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
范文

    朱健永

    

    摘 要: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从简单的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建立模型并做到学以致用,有效地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下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建模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建模思想;渗透

    一、创设问题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例如,我在教学“平均数”这一课,经历了以下过程:

    先出示两个小组不同的做题情况:

    第一组 10 8 11 9

    第二组 8 11 10 8

    教师提问:哪一组获胜,为什么呢?

    接着出示,第一组又有一位同学加入比赛。

    第一组 10 8 11 9 8

    第二组 8 11 10 8

    师:根据现在的比赛成绩你认为哪一组获胜呢?

    此时不少学生议论纷纷,有人提出异议:这样不公平,因为两个队的人数不同。

    师:那怎么办呢?

    生:为了公平,我认为应该用平均数进行比较。

    师:那什么是平均数呢?

    平均数这一抽象的知识隐藏在本节课的具体问题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逐步将对答案的追求转化为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即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有效地推进数学思考的有序进行。

    二、参与探究,主动构建数学建模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学习中归纳、提升、努力构建数学模型。例如,我在教学“分数与除法关系”一课,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师:刚才在对于一些除法的计算中,我们不仅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他们的商,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结果,同学们注意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和体会呢?

    1÷2=■,3÷4=■,1÷4=■,1÷5=■,2÷5=■,3÷8=■。

    生1:我发现,除法和分数有关系,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师(板演):被除数÷除数=■

    师:是这个意思吗?(大部分学生表示同意)

    如果我们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式子來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生2:a÷b=■(b不等于0)

    师:谁来说明一下这里为什么b不等于0?

    生3:因为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母也不能为0。

    上述的整个学习经历了具体问题—数学问题—符号模型这一建模的过程。可见,在新知探究中主动构建数学模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经历分析与归纳、抽象与概括的数学思维过程。

    三、灵活设计问题,拓展数学建模思想

    教师还要将数学模型应用到实际应用中去,使数学模型能得到不断提升和扩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例如,学生在掌握了“鸡兔同笼”的基本模型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道同类问题:

    1.60名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9只船,其中每只小船坐6人,每只大船坐8人。求大船和小船各几只?

    2.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小轿车和摩托车一共32辆,这些车一共108个轮子。求小轿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接着设计了以下两道拓展题目:

    1.鸡兔同笼,共30个头,兔脚比鸡脚多24只。求鸡兔各有多少只?

    2.一次数学知识竞赛共有10道题。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小明得了70分,他做错了几道题?

    教师通过有效的螺旋式的问题设计,帮助学生不断对数学模型进行扩展,加深学生对数学模型的认识和理解,使原模型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经历了以下教学过程: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算法。汇报时,两位同学发言后,老师发现还有不少学生争着回答。)

    师:同学们是不是认为还有不同的答案呢?

    生:是(异口同声)

    师:既然大家这么积极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吧,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的答案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试试看。

    师:(选取其中一个表格)大家观察表格中的长和宽,有几种不同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形的周长如果相等,长与宽的差距越小,面积就越大。

    生:我还发现长与宽的差距越大,面积就越小。

    师:说得真好!那如果周长不是20,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个结论还能成立吗?试试看。(自主探究)

    生:这个结论仍然成立!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主动探索改革课堂教学,重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重视建模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蕾.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三个关注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3(8):92-93

    [2]刘永文.渗透数学建模思想[J].山东教育,2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