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气体栓塞”为例探索“主题式观课议课” |
范文 | 渠立清 摘 要:本文以物理教学中的“气体栓塞”为例,详细介绍了“主题式观课议课”的特点、做法以及意义。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主题式 观课议课 物理 气体栓塞 人体气栓 “观课议课”的课题研究,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开展以各个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出的问题,或者是教师所存在的疑惑,进行集体的探讨、交流和反思,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的目的。 下面就以物理教学中对“气体栓塞”为例,进行一些细致的说明。 一、教研组对“气体栓塞”的集体探讨 “气体栓塞”是物理教学中与医学专业课联系紧密的重要内容。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对护理专业学生讲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防止人体气栓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物理教研组经过集体讨论,决定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第一,“气体栓塞”形成的条件:浸润液体、细管。 第二,“气体栓塞”定义:物理学中对气体栓塞的叙述为“浸润液体在细管中流动时,如果管中出现气泡,液体的流动将受到阻碍,气泡多时可发生阻塞,这种现象叫气体栓塞现象”。 第三,“气体栓塞”形成的物理原理:浸润液体在细管中流动时,如果细管中出现气泡,左右两侧液面对气泡中气体会产生附加压强,随着气泡的移动,气泡会变形,附加压强会随即增大,气泡越多,附加压强会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多个气泡就会像塞子一样阻碍液体的流动,从而形成“气体栓塞”。 第四,举例:如果静脉注射和静脉输液时有气泡混入,就会在血管中产生气栓,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反思 问题1:是不是各种气泡在血管中都会出现阻碍血液流动的现象? 问题2:当输液器中只是在器壁上悬挂一些小气泡且并不随液体流动时,为何不需要必须排干净? 针对学生出现的上述问题,物理教师仔细回顾了自己的讲课过程,并仔细分析做出了如下反思。 反思一:关于“气体栓塞”的讲解对细管气栓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与人体联系起来就会出现漏洞。这也是在初次备课中忽略的。专业课教师在讲解临床护理中防止人体气栓时,往往会提到人体静脉滴注时一定要排空输液管中的空气;气泡进入血管就会产生气栓,这就给学生造成了错觉。 反思二:有些细微的地方,教师可能还是没讲明白。如“虽然有气泡产生,但是只要是悬挂在壁上,不随着液体流动,就不会进入人的血管,自然就不会发生气体栓塞现象”。 三、教研组对“主题”的再探究 1.认真对比“气体栓塞”与“人体气栓”产生的条件,进行“纵向”研讨 物理学中气栓的条件是细管和浸润液体,而应用到人体时,这两个条件就确定是人的血管和血液。血管和细管相比,它不均匀且有弹性。血液也不同于浸润液体,它的黏滞性大,且具有特有的属性。因此,不是所有的气泡都会在血管中产生阻止血液流动的现象。如果氧气在血液中,它就很容易被血浆吸收,还可以大量地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和血红蛋白。这足以表明氧气在血管中是不会产生气栓的。不仅是氧气,二氧化碳气体也产生此类效果。 2.积极实验,虚心请教,找出发生 “人体气栓”的根源,进行“横向”研讨 实验:给小白鼠的耳后静脉注射空气。 首先给小白鼠的耳后一次性注射10毫升的空气。这样,小白鼠就会立刻死亡。接着对其解剖,观察结果后发现,小白鼠的心房中有大量的气体存在形成了气栓,致使血液无法流回或流出心脏,导致小白鼠死亡。此时,气体却并没有把静脉血液塞住。 与此同时,我们向临床教师请教,他们对人体气栓得出的结论是: 严格地讲,是血管中混入了空气才造成了人体气栓的发生,因为空气中78%成分的氮气。它是罪恶的根源。 人体气栓现象发生的部位是心房。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是向心脏回流的,它是“回流血”,其回流的路径是越来越宽的,因此,即使静脉血管中出现了一定量的气泡,也不会像液体在细管中那样,血液会阻塞在静脉,发生栓塞,而是会伴随着血液的不断流动,气体被压入心房,从而在心房中产生气体栓塞现象。 可见,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就有可能与临床实际情况有出入,被学生提出的问题所困扰。应把细管气栓现象和人体气栓现象加以区分。从而让护理专业学生真正地了解人体气栓的发生过程。 四、小结 这就是“主题式观课议课”的做法。它一改往日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特点,每次“观课议课”活动都围绕相同的主题进行,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研究更具有深度。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卫生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