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英语课前学习单的 设计与作用 |
范文 | 何志军 1. 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习惯与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而在现实的生活与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会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又做得不太到位,如教师布置预习或自主学习内容几乎都停留在“Tomorrow we are going to learn Lesson Two, please preview it.”之类的空洞的、无实质内容与目标的自主预习与学习,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就根本不知应该学什么了。另一方面,据我县教育局已结题的省级德育创新项目科研课题《改善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校园生活质量的实践与研究》中的调查数据得知,我县留守儿童有一万七千多人,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比例将近40%,而在我校这几年所调查到各班的留守儿童人数平均有10至20人左右。本人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利用“英语课前学习单”指导与督促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是培养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英语课前学习单”的设计目的、原则、内容与作用等进行初步的探讨。2. 设计“英语课前学习单”的目的意义 “英语课前学习单”就是教师在每节课授课前所印发给学生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新课,自主学习新课内容的一张清单,一节课所指导与布置的学习内容占A4纸的一个版面。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板块:一、我能读(拼读新词);二、我能写(新词英汉互译);三;我能理解(在课文中查找新词新句并理解);四、我能运用(新知的尝试运用)。我认为设计这个学习单并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其目的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指导学生進行课前预习与培养学生课前的预习习惯 学生不是没有预习新课的时间,而是缺乏有效的预习指导与监管。特别是留守儿童,经常在家里对家长说谎:不是说作业已经做完了,就是说今天教师没有布置作业。然后就心安理得地那玩手机、看电视了,白白浪费了学习时间。而“英语课前学习单”上所编排的预习与自主学习内容是要求学生在每天学新课前完成的,且教师在每节上课时要检查学生是否已完成。在如此有教师指导与监督的课前学习下,学生就有可能逐步养成较好的预习习惯了。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学习开始于预习,学生在有不断指导与监督的学习下,预习习惯就能得以逐步养成,然后就可让学生产生对学习步骤与环节的认可与接受并发展到具备监控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能力了,学生最终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可实现了。 2.3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使学生有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新知,尝试运用新知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纯、最持久的心理因素,是学习动机的内因。而“英语课前学习单”中第三板块:我能理解(在课文中查找新词新句并理解);第四板块:我能运用(新知的尝试运用),这两个板块对学生来说都具有探究性与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 设计“英语课前学习单”的原则 “英语课前学习单”是英语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的清单,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将会延伸并融入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学习单各板块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具有指导性 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内心都有想提前知道新课所学习内容的冲动,都有一个快速浏览新课内容的自学过程,如果教师这时能趁热打铁,及时指导学生如何预习,那么学生的预习将具有目标指向,不会不知所措了。 3.2符合认知规律 学习语言都是从词(音、义、拼写)到句再到文段逐步习得。所以学习单所编写的第一板块:我能读(指导学生读新词);第二板块:我能写(新词英汉互译及训练拼写单词);第三板块:我能理解(在课文中查找新词新句并理解词);第四板块:我能运用(对新知的尝试运用)都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逐级递进。 3.3衡量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而“英语课前学习单”的四个板块都是衡量与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舞台,是获得能力与体验成功的途径。4. “英语课前学习单”各板块的具体设计方案 第一板块:我能读。目的是指导学生自我读出新词,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4.1以旧带新法 即把某音节与新单词发音相同的旧单词排在新词前,让学生通过读旧单词后自然而然地读出新单词。如: boy/toy (旧词)—enjoy (新词) wonder—wonderful thought—ought to look/look at/look up—look after dislike/importance—distance bat/little—battle 4.2拆分音节法 即把比较长的单词按音节拆分,有需要时标出元音字母/组合或辅音字母/组合的音标,让学生更易读出新词。如: ad//-ven/e/-ture//—adventure mo/u:/-vie—movie po//-e/i/-try—poetry di/i/-rec/e/-tor/—director 4.3构词法 即根据词的构成方法拆分单词,让单词化难为易,易于学生拼读。可分别把加前缀、加后缀、合成等的单词拆分如下: im + possible = impossible un + known = unknown dis + cover = discover help + ful = helpful teach + er = teacher care + less = careless black + board = blackboard hot + foot = hotfoot out + break = outbreak 第二板块:我能读。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熟悉新词的意思与拼写。具体设计方案如下(以九上Unit 2 Topic 3 Section B为例): 方案1. 中译英 (1)应该________________ (2)电;电能n. ________________ (3)织物;布料n. ________________ (4)停止;关掉________________ (5)距离n. ________________ (6)行动;行为n. ________________ (7)毕竟;归根到底 ________________ 方案2. 英汉连线 1. 应该? ? ? ? ? ? ? ? ? 1. cloth 2. 電;电能? ? ? ? ? ? ? 2. shut off 3. 织物;布料? ? ? ? ? 3. electricity 4. 停止;关掉? ? ? ? ? ? 4. after all 5. 距离? ? ? ? ? ? ? ? ? 5. distance 6. 行动;行为? ? ? ? ? 6. ought to 7. 毕竟;归根到底 7. action 第三板块:我能理解。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新词在原句中的意思以及学生对新语法、新句及疑难句子的理解。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1. 请找出含有新词、新语法的课文原句,并理解句子意思。 2. 请理解下面在课文中出现的句子,并翻译成中文。(主要是列出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句子,以九上Unit 2 Topic 3 Section B为例) (1) Would you like to be greener person? (2) You ought to shut off the electricity when you leave a room. (3) Youd better walk or ride a bike instead of taking a bus or a taxi if you travel a short distance. (4) Easier said than done. (5)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第四板块:我能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尝试去运用新知,检测自主学习的效果。这板块所设计的题型多为完成句子。以九上Unit 2 Topic 3 Section B举例如下: 完成句子 1. I _______ the lights when I left home last night. 我记得昨晚我离开家时关了灯了。 2. _______, he is only a little boy. 毕竟他只是一名小孩。 3. She _______ see her mother in hospital tomorrow. 她明天应该探望生病住院的妈妈。 4. I _______ study hard, I want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我应该努力学习,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 5. Will you go for a walk _______ playing computer games? 你愿意去散步代替玩电脑游戏吗? 通过本人与课题组成员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前按以上方案设计“英语课前学习单”并及时督促学生完成,确确实实能起到指导与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课前自主学习的作用,现我所任教班学生的课前学习习惯已经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第二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