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数学错题本的作用与使用思路探讨 |
范文 | 王慧微 摘 要:学生普遍认为中学数学是相对其他科目来说学习比较困难的一门学科,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这一特点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利用数学错题本来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针对性地解决数学重点和难点。对初中数学错题本的作用与使用思路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题本;作用;使用思路 错题本是学生对自身各类错误的系统性汇总,是今后复习的重点、精华所在。学生翻开错题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且着手去补救,碰到类似的题不会再出现错误。作为一种有效教学工具的错题本,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数学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一、在教学中运用错题本的作用 (一)对学生的作用 任何人都不要幻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错误,关键在于正视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用错题本能够帮助学生对难题与错题等进行汇总,同时也可以从试题的类型出发,将其整理成为适合自己的错题集,为后续复习奠定基础。错题是不可避免的,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错题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盲区所在,就需要培养学生对错题的重视度,避免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犯同样的错误,促进学生总结与反思能力的提升。在错题本的影响下,也可以让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通过精准地探究与分析来制定解决问题措施,因此在教學中要帮助学生做好数学错题本的完善工作,确保错题本中聚集不同类型的错题,这样也就可以在后续复习中找准复习关键点。 (二)对教学的作用 借助错题本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出现同样的错误,同时也可以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做好错题的选择工作,以典型的错题为着手,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存在错误的原因,从而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如学生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知识中,由于学生在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环节中易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就可以从这一错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析和转化,从而找出出错的原因,导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随着教育的不断开展,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好解题步骤,在以后遇到这一类型问题时也可以准确地解决问题。因此可以说错题本的参与能够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教师也可以在批改作业时对错题进行点拨或作标记,在保证教学方向合理性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找错或改错,同时教师也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学生出现错题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从而掌握好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的有序开展[1]。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错题本的措施 (一)及时记录,做好反思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记录容易出现错误或是难以准确辨别的习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尤其是对于考试来说,虽然学生并没有采取正确的计算方法而得到答案,但是在最终结果上却是正确的,所以在面对这一类型问题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将其记录在错题本上,教师也要及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好错题的具体解题方法,从而完善学生的解题技巧。如一些错题有着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如果全部照搬照抄势必会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在教育中教师就可以采取整体剪切的方法,通过将其粘贴在错题本上,以此来避免出现遗漏问题等现象。在数学考试中学生很容易出现马虎等问题,所以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对错题进行标记(用彩色笔),同时还要保持充足的细心与耐心,通过充分利用好错题,并标注出错题的原因,分析题目中考查的知识点。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错题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形式化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2]。 (二)做好整理,温故知新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整理错题已经成为学习中的重点环节之一,培养学生反复整理错题的习惯是教学中的亮点,学生能够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出现错题的原因,以此来加深印象。如在每一天都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来解决错题,最大限度地加深对习题的认识与印象,同时还要找出出现错题的原因,分析出运算的规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当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遇到这一类型的问题时,也就可以及时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从而避免错题的出现。在研究中发现,虽然已经提出了错题思想与方法,但是能够真正坚持使用错题本的学生人数并不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受到学习压力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内容,这样也就没有时间进行错题整理,从而出现了半途而废等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整工作,主动向学生讲述错题本对自身的影响与意义。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此来转变学生的思维[3]。例如,对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方面的问题。可以使用错题本记录相关题目:因式分解(x+2)2-(2x+1)2容易错解为:原式等于(x+2+2x+1)(x+2-2x-1)=(x+2x+3)(x-2x+1)。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在做题时没有彻底分解各因式,彻底分解之后应该为-3(x+1)(x-1)的因式,对于这方面的题目,常常会忽略这一点,利用错题本可以总结相关原因,也就是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与概念掌握不扎实。 (三)学生之间主动交流 不同学生的错题本也是各不相同的,如一些学生习惯根据课程顺序来进行错题记录,而一些学生则习惯按照经典题型来进行记录的。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只要可以找出解题的规律就可以了。所以在教学中就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借阅,相互促进,通过借鉴彼此之间的优势,能够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只有保证学生思维上的敏捷性,才能避免在后续学习中遇到同一类型题目时出现错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要明确的是要选择与自身能力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才能起到借鉴与学习的目的,才能产生共同语言,从而加深对数学错题的再认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要求学生做好日常学习知识积累工作,主动对错题进行归类整理,使学生养成课前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的学习习惯,以此来保证数学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让学生不必在灯光下熬夜苦读,不必在茫茫的题海中无际漫游,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参考文献: [1]张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本的建立与应用[J].学周刊,2016(36):170-171. [2]陈建军.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本的建立及应用[J].中学数学研究,2016(11):39-40. [3]卢宝丽.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建立错题本与应用要点[J].考试周刊,2017(7):7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