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徽州方言研究汉语方言区域性研究之一。1933年赵元任提出汉语方言分九区之说, 把徽州方言 (当时称作皖语) 独立为9大方言之一。 较早具体描写徽州方言语音特点的是1960年 《安徽方言概况》, 1961年孟庆惠的《安徽方音辨正》。单独描写其地点方言的论著有赵元任的 《绩溪岭北音系》, 赵元任、 杨时逢的《绩溪岭北方言》, 合肥师范方言调查组的 《歙县方言》,孟庆惠的 《黄山话的td, td‘, d及探源》,王太庆的《铜陵方言记略》,平田昌司的《休宁音系简介》,张盛裕 《太平(仙源)方言的声韵调》、《太平(仙源)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沈同的 《祁门方言的语音特点》 等。 研究词汇、 语法的论著有胡家祚的 《绩溪方言中的古词语举例》,沈同的《祁门方言的人称代词》,孟庆惠的 《歙县方言的AAB、BAA式结构》, 汪树福的 《徽州绩溪方言中 “子”字的一个特殊意义》,钱惠英的 《屯溪方言的小称音变及其功能》等。 论述徽州方言分区的文章有郑张尚芳的 《皖南方言的分区(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