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健康老龄化存在的问题探析 |
范文 | 杨萌萌 摘 要:长寿往往伴随着疾病和低质量的晚年生活,如何在“健康余寿”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健康老龄化,是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存在着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养老服务内容无法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养老服务市场精细化程度不足和养老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影响着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 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规模在不断壮大。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在2012年达到1.94亿,将于2020年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每年增加600万,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4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30%,达到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水平(刘同琛,2017)。这意味着未来的20至30年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和老年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 健康老龄化是指促使得老龄人口同时在躯体、心理等方面保持完好状态(全旭红等,2017)。健康老龄化追求的目标不仅是老年人生命期限的延长,更需要较好生命质量的维持,因此用健康余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HALE)指标来体现老年人生命的质量。基于这个目标,如何延长老人的健康状態,降低老人陷入非健康风险的概率构成了健康老龄化的核心(赵晓芳,2014)。由于长寿往往伴随着疾病和低质量的晚年生活,如何在“健康余寿”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健康老龄化,是我国目前健康老龄化要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养老服务行业存在着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养老服务内容忽视老年人精神需求,养老服务市场精细化程度不足和养老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影响着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一、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多次提及改善养老服务质量的问题,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的第十四次会议中提出需要尽快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适应需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和多元供给的思路。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下发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一方面提出要在养老服务业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在服务质标准上要将老年人的“切身感受”作为评价标准。 当前养老服务中,供给和需求双方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伴随着社会公众对养老服务越来越旺盛的服务需求,机构养老的服务质量却参差不齐,一些机构甚至存在虐待、折磨老人的情况。随着“郑州畅乐园老年公寓护工残忍虐待老人事件”等事件的曝光,养老服务管理部门需要思考如何守住养老服务底线,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健全养老服务监管机制。 二、养老服务内容忽视老年人心理需求 心理状态往往会随着生理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老年群体健康水平较其他群体较为低下,通常伴有多种不同程度的疾病。老龄群体心理较为脆弱,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Emerson&Jayawardhana,2016)。养老机构不同于家中的陌生环境,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等外在环境变化,会使一些老年人心理状态改变,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高茵茵等,2015)。养老机构往往更多关注机构的硬件建设,将投入较多用于新增养老床位等硬件的改善,而在心理需求等“软实力”提升上的投入少,无法顾及到入住老人的心理需求,甚至会压制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吕鹏飞等,2016)。 养老服务的内容宽泛,不仅包括基本的日常照料和医疗康复保健护理服务,还包括老年人继续教育、文体娱乐、社会参与和心理慰藉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养老保障的健全,兼顾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全旭红等(2017)指出孤独感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建议各养老机构提供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服务,从而降低其孤独感,提升其生存质量。提高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及经济水平,将对改善我国中老年人孤独现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兼顾养老服务硬实力和软实力,重视老年人心理需求是目前养老服务市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养老服务市场细化程度不足 按照老年人身体状况的不同,老年人可以分为生活可以自理的可行为老人、半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基于老年人身体状况的不同,养老服务需求也不尽相同。生活可以自理的可行为老人的需求着重于疾病预防与管理、健康养生和社会参与等;半失能老人的需求多集中于疾病诊断与干预、康复疗养和情绪疏导;失能老人需要更高水平和层次的照护服务,涉及长期护理、专业医疗和临终关怀等。不同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状况决定着其养老服务需求的内容,如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往往需要更多的生活照顾,更专业的服务人员,更多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张良礼,2006)。 此外,不同老年人的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等基本条件不同,其养老需求的内容也呈现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的特点。如失能老人首先需要的是医疗服务,半失能老人最需要的是医疗和康复服务,健康老人更多需要休闲娱乐等社会需求(赵志强,张蕾,2019)。然而,目前养老机构自身定位不清晰,无法根据不同老人的不同需求而提供不同服务。王永坤等(2018)提出造成养老服务市场供需结构的失衡的原因在于目前有限的医养互补型产品无法满足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和梯度递进要求。 四、养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严重失衡 健康老龄化的发展离不开养老人才的支撑。掌握现代养老服务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健康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前提。我国目前养老人才的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根据国际标准计算,我国需要大概一千万养老护理人员,然而目前养老机构人员不满六十万,其中持证上岗人员少于十万,高达九百多万人的护理人才缺口使得养老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迟玉芳,2018)。 当前养老产业一线从业人员普遍工作强度大,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低,导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养老服务产业的动力不强。陈榕芳(2017)调研发现,目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多为30~50岁的中年妇女,学历偏低,很少受过专业培训和专业教育,较难保证统一的服务质量;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大多没有专业背景,多数为中途转岗人员,缺乏兼具老年保健、管理、服务等背景的跨专业、跨学科的中高层领导。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与专业养老管理人才的缺乏,无法积累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养老人才和建立具有顶层设计能力的管理团队,无法满足健康老龄化社会的要求。 我国健康老龄化相关专业建设起步晚,发展缓慢,教育体系不成熟,人才培养落后且层次单一。不同省份开设涉老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寥寥无几,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养老服务和管理专业更少。养老人才培养及科研基地的缺乏,限制了职业化、标准化和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同时,现有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养老人才培养定位与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不符。在校内培养方式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较难满足当下“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理念。因此,如何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以适应和满足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是健康老龄化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Emerson KG, Jayawardhana J. Risk factors for loneliness in elderly adul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6 Apr;64(4):886-7. [2] 陈榕芳.老年保健(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思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5): 174-176. [3] 迟玉芳.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基于50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数据分析[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8(10):53-61. [4] 高茵茵,王东博,闵? 霞,et al.中老年人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6):503-505. [5] 刘同琛.医养结合养老园区设计研究[D]. [6] 吕鹏飞,陈晓玲,周宏东,等.上海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卫生监督困境及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16,29(2):71-73. [7] 全旭红,蒋明君,刘建涛,何? 燕.郑州市不同类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年人孤独感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2(04):474-477. [8] 王永坤,范露康,付同宇.PPP模式应用于辽宁养老服务业的必要性与路径研究[J]. [9] 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構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 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09):129-136. [11] 赵志强,张? 蕾.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背景下“互联网+养老”模式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03):157-1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