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GnRH-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
范文 | 梁燕兰
【摘 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EMs患者,采纳“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观察组(腹腔镜手术+GnRH-a)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各45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SH、LH及E2指标较低;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GnRH-a治疗EMs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稳定病情,值得推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GnRH-a;治疗效果 近年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病症,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种植学说、良性转移、遗传及免疫防御功能缺陷等因素有关[1-2],患病后常有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异位结节等症状表现,未及时治疗诱发囊壁破裂、弥漫性腹膜炎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寻经济、有效及可行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侯丽娟[3]学者认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疾病首选,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难以清除非典型病灶、微小病灶,术后复发率较高、降低生活质量,未得到患者青睐、认可,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EMs患者行腹腔镜手术+GnRH-a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8.1-2019.9我院收治的90例EMs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年龄均值是(29.32±3.19)岁;囊肿直径3.1-8.4cm,均值是(5.62±1.19)cm;美国生育学会修订的EMs分期标准(R-AFS):Ⅰ期13例,Ⅱ期12例,Ⅲ期11例,Ⅳ期9例;对照组:年龄23-39岁,年龄均值(29.47±3.25)歲;囊肿直径3.2-8.5cm,均值是(5.75±1.28)cm;R-AFS分期:Ⅰ期14例,Ⅱ期13例,Ⅲ期10例,Ⅳ期8例。两组比较(P>0.05)。 ①纳入: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4]中“EMs”诊断标准;超声确诊;体征平稳、意识清晰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②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者;近≤3月内接受激素治疗;伴严重全身感染者;恶性肿瘤者;手术禁忌症;涉及药物过敏;认知障碍者;中途转院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月经结束5d开始手术,全麻+平卧位,脐上缘行穿刺孔、搭建气腹,维持腹压12mmHg且置入腹腔镜,左、右麦氏点分别行穿刺孔,将手术器械置入其中,腹腔镜下对盆腔组织情况探查,盆腔粘连需锐性松解,使盆腔解剖结构恢复,利用穿刺针将囊肿中的液体抽吸干净,剪开卵巢皮质、剥离囊壁,待囊肿组织彻底切除后,电凝灼烧微小病灶,待成功止血后,取出标本送往实验室检查,术中对卵巢、双侧子宫解剖形态保留。输卵管堵塞者,予以输卵管造口术+通液术,止血后,生理盐水冲洗盆腔,待操作仪器退出,缝合切口。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GnRH-a,术后月经开始前5d,静脉注射3.75mg醋酸亮丙瑞林(厂家: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51,规格0.1mg),每月注射1次,持续治疗6个月。 两组治疗后,由医师指导自然受孕,每隔3月开展1次电话随访。 1.3 观察指标 卵巢功能:治疗后采集患者晨间、空腹时的肘部静脉血3ml,按照3000r/min速率离心处理10min、待检[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促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 治疗效果:显效:痛经、月经异常等症状消退,妇科检查包块消失,月经恢复正常、输卵管造影双侧通畅;有效:症状、病情明显改善,妇科检查仍有包块,月经不规律,输卵管造影单侧通畅;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6],有效率=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卵巢功能)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以率表示,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卵巢功能 观察组FSH、LH及E2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有效率(97.77%)高于对照组84.44%,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属于临床常见病症,是指: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发现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引起一系列病变及症状,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患病后常有痛经、月经紊乱及盆腔慢性疼痛等表现,作用机制为:输卵管病变、激素水平异常下,阻碍受精卵输送,损害卵巢功能,甚至影响盆腔环境,未及时治疗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姜琳[7]学者认为,早期配合对症治疗尤为重要。 有研究报道[8],腹腔镜手术+GnRH-a治疗本病的疗效显著,前者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等优势,精准取出包块、分离粘连盆腔组织,置入腹腔镜于腹膜后间隙,探查局部组织病灶,但不适用于浸润型EMs治疗,分析原因为:病灶呈中心分布、集中于盆腔后部,单纯手术疗法很难将盆腔严重粘连的病灶彻底清除,后期易复发,影响疾病康复;后者属于人工合成的激动剂,与人体中天然的GnRH结构相似,用药后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短时间内降低FSH、LH水平,退化异位子宫内膜,萎缩坏死病灶组织,抑制病灶持续性生长,进而稳定病情。近年来研究表明,机体长期应用GnRH-a药物能引起垂体发挥反调节作用,对卵巢性激素分泌产生阻碍,发挥“化学性卵巢切除”作用,诱导机体处于低性激素状态,萎缩坏死病灶、阻止微血管生成,中断阻止血供,降低疾病复发率。 本研究示:观察组FSH、LH及E2指标较对照组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文与史丽等文献结果接近,由此可见联合治疗能发挥各自优势,改善患者卵巢功能、盆腹腔微环境,降低疾病复发率,从根本上提高妊娠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EMs患者行腹腔镜手术+GnRH-a治疗能改善卵巢功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效果,具临床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孙英杰.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近远期疗效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4):122-123. 张雪莹,曹海英.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症状及妊娠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2):1683-1684. 侯丽娟,翟建军,曹京红等.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9,59(14):75-77. 赵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校医,2019,33(11):841-843. 董艳珍.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5):70-71. 张丽玉,王小红.补肾祛瘀法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6):115-117. 姜琳,王金梅.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9,41(13):1658-1661. 张婷婷,王丽,刘学良等.GnRH-a联合坤泰胶囊与联合替勃龙用于EMT术后临床疗效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9,41(03):235-2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