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技工院校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新思路
范文

    邢小软

    摘?要: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机电类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提高此课程教学效果的新方法、新思路,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动手实践?任务驱动法?技能竞赛

    技工院校是为社会、企业直接培养劳动者的学校。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技工院校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培养具有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新型技能人才。机电类专业一直是笔者所在学校的就业强势专业,应用领域范围广,就业岗位需求大。但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技工院校遇到了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所以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软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其中,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建设的核心环节。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对如何提高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本门课程目标分析

    (一)教学现状分析

    本门课程结合了机械制图、机制工艺、数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专业术语多且概念抽象,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技工院校学生普遍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加上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师只能用传统方式教学,往往收效甚微。在目前使用的教材中,缺少一些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例子,教材缺乏实用性,不能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也缺乏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的机会。

    (二)课堂目标制定

    根据学生的现状、企业的岗位需求,结合目前情况,笔者制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能够熟练运用尺寸公差配合知识来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二是能熟练查阅有关极限配合方面孔或轴的国家标准;三是能够运用常见测量工具对零件进行检测与判断;四是能解读图样上几何公差代号和表面结构代号的标注及其他技术要求;五是能按照图样上的公差要求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二、破旧立新,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一)增设模块化实训内容

    大部分学校受实训场地限制,教学场地主要还是在教室。学生在教师“一言堂”的讲授中往往不能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缺少感性认识。基于这种情况,本门课程的教师可根据学校情况,在传统模式的课堂上增加模块化实训内容,例如模块一,检测台阶轴类零件,让学生根据图纸要求利用游标卡尺等工具对台阶轴类零件进行检测,并判断零件是否合格;模块二,拆装齿轮泵,让学生判断轴、箱体、键、齿轮等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类型,并选择合适的配合公差标注到图纸上;模块三,产品加工读图训练,让学生图样上的几何公差要求、技术要求等,并按公差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二)与学校技能竞赛相结合

    目前,技工院校越来越重视技能竞赛,大多学校都开展了技能竞赛训练。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技能竞赛训练,坚持“以赛助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共分为月赛、季赛和市赛、省赛等多个层次的比赛训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中也体现了竞赛精神,既考察了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又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例如:笔者在技能月赛中,根据不同层次需求,设置了“一网打尽”知识竞赛,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模块化实训内容,开展“凭感定寸”项目竞赛,由一个学生先凭感觉判断零件合格与否,再由另一个学生用游标卡尺测定是否合格,两位都通过的设定为赢;在学期末进行一次“读图PK”综合项目,教师给出加工图纸,学生对图纸进行公差知识、技术要求的解读。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使学生将课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其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标新立异,全面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本门课程的开发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以下几种教学改革方式。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技工院校学生若缺乏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会导致无法跟进技能训练。再加上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都比较差,课堂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任务驱动教学法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学习的效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以“偏差与公差术语”这一节内容为例,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一些基础知识,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来使学生练习。首先设置情境、布置任务,让学生判断已加工好的零件尺寸是否合格。在学生明确任务后,教师巡回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可以通过任务引导卡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这样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教师还需要提前讲授游标卡尺等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际测量零件让学生理解“组成要素”这一概念,并通过具体任务,教会学生判断零件的尺寸是否合格。同时也可以利用同一图样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完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改进,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其利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元素使课堂教学内容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的时候,可以先用动画展示三种配合类型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随后可以播放视频展示实际装配中这三种配合的应用;在讲解表面结构要求知识的时候,可选取表面粗糙度在零件错误使用中的一个例子,提高学生对此的直观感受。这些形式化多样的教学资源增添了课堂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學习兴趣。

    (三)引入微课视频,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涌现。当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可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机不离手”的特点,教师可以把知识点的讲解制成微课资源,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实行个性化教学。例如,教师可通过视频拍摄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并将几何公差的测量等不宜在课上进行展示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进行课前学习,课中再组织小组讨论、进行答疑解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改进考核方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来检验学习效果,显然不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要想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考核方式应有所变化,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比40%),指学生上课时的表现、作业、团队协作等方面;二是实践成绩(占比40%),模块化实训、校级技能竞赛是其考核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零件公差的检测相关内容掌握情况,以测量结果和操作规范作为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准;三是期末成绩(占比20%),综合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模式的改变,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以实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四、小结

    技工院校的课程改革也应以技能应用、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主,内容应以实用、够用为依据。笔者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教学资源匮乏,缺乏教学用具等。总之,要想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多维切入,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走教学创新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易娟.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2016(11).

    [2]黄宇厦.《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改之我见[J].科学与财富,2019(29).

    [3]胡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5).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技师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