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思维,让语音教学更有“味”
范文

    【摘要】思维决定语言,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语音教学中,我们应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笔者试图结合5A Unit3 Sound time的教学,将语音教学与思维训练融合,利用活化图文、自主归类、巧编诗歌等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音教学;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创造性思维

    【作者简介】张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音包括音素(Phonetics)、重音(Stress)、节奏(Rhythm)、和语调(Intonation)。 语音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流利地发音,以达到能正确地听懂别人的谈话和通过说来表情达意,进而促进读和写的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语音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人语音没学好,发音不准,听音能力差,不但学不会口语,甚至连听课、记单词、读句子都有困难,导致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产生畏难情绪,更有甚者可能,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何捕捉语音学习的“生长点”,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呢?唯有借助“思维”的力量,转换语音学习模式,让学生收获语音学习乐趣的同时,促进学生更为长远地发展。

    译林版英语新教材中的sound time是语音学习版块,几个含有音素的单词,一段朗朗上口的诗歌,再配上一幅精美的插图,简约而不简单。探索其中,你会发现教学内容是如此新颖有趣,课堂也因此变得更为活泼灵动。下面,我就结合5A Unit3 sound time的教学谈一谈对语音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一、 活化图文,“发散”灵动味

    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利用有限的词汇说出“活”的话来?我们需要一个支点,便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思维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一个信息源向多方面寻求思维结果的活动,这种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因此,利用开放性的活动和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打开思路,方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交流中去。

    译林新版《英语》5A中的sound time内容丰富,呈现语音的方式也比较有趣,加上可爱的插图,学生们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内容丰富就带来了生词较多的困惑,孩子们学起来比较吃力。例如第三单元的诗歌内容是:

    Rubber duck likes the rain, but he doesnt like the sunny weather.

    So when the summer sun comes out, he carries an umbrella.

    其中rain, sunny weather, sun, come out, carry都是生词,而动词的三种形式是第一次出现,再加上这段诗歌的旋律很难把握,学生在预习中就反馈出不想读、不会读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前开展了猜谜游戏,引导学生利用Does it have …? Can it …? 等句型猜测我的动物朋友,孩子们发散思维,妙语连珠,在活用本单元重点句型的同时,引出sound time 的主人公rubber duck。

    在呈现整幅插图的基础上,我顺势抛出一个开放性问题:What can you see? 孩子們七嘴八舌,细致地描述所见。此时,我趁机追问:Where is the umbrella? 孩子回答:Its in rubber ducks hand. 我手做撑伞状:So he carries the umbrella.继而教授carry和carries。在孩子们理解的基础上,我提出疑问:Why he carries an umbrella? 发散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Maybe it is too hot. 我顺势引出:Yes, look at the sun. its too hot, he doesnt like the sunny weather. Guess, what weather does he like? 预习过的学生立刻回答:The rain。我在肯定他的回答的基础上,继续补充:He likes the rain. Now what do you know about my friend? 孩子们自己总结道:He likes the rain. He doesnt like the sun. He carries an umbrella. 在此基础上我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关注“when the sun comes out”这句话,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跟读,快乐地学习。

    二、自主归类,“聚合”智慧味

    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指出:“如果你遇上难题,也许我们正需要训练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训练之间的协调。”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发散思维,却忽视了聚合思维的培养,这种不科学的思维训练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遗忘快,做题错误率高等问题。因此,语音教学也需要聚合思维的力量。

    在跟读录音、感受字母语音的基础上,我创设了情境:He is hungry, can you catch fish for him? 我在鱼儿的身上贴上了含有u的单词,并拿出两个盘子,引导学生将鱼儿归类。我先请学生们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再两人一组交流和讨论。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同伴互相纠正错误,及时巩固。然后,我利用钓鱼的动画进行全班校对,再引导学生为两个盘子起名字,孩子们自主归类:一个叫[?]盘,一个叫[ju:]盘。由此,我将音标呈现,引导学生认读并感受。学生将散装的单词聚类,再提炼出它们的特征,很好地训练了聚合思维,并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巧编诗歌,创造“幸福味”

    我在执教sound time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善于运用联想法发现相同音素的单词,但是灵感转瞬即逝。如何更好地将这些单词打包,牢牢地记住呢?在四年级时,我就鼓励孩子们将找到的两三个词串成一个句子或者词组,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方式。例如,在执教4A U3 字母“l”[ l ] 的发音时,孩子们就造出了a blue elephant, a blue ruler ……更有孩子造句:I have a blue ruler and a blue elephant。词组和句子给散装的知识提供了“集装箱”,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方便他们记忆。

    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我对他们的要求更高了,希望他们不局限于单词和句子,可以整段话地输出,甚至是创编诗歌。因为本单元是我第一次尝试,于是出示了Bobby和Sam在吃午饭的照片,引导学生进行选词造句:Bobby and Sam are hungry, they sit under the umbrella and have lunch.随后,引导学生用chant的方式进行朗读,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有了这一次的引导孩子们在后面的语音学习中有了创编诗歌的积极性。如在第五单元的sound time中主要学习了y [ j] 的发音,有的小组创编的诗歌也很有创意:

    Hello, hello, 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I am eleven years old, I like yellow and playing yo-yo, how about you?

    生成是无法预料的精彩,孩子们自主创编,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知识,更享受了学习过程的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欢快的学习气氛和创造的自由,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它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更能有力地促使学生广泛灵活地思考,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及独创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J].英语语音教学研究与实践,2014,5.

    [2]浅谈英语语音教学[J].语数外教学(英语教育),2013,4.

    [3]孙金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

    [4]李威.小学生课外英语语音学习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