态管理,为教师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究与学习上。 借助手机和互联网,在学生管理方面,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客观、动态的学生成长数据链;在教学实施方面,将学生作业、考试、上课等情况汇入后台数据,形成教学考核反馈链;在教师考核方面,根据“德能勤绩廉”的具体要求,将评价内容量化,形成教师考核评价链;在管理流程方面,开设网上办事窗口,各组织间实现实时无缝连接,简化签字评审过程,形成流程动态管理链。 2.创客工坊、大师工作室 以创客工坊、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实现学校不同专业方向教师的整合与优质资源的整合,在校企合作、科研开发中,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应用于技术攻关与技术咨询,进一步服务于课程设计、技能比赛、论文、专利等成果。创客工坊和大师工作室的成立,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技能人才、专业领军人物的带动作用,探究成功的经验,进而辐射学校整体;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青年教师不缺激情与活力,而是缺少一展身手的机会。通过以旧带新、经验传授与广泛交流,可以使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形成良性的梯级教师团队。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当下便捷的网络环境为教师的学习和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点在于成员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课题组的实践总结,得出以下几种方法: (1)借助现代通信工具。如微信、QQ、论坛等,可以实现成员间实时实地的交流,同时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等加入到讨论群,形成热烈、广泛的讨论氛围。 (2)赞成与反对机制。对于共同研究的问题,组织成员可以随意发表意见,无所谓对与错,其他成员无论层次高低都可以对其观点表示赞同与反对,并说明意见,从而形成开放的交流环境,促使更多新想法的出现。 (3)建立资源库。在组织成型一段时间后,及时将工作内容进行整理,如研究成果、问题解答、大赛赛题、专利发明等,从而规范共同体的研究范畴,使得成果形成良性的循环。 4.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 激励措施的实施要以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而人的需要又分为精神和物质需要两种。在创客环境下,学习共同体的激励机制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教师的自我发展与价值实现;二是教师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对于教师自身的影响。同时,在共同体中要注意分层次考核,要考虑到教师之间的差异性。 五、思考与展望 课题组在研究与实践创客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積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样发现,构建科学合理的创客型学习共同体组织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学校的现有资源环境及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馈与纠正,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将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1.实现团队的自我管理 在学习共同体中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成员的情感、角色与团队中的价值实现,团队管理要注意共同愿景的设计。 2.提高创客工坊的开放性 创客工坊吸纳更多的不同专业的教师、企业工程师及优秀学生加入其中,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 3.培养教师的系统思维能力 主要从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上,对教师进行指导,进一步调动教师的个体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袁维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与形成机制[J].教育科学,2010(5). [2]李艳如.高校研究性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培育[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6). [3]朱正平.基于“对话”的教师合作研究:为何与何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4]李焕勤.互联网+背景下培养中小学创客教师的基本途径[J].社科纵横,2017(10).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