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偏移与调试
范文

    尚春雅 史甲庆

    摘? 要:新媒体与教育的融合,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捷。新媒体环境下,学习时空走向多维、学习资源更为丰富、学习体验和自主交互性更为明显。然而,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学习投入也面临着学习资源选择偏移、在线学习泡沫效应、学习沟通功能失调、知识科学系统性受侵蚀等方面的问题。面对新的学习形态,要从充分利用各类新兴技术、提高学习者的媒体素养、创建富有吸引力的学习平台、优化提高学习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调试,以提升大学生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新媒体;学习投入;偏移;调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4-0178-03

    Abstract: The convergence of new media and education provides the conveni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 learning space and time are multidimensional, the learning resources are more abundant, an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autonomous interactivity are more obvious. However, under the new media era, undergraduates' investment in learning also faces problems such as the shift in choice of learning resources, the effect of online learning bubbles, dysfunc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and the systematic erosion of knowledge science. Faced with new learning style, all kinds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should be used, the learner'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attractive learning platforms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e method of organizing study should be optimized. Thus,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can be improved.

    Keywords: new media; learning engagement; deviation; adjustment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进入了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深刻变革着人类的生存形态和社会架构,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式注入了新鲜的要素[1]。当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当代教育在教与学的理念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产生了新的学习形态,为学习者带来了新颖的学习体验,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投入。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习环境特点

    (一)学习时空趋向多维化

    新媒体时代,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存在于互联网络,学习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资料,随时进行碎片化的学习,不用局限于课堂教学。新媒体非线性传播的特点,可以使学习者把学习时间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智能移动设备更是利用其便携性、移动性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时时皆可学习的场域,全天候学习成为可能。从空间维度来看,新媒体打破了教育的围墙,学习空间由固定封闭的场所走向虚拟开放的区域,学习者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狭小的教室空间,而是拓展到相对开放的区域空间乃至全球空间[2]。学习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在虚拟网络空间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同时与世界各國的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学习空间边界正在消失。

    (二)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现阶段,曾经作为学习资源来源的口耳相传和纸质书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被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媒体所取代,电子图书、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借助云存储技术共享于网络空间。学习者可以利用在线网站、云存储平台、移动终端等载体获取学习资源,还可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学习交互,共享丰富的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的无限复制和广泛传播的特性,为学习者从事各类新型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构建了以网络为平台的学习场[1]。无限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学习投入变得更加主动自觉。

    (三)更加注重学习体验

    新媒体技术提供了新的平台和中介,深刻改变了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翻转课堂、MOOC、虚拟仿真、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使用,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吸引着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以图片和视频取代文字,用直观形象的表达来增强吸引力,超强的视觉化为学习者带来了独特的学习体验。学习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形态,既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参与网络教育课程的专题在线学习,也可以组织同伴共同学习,带上问题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协作交互。新媒体环境下,学习者在时间、空间和方法上是灵活而自由的,而这为其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四)实现自主互动转变

    新媒体环境赋予现代学习以新的视角,协同学习、交互学习成为新型的学习范式。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之间是授受关系,除了在课堂上,其他时间和空间互动较少。新媒体时代,学习者借助多元化的新媒体工具、非线性的传播方式,既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也可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协作,还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学习者进行交互,从而完成认知过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形态。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的需求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主考核评价,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提高学习实效。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偏移

    新媒体的使用给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投入度。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受新媒体非线性传播、信息资源庞杂和学习自控力等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学习投入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偏移。

    (一)学习资源选择偏移主题

    学习资源是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首要因素。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有了新的支撑。由于新媒体平台信息的发布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自由性,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充斥其中,如何筛选信息、选择信息考验着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资源,大学生经常会出现选择困难和偏差,集中体现为一个小的知识点的获取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信息浏览时极易被与学习无关的娱乐、猎奇等信息所干扰,从而导致学习资源选择的主题偏移。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学习正处于这样一种多重面相的环境中,这既需要进一步优化新媒体的信息控制管理技术,也需要教育者和学习者提高媒介素养和自控能力。

    (二)在线学习泡沫效应严重

    利用新媒体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形态,这种学习方式在促进学习者获得知识方面具有服务个性化、资源广度化、查询便捷性的优势。新的媒介手段为大学生的泛在化学习提供了便利,但并不意味着学习效能的提高。新媒体功能在大学生学习投入方面的有效发挥建立在学习者具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和持续投入的假设上,现实中大学生的自控力并不是很强,部分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同时喜欢打开其他网站浏览,或打开软件听音乐、看视频、刷朋友圈。据统计,参加MOOC学习并能全部完成课程学习的通常不到10%[3]。为了学分挂机刷学时的现象在大学较为普遍,尽管平台在学员账号管理、课程考核时间等方面设定了各种限定措施,仍然难以杜绝学生在线挂机、代学、替考等问题 [4]。虽然新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大学生能否进行自主学习还须依靠个人的自律自控。

    (三)学习过程沟通功能失调

    新媒体提供的便捷网络平台,使学习者可以选择超越课堂之外的学习活动,跨区域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和协作成为可能。但这并非意味着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新媒体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封闭式的个体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通常解决的方式不是询问师生和其他学习者,而是利用搜索引擎去查询,或者在网络留言等待回复。有的学习者虽然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建立了学习群组,但是使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里面发言的内容也多为散漫的闲聊模式。即便是在线课程的专题学习,大学生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是很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的新媒体技术难以实现形象直观的人际互动,另一方面是受制于中国教育体制的局限,大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不喜欢也不愿意主动在线交流发言。

    (四)知识科学系统性受侵蚀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呈现更加强调视觉化,图片、视频和散句取代了冗长而富有逻辑的文字,信息的发布变得更加自由随意,任何个体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大量零散的、分布于书籍、网络甚至网民头脑中的知识碎片占据着网络的极度空间。学习者对知识的选取,可能不再关注其理论的正确性和逻辑的科学性,而是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或实践效果来判断。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认为,传播媒介所展示的并不是真实的客观环境,而是经过选择、加工后呈现的拟态环境[5]。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经过新媒体呈现后,其真实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大打折扣,经过众多刻板成见的传播者发布后,有的甚至贴上了虚假、功利的标签。这种碎片化、泛滥化的学习,不但难以使大学生在知识习得上形成系统科学的认识,而且容易造成内容上的混乱,甚至产生认识的偏差和价值观的偏移。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調试

    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入推动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及大学生有效学习形态的实现。面向未来,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学习投入进行调试,探索提升学习实效的具体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利用各类新兴技术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各类新兴的媒体技术将逐渐向教育领域渗透。当前,新媒体与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应用,已不仅仅限于教育软件和系统平台开发,而是扩展到新型的虚拟现实、教育游戏、教育机器人和移动端APP资源的开发。在系统应用方面,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既包括通过媒体和技术创建的新型学习环境,也包括自适应学习系统和社会性学习系统的应用,社会性学习技术、合成式学习环境、基于脑科学的教学技术、基于AI的深度学习等典型学习技术成为近年来教育技术研究的关注点[6]。新媒体与教育的融合以及媒体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正为研究者所关注,当前因新媒体技术的局限而引起的学习失调将随着新兴技术的使用得到解决。

    (二)提高学习者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直接关系大学生学习的体验度、投入度和实效度。个人定位、知识结构和技能是媒介素养的三大基石,是构建一个人具有一套更为广阔的媒介视野的必备条件[7]。大学生要提高媒介素养,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定位,目标越清楚,搜寻信息的动机越强,就越会对媒介进行控制。其次,要在媒介效果、媒介内容、媒介产业、现实世界和个体自身等五个领域建立强大的知识结构,具备了这五个领域的知识,在搜索、使用、处理学习资源时才会自觉做出更好地选择[7]。第三,要熟悉新媒体软件的功能特点,根据学习的目标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并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最后,要强化分析、评价、分类、演绎、归纳、综合和提炼等关键技术技能,并在面对新媒体信息时有效地运用。

    (三)创建富有吸引力的学习平台

    新媒体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和新型的学习形态,但是新媒体的碎片化和娱乐化传播,冲淡了大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和知识习得的系统性。大学生学习的根在课堂,创建灵活、多样、交互、共享的学习平台至关重要。目前,国内虽然也推出了一些如网易公开课、云课堂等E-learning平台,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力不强,推广应用效果不是很理想。新媒体时代学习平台的创建,首先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创设吸引学生投入的学习环境,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开展交流互动,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另外,要提高学习平台教育产品的质量,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四)优化提高学习组织方式

    新媒体视域下,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转向以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8]。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大学生学习就可以离开教师,完全的自主自导。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有时会存在盲目性,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任务的选择、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测评,以及主流價值的判断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此背景下,学习组织方式必须灵活、便捷,既要吸引学生,又要注重提高实效。学习的组织形式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相结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相融通。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社群学习等学习组织形式,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并贯通于学习的全过程。

    四、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型的学习手段,新的学习形态不断涌现。新媒体技术的待完善和学习者的主体性不足,使得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仍面临着偏移和失调的问题,但未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研究、规范与实践,新媒体的功能将充分有效发挥。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提高,需要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但新媒体技术仅是学习的工具和手段,并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要守住教育教学的本质,才能引导大学生适应新学习形态,提高学习投入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红梅.新媒体时代学生学习方式的场域逻辑[J].教育科学,2016(12):25-29.

    [2]张海生,范颖.“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新形态:主要类型、共性特征与有效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2018(10):24-34.

    [3]乔纳森·哈伯.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M].刘春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8.

    [4]张秀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61所高校的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7(1):79-83.

    [5]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25.

    [6]胡航,村上正行,董玉琦,等.教育媒体研究未来趋势:促进学习者中心设计——第14届教育媒体国际大会(ICOME2016)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6):11-17.

    [7]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M].李德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19.

    [8]储常连,莫灿灿.“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与未来走向[J].重庆高教研究,2017(4):121-12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