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际视野下我国建设技能强国的战略选择 |
范文 | 肖楠 孟凡华 摘 要 东北师范大学谷峪教授的专著《技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明晰技能及其战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技术技能的文化积淀与创新机制、技术技能发展的文化推动和调控机制进行剖析。对一些国际组织推行的技能战略进行阐述,并归纳了相关特点;介绍了有代表性国家技能战略的发展及相关经验;叙述了我国技能政策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了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技能强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给出我国建设技能强国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技能战略;国际组织;技能发展;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03-0051-03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全球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世界各国开始思考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加强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与培训培养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自2008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和重要国际组织纷纷从提高全民技能水平的角度,制定技能开发政策,并把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1]。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核心是创新能力不强,实质是人才不强。在《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战略设计下,技能人才的培养将更加紧迫。在世界范围内,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关注技能的哪些方面?读过东北师范大学谷峪教授的专著《技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 一 一个国家,经濟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是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目前来看,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在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据预测,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950万人,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人[2]。面对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技能战略的实施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什么是技能战略?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为什么要发展技能战略?国际社会技能战略及相关政策的特征和实施框架包括哪些内容?国际视野下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存在哪些问题?国际技能战略和政策对于我国技能政策有什么启示?我国是否有必要确立技能战略?我国应怎样确立技能战略?《技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给了我们相应的答案。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技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从结构上来看,全书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交待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和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澄清了技能战略的理论依据、内涵及特征,为全文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了技能发展的理论基础,对技术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归纳了化的基本特征,对技术技能的文化积淀与创新机制、技术技能发展的文化推动和调控机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核心技能的概念、功能结构和形成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主要叙述了一些国际组织推行的技能战略,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欧盟等,对其近年来推行的技能战略进行阐述,并归纳了相关特点。第四部分,主要是国际借鉴,立足于有代表性的国家,介绍其技能战略的发展及相关经验,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印度、美国。第五部分,对近年来国际上的热点“绿色技能”“再工业化”进行探讨,包括其形成背景、发展理念、行动策略和实施路径等。第六部分,立足国内,叙述了我国技能政策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了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技能强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给出我国建设技能强国的战略选择。 六个部分层层递进,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研究,拓展了技能研究的新视野。 二 技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它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减轻青年人失业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和产业创新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社会包容和谐的重要驱动器。 因为技能的重要作用,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重要政策,推动本国技能的发展与进步。书中系统梳理了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相关技能战略和政策。其中,英国于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分别出台了相关技能战略,包括《英国2020目标:发展世界一流技能和工作》《为了可持续增长的技能》等7项;美国在2009至2013年出台了5项政策,包括《技能战略:确保美国工人和行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能》《支持知识和终身技能投资法案》等。此外,澳大利亚、欧盟、OECD、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也纷纷出台相关技能战略。由此可见,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成为应对社会、经济、人口、环境挑战,以及实现高水平、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就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这些技能战略和政策的发展基础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理念和方向是一致的,即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促进就业、经济振兴、实现社会和谐与包容中的关键作用。 那么,什么是技能战略?它包括哪几方面内容,有着怎样的基本特征。在本书中,作者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技能,是指一系列知识、态度和能力的结合,其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并可以使个体成功并持续地完成一种活动或任务,且能够通过学习得到加强或延伸。技能战略的基本特征有四点:一是治理的全政府性,二是社会参与的全员性,三是技能开发的终身导向性,四是重视技能的高效利用。通过明晰概念及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技能及其重要性。 书中的一个亮点,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者研究了技术技能文化积淀和推动理论、核心技能开发理论,从理论的视角出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国推动技能战略的实践。 三 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3]。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4]。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在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并吸收国际技能战略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发展中国制造的品牌及影响力,也是书中关注的重点。 作者指出,我国现有政策体系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理论和思想上,与国际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理解更加重视所有劳动力关键技能开发相比,我国相关政策更为强调特定行业和职业岗位的技能人才,没有从人力资本内核的角度形成面向全民、终身导向的技能开发范畴。二是在技能开发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上,我国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现有技能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同性不同,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及其实施没有实现各部门间有效的统筹协调,基本上处于各部门分立的状态。三是在技能人才培养、聘任和使用上,没有形成紧密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技能人才培养的科学预测的制度,没有形成唯能力而不唯学历的人才聘用机制,技能人才使用效率不高。 关于我国建设技能强国的战略选择,作者提出四方面建议:治理上,建立不同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实现技能开发与就业和经济政策的协同;体系上,建立灵活包容、终身化、面向全民的技能开发体系,形成全民参与技能开发的制度框架;重心上,进一步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挥其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制度上,重视技能人才的高效利用,建立支持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一系列制度。 四 职业院校是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阵地,在我国,承担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院校是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截至2019年,我国有10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1万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共同承担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 但是,当前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个别行业缺口大;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等等。要改变这些问题,必须创新培养模式,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技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相关思路。 通读全书,我们理解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化范式”。作者为我们审视技能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拓展了技能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通读全书,我们系统探索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技能战略的有益经验,为我国技能型人才政策体系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读全书,我们厘清了当前我国技能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战略经验和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建设技能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战略选择。 通读全书,我们理解了“绿色技能”这一国际技能发展的新理念、新发展的前沿动向,拓展了技能研究的新视野。 参 考 文 献 [1]李玉静.关注全民化的技能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1. [2]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Z]. 教职成[2016]9号,2016-12-27. [3]于志晶,刘海,岳金凤,等.中国制造2025 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10-24. [4]“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既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又是发展的战略目标——学者深入解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EB/OL].[2019-10-28].http://m.people.cn/n4/2017/1120/c204583-10143806.html. Strategic Selection for Building Strong Skills Country i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kills Strategy” Xiao Nan, Meng Fanhua Abstract? Professor Guyu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s monograph“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kills Strategy”analyzes the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ical skills, the cultural promotion and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skill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skills and their related theor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kills strategies implemented by so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skills strategies and related experiences in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hinas skill policy system, studie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China moving from the big population country to the skill powerful country, and gives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China to be the skill powerful country. Key words? skills strateg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kills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Author? Xiao Nan, lecturer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52); Meng Fanhua, research associate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