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生为本 巧用故事教学法 |
范文 | 陈学艳 2017年9月发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以各种各样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构成有趣的故事,给学生讲述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在给学生带来趣味课堂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具有将静止的图片和文字动态地转化为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能力。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法的优越性分析 (一)有益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传统的道德与法治类教材往往是多文少图或者图文分离,很难激发出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图片与文字结合,利用故事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输道德与法治的思想,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顺应新课改要求,采用故事教学法,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色的,是有益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 (二)适应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理念 当今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角。新教材即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讲述一个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以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将一个个贴近学生实际的故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他们的语言。 (三)可以更好地推动主题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各部分内容有非常好的统一性和连续性。通过一个个故事将教育的主题循序渐进地推动,在方便老师利用故事教学开展合理的教学计划的同时,更方便学生对教育主题的逐步理解和吸收,乃至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方法 (一)巧妙利用教材,看图讲故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通过许多生动有趣的图片和简洁明了的文字来为学生讲述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它对学生而言更像是一本故事书,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爱上这门课。教材中的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教师如果能将其好好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恰当、生动地将这些内容讲给学生听,就可以使课堂变得活泼、高效。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中,要求培养学生的交通规则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各种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熟知一般的交通规则,达到让学生生活健康、安全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书中的标志、规则等,编写一个合适而又有趣的故事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比如,妈妈带小明去买东西,当到了一个无人的十字路口时突然停了下来,小明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对小明说了几句话,小明便不再闹着要走了。讨论一下妈妈为什么不走了,妈妈又对小明说了什么。利用教材内容讲故事再让学生结合故事进行讨论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交通安全信号灯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并加深他们的记忆。 (二)结合现实生活,讲述身边故事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往往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一定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别伤着自己”主题中,要让学生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及遇到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等。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危险以及是怎样处理的,然后再让学生轮流讲述自己遇到的情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出现意外事故该怎样处理,还可以通过现实中的例子提醒他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从而达到提升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目标。 (三)结合故事情境,进行情境模拟 在利用故事教学法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时,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主题单元,要帮助学生对大自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体会大自然的美,并培养他们爱护动植物的意识。教师除了可以利用教材上丰富的图片以及让学生讲述自己与大自然的故事,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如利用春游、秋游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接触和了解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带来的乐趣,从而产生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怀;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保护周围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并教导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保护大自然。 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趣味性 在利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老师不仅要選择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内容,还要利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对内容进行呈现,从整体上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语调抑扬顿挫,甚至采用头饰或指偶进行人物扮演,将故事讲得更为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意新颖性 教师讲的故事不仅要贴合教材内容,还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把这些内容与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紧密结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保证故事的新颖性。否则,陈旧的故事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地去发掘一些新颖的故事,或改良一些老的故事,才能吸引住学生。 (三)注意简洁性 由于每一节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加之小学生有效注意时间往往较短,因此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要对内容精挑细选,适当合理加工,使故事内容紧扣教学内容;并要注意故事简洁明了,让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如果教师给学生讲述较为复杂、情节曲折的故事,不仅会浪费许多时间,可能还会让学生无法理解,造成他们注意力的分散。 综上所述,故事教学法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推进,在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