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孙咏梅 创新的意义在于发现新事物、利用新事物,创新的要点在于突破、探索与运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高职院校作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样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多数高职学生普遍认为数学课难、枯燥、乏味,甚至对数学课产生了一种畏惧感,这显然不利于数学课程的展开,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入理解创新的涵义,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从多角度出发,寻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一创新能力概述 1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以新思维、新发明、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这个概念显然有些抽象,不过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创新”这个概念,一是创新能够创造出新的事物;二是创新是对现状的改变;三是创新是对事物的一种持续更新。创新是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是人类特有的一项技能,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1]。创新能力则是指人类利用掌握的知识,在生产实践的不同领域中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所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任何形式的竞争,实际上都可以转化为人才的创新能力的竞争,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基于数学课堂的创新能力的思考 坦白地讲,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不如高等院校学生,但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绝对不低于高等院校的学生。高职学生同样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美好生活也充满向往。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引导,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近几年,我国教育实行扩招政策,每一年都有大批毕业生走进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而高职院校日常的教学工作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性,这也是高职毕业生的一大特色,是高等院校学生无法比拟的[2]。我们知道,技术上的创新将会带来巨大的生产力,现代企业也非常重视技术上的创新,以及拥有创新精神的员工,因此,我们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社会未来的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 笔者认为高职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为依托,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为目的,以数学课堂为平台,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的优秀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思维训练 1类比思维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模式主要是通过寻找两个或者两种事物的共同属性来推断出这些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属性[3]。类比思维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使用现有知识去解决不熟悉的问题,而解决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类比思维的内容有很多,而且形式也很多样。比如我们可以对公式、定理加以类比,从而演绎出新的公式与定理,演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类比的过程。 2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属于一种心理现象,主要是指人在没有经过系统、有条理的分析时,仅仅凭借对事物的初步感知,就对这一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判断与猜想[4]。通常直觉需要“灵光乍现”,需要“顿悟”。我们知道,直觉思维作为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忽视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却不一定具备数学思维,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多联想、多回想,在解题时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说出对这道题的想法与解决思路等等。数学科学发展的本身就是依靠归纳、类比与直觉思维方式而发展起来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几种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3归纳思维的培养 培养高职学生的归纳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掌握归纳思维方式之后,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各方面经验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经验又能够反作用学生本身,使学生看待问题更加透彻。归纳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从看似有联系或者没有联系的若干个事物中,寻找到他们的共同属性[5]。归纳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需要以归纳为基础。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就数学科目来讲,存在大量的内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比如经常教导学生要归纳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等等。除此之外,我们知道,教师在每一个章节之后,要为学生们对本章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为了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对所学章节进行梳理,从而达到强化其归纳思维的能力。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所谓的“问题式”教学方法就是将“问题”作为开展数学教学课程的主题,数学教师需要精心的对“问题”进行设计,赋予“问题”丰富的内涵,然后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与解决,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并提高了相应的能力。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必须要有内涵、可拓展,具备呈现知识的功能,这样才有探究的意义。(2)数学教师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这“散”必须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不能漫无边际。比如笔者在讲解“三价行列式”的相关内容时,运用了对角线法与第一行展开法对该题进行了解答,然后问学生:“我们除了用这两种方法,还能不能对其进行第二、第三行展开呢?”以这一问题来作为启发学生的方式。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是老师在讲台上对定理、定义、公式进行讲解,而学生对板书进行抄写与理解,学生在这种被动状态下是否能够真正的理解教学内容,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很难知晓了。所以,为了合理展开教学,同时变学生的被动服从为主动学习,我们必须要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知识、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去积极的思考,对于好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教师必须要及时的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运用“直观式”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抽象科学,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够理解这些定理、定义与公式。即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再高,理论基础再扎实,对公式、定理的扮演过程再完美,学生也未必能够理解这些公式与定理。因此,数学教师在对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进行讲解时,尽量要使用比较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接受这些知识,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比较愿意使用画图、猜想以及类比等“直观式”教学方法,使那些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从而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 1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将学生对创新的兴趣激发出来,才能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创新的情景,并且还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创新的快乐,这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基本前提,失去这一前提,创新能力的培养便会陷入困境[6]。教师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必须要以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适时引入一些社会的流行与时尚元素,这样往往会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2培养品质 高职数学课程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之外,还要重视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因为优秀品质同样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还会影响学生为了达到创新目的而选择创新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会定期设计一些难题,让学生对这一难题进行长期的、反复性的思考。这种做法既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与持久力。最终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品质。要让学生们懂得,只有那些在逆境中生存下来的人,才能够获取最大的成功。 3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最好的师生关系莫过于“亦师亦友”,也就是说,学生与老师之间既互相尊重,又无所不谈。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多数学生对教师存在一种惧怕的心理,这种认识是日积月累的,而且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消除的。试想在一个压抑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思维将会被严格的限制,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无法发挥创新能力,数学教师也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为了学生未来的成长,教师有必要认清师生关系,并且寻找切实可以行的方法,来改善师生关系。在课下,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或者与学生一起进行一些体育活动,这些做法都有利于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的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将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所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广大高职教师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各种思维方式展开训练,同时还要重视一些非智力因素,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虹.高职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12). [2]谢国军.从教育教学管理看高职高专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衔接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9). [3]邹成.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09). [4]吴丽萍.对高职数学内容体系模块化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08). [5]朱瑾.从培养能力角度浅谈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5). [6]梁医.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