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不同剂量的纳布啡用于产妇预防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范文

    赵翠 张绪东 张焕君 张涛 曲晓妮 赵金玉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纳布啡用于分娩镇痛中的预防性镇痛及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初产妇进行镇痛分娩,ASA I级或II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产妇硬膜外注射1%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后未见异常接PCEA泵(0.08%罗哌卡因、0.33%舒芬太尼,共150ml,负荷药剂10ml,背景药剂5ml/h,脉冲药剂6ml/次,给药时间20min)。A组椎管穿刺前无纳布啡;B组椎管穿刺前5min,静脉滴注纳布啡0.1mg/kg;C组在椎管穿刺前5min,静脉滴注纳布啡0.15mg/kg;D组在椎管穿刺前5min,静脉滴注0.2mg/kg纳布啡。每组记录椎管穿刺前5min(T0);静脉滴注纳布啡5min,椎管内穿刺前0min(T1);静脉滴注纳布啡10min,椎管内穿刺后5min(T2);静脉输注纳布啡20min,椎管内穿刺后15min(T3);第一阶段产程(T4)和第二阶段产程(T5)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等级。记载Ramsay(RSS)镇静评分。包括:硬膜外阻滞平面、硬膜外穿刺配合度、恶心呕吐现象、基本生命体征、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和助产士的满意度以及最终分娩。结果 各组间VAS评分及R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均高于其他组的VAS评分,RSS评分高于A组,B组镇痛不良,D组嗜睡,C组镇痛、抑制作用优于其他组,无其他不良反应。各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四组间比较(P>0.05)。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1.5mg/kg纳布啡用于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且不良反应不增加。

    关键词:分娩镇痛、纳布啡、疼痛评分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1-077-02

    我国的分娩镇痛率不到10%,和发达国家85%以上的无痛分娩率相比差别很大[1]。分娩期疼痛也会导致剖宫产率上升[2]。采取分娩镇痛可有效减少产妇的疼痛感、体能消耗,也可有效减轻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并且还可以提高母婴安全性[3]。条件允许下,还可根据产妇意愿对分娩镇痛方式进行选择[4]。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纳布啡用于椎管内麻醉前静脉滴注,评价不同浓度用药的分娩镇痛镇静效果及其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项研究,选取各组产妇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足月单胎初产妇并采取分娩镇痛的200例。年龄在24-38岁之间,身高在155-175cm之间,体重在60-90kg之间,ASAⅠ或Ⅱ级,无经阴分娩及硬膜外分娩镇痛禁忌症。随机将入选产妇分为四组,四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产妇子宫规律收缩进入产房后,子宫开口大于2cm時,取左侧卧体位,测血压,心电图和脉冲氧饱和度,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实施L3-4硬膜外穿刺,硬膜外导管置于头部端,留置3cm,固定。仰卧后硬膜外注射1%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无异常后接PCEA泵(0.08%罗哌卡因+0.33%舒芬太尼共150ml,负荷药剂10ml,背景药剂5ml/h,脉冲药剂6ml/次,给药时间20min)。A组:椎管内穿刺前不给纳布啡;B组在行椎管内穿刺前5min,取0.1mg/kg纳布啡静滴;C组在行椎管内穿刺前5min,取0.15mg/kg纳布啡静滴;D组在行椎管内穿刺前5min,取0.2mg/kg纳布啡静滴。

    1.3观察指标 记载静滴纳布啡时,进行椎管内穿刺前5min静滴纳布啡5min,进行椎管内;穿刺前0min(T1);静滴纳布啡10min,进行椎管内穿刺后5min(T2);静滴纳布啡20min,进行椎管内穿刺后15min(T3);第一阶段产程结束时(T4);第二阶段产程结束时(T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并影响睡眠为4~6分,重度疼痛和睡眠障碍7-9分,10分为最痛)。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RSS)1~6分,1分为烦躁、不安;2分为平静、合作;3分为困倦、配合;4分为可唤醒的睡眠状态;5分为能够对强烈的唤醒做出反应且反应迟钝的睡眠状态;6分为不易唤醒的深度睡眠状态。其中镇静满意为2-4分,镇静过度为5-6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及助产士满意度。安全性评估:四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患者。

    1.4安全性评价 观察记录4组麻醉前后心律、血压,观察记录恶心等不良反应,呕吐,瘙痒,嗜睡,头晕

    观察记录4组麻醉前后搏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和术中、术后有无困倦、头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 )计量组间数据,采用x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四组产妇临床资料的比较

    本研究纳入200例产妇,均自然分娩。各组产妇体质量、年龄、身高、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四组产妇不同时点镇痛、镇静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四组产妇T0时VAS评分均大于7分,与A组(对照组)相比,B、C、D三组T1-T5时点评分明显降低(P<0.05),见表2。RSS镇静评分,见表3,。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分娩过程中不同产程的疼痛机制不同,第一产程主要是子宫体收缩和宫颈扩张。产妇有腰骶部和下腹部疼痛,是典型的“内脏痛”。纳布啡激动κ受体,产生脊髓水平的镇痛,能很好的抑制内脏痛。目前关于纳布啡静脉滴注用于分娩镇痛的最佳适用量研究较少,考虑到过度镇静是纳布啡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因此本研究通过在椎管麻醉前5min中静脉滴注不同纳布啡的量来观察它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对母婴有效性的影响。盐酸纳布啡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主要激动κ受体拮抗μ受体),呼吸抑制作用轻微,并且有封顶现象,静脉自控模式下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优于哌替啶,抑制内脏痛效果更显著且较少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本研究发现纳布啡1.5mg/kg静脉滴注能产生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纳布啡1.0mg/kg镇痛欠佳,纳布啡2.0mg/kg产妇出现嗜睡。

    综上所述,在椎管穿刺前5 min使用纳布啡1.5mg/kg静脉滴注能产生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铭军,姚尚龙.中国分娩镇痛现状与对策[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学杂志,2018,39,(4:)289-293+337.

    [2]秦秀芝.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143.

    [3]Lee AI,McCarthy RJ,Toledo P,et al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fentanyl dose and breastfeeding success:Arandomized clinicaltrial[J].Anesthesiology,2017,127(4);614-624.

    [4]Nelson KE,D”Angelo R,Foss ML,et al.Intrathecal neostigmine and sufentanil for early labor analgesia[J]. Anesthesiology,1999,91(5):1293-1298.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潍坊 ?261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