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核心素养视角下深度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范文

    林惠美

    

    

    核心素养与深度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两大热点。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指出:“深度教学是体现和反映学科本质的教学,追求提升学科内涵的教学,是走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深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知识的背后,获取知识背后丰富的思维价值,从而实现知识和思维的同步发展。”下面谈谈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我对深度教学策略的几点实践与思考。

    一、设计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渗透“说理”教学

    教师深度教学,学生深度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敢于把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如,执教《乘法分配律》时,这节课老师将落脚点放在规律的探索以及推理、抽象、建模的数学思想感悟上。学生验证时,老师由浅到深,设计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通过计算验证,从外在的“形”初步感知规律,接着又“逼”学生再一次从乘法意义的层面去分析乘法分配律。“为什么会相等呢?你还能从算式的意义上说明吗?”当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60+40)[×5=60×5+40×5]后,老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提出了一个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你能从左边的式子推出右边的式子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冥思苦想,跃跃欲试,纷纷动笔推算起来,当学生推出:

    (60+40)×5

    =(60+40)+(60+40)+(60+40)+(60+40)(60+40)

    =(60+60+60+60+60)+(40+40+40+40+40)

    =60×5+40×5

    老师又进一步追问:“如果从右边的式子推出左边的式子,你行吗?”教师通过设计这个探究性活动,对学生渗透了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执教《小数的加减法》时,老师采用讲道理的模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利用学习单进行探究,首先转化成元、角、分来计算,使学生明白“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然后利用表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白“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接着根据数的组成,以在正方形方格纸上涂一涂来表示有几个一、几个十分之一、几个百分之一相加,从而明白“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借助直观形象来理解计算过程,并结合操作完整地表述计算过程,对计算过程进行解释、说理、判断。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算法,还明白了蕴藏在背后的数学道理,真正做一个“讲道理”的小学生。

    二、数形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不仅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更是解题的重要方法,把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图形相结合,使问题化难为易,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教学中,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学会用线段图、直观图等来帮助分析理解数量关系,从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

    例如,低年级小朋友做练习时遇到一道题目:明明有42张邮票,强强有24张邮票,明明每次给强强3张,给多少次后两人的邮票数就一样多了?此题属于稍复杂的“移多补少”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解答。学生从线段图上很容易发现:先找出多出的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再除以每次给的张数,就是所求的次数。如下:

    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得出:?42[-]24=18(张)

    [18÷]2=9(张)

    9[÷3=3](张)

    通过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进行数形转化,直观表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画图的重要作用。

    三、巧设有深度的练习,培养学生深度思维

    通过设计有深度的数学练习,不仅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还能让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时,新课教完后教师用课件出示一道联系生活实际、有深度的练习:小明身高1.34米,一顶帽子挂在一个高1.88米的衣帽架上,旁边有一把凳子高0.40米。他能摘下帽子吗?问题一出示,同学们都纷纷动笔算起来:1.34+0.40[=1.74](米)。通过计算,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不能摘到帽子,理由是1.74[米<1.88米],只有个别有深度思考的同学认为可以摘到,理由是:“虽然小明站在椅子上的总高度是1.74米,小于1.88米,但是如果小明把手伸直去拿就可以超过1.88米,所以能摘到帽子。”听课老师都为这位同学的精彩表现鼓掌叫好。

    数学知识的掌握、经验的积累,尤其是数学思维的开发,必须通过设计一定有深度的练习才能实现,它可以发展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多种核心素养。如,在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课时,教师设计了一道学以致用的练习题:母亲节到了,花店把2枝玫瑰、3枝康乃馨、4枝百合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几束?

    学生能灵活选择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20[÷2=110(枝)],可以采用口算的方法;265[÷3≈90枝,415÷4≈100(枝)],可以采用估算方法;265÷3=88(束)?1(枝),要采用笔算的方法。通过练习,不仅复习了本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

    总之,学生的深度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深度教学,教师要对教材、对学生进行深度研究,这样才能把教材钻得深、研得透,引导学生学得深、学得透,理解深刻,感悟透彻。教學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这样知识才会在学生心里扎根,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才会转化为学生的素养。

    【本文系福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深度教学的策略研究”(编号:FJJKXB18-200)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