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实训模式的思考
范文

    陈志芳

    [摘? ? ? ? ? ?要]? 通过对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近三年来的四种实训模式的分析,给出选择实训模式的建议。

    [关? ? 键? ?词]? 中职;汽修;实训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042-02

    一、目前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实训形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支持,改变了很多中职学校的命运,让大部分公办中职学校迎来了生命中的春天。近五年来,中职教育普遍发展得比较快,教学设备设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甚至是彻底改变了原来旧况,专业课的实训条件当然也跟随着大有改观,不再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进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了。不管怎么样改变,以就业为指导,是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指挥棒。

    中职学校的教学普遍存在重实训轻理论的现象,这也是影响学生毕业后发展能力的一个因素。在学校的教学设备更加完善之后,这种现象在汽修专业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专业课程必然注重动手能力。纵观我区大部分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校生的实训教学都以校内实训为主,有个别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校外企业跟岗实训,或者开设订单班,让企业进校园授课。还有把汽车企业引进校园,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内就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岗位实训机会。

    二、近几年来玉林市第一職业中等专业学校汽修专业的实训情况简介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汽修专业近几年来开展了多种实训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除了国家规定的三年级学生外出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外,针对在校的一、二年级学生,建立校内汽车维修兴趣小组,到企业跟岗实习等。

    (一)校内教学实训

    从时间长度来看,在学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训课是在校学生的主要实训方式,学校的学习内容重复性强,教学进度缓慢,让学生觉得枯燥。但是教学速度太快,学生又不能迅速领会。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很普遍,老师教的时候觉得自己懂了,让他独立完成一个小小的实训项目的时候,又无从下手,或者只能勉强完成大概的操作流程。教,学生听不进去;不教,又不会。

    中职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就不够扎实,理解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不强,不爱学习。大部分专业课程的专业性很强,学生很难理解透彻。不爱学习的即使是在实训课上也是无精打采、百无聊赖的样子。

    (二)汽车维修兴趣小组

    考虑到社会上汽车行业各个方向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培养不同专长的学生,对就业和就业后的专业提升空间会更大,汽修专业部由专业教师成立了校内汽车维修兴趣小组,分有钣喷、机修、美容、电气等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的指导老师由担任该课程教学并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可以在兴趣小组的实训中,选择一个主要的学习方向领域,融入本专业的实践技能,拓展知识应用能力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兴趣小组的选拔程序是由各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特长,报名相应的专业方向,经过汽修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训的统一考核后,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进入该专业方向的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为两种:(1)教师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企业,以学徒的方式进行岗位学习;(2)跟随自己的指导老师,负责对到我校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汽车美容维修的社会汽车进行维修保养等。

    (三)跟岗实习

    跟岗实习是一、二年级在校生的主要实训方式,也是最有效直接的企业岗位体验方式。滚动性地每次安排两个班级到玉林市区及周边的汽修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实习。岗位安排的方式首先是学生自选,自选的岗位没有之后,由学校专业部教师进行协调再分配。学生对跟岗实习充满了好奇与热情,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表现比在学校的表现要优秀,活学活用让他们很有获得感,企业师傅和客户的肯定对他们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得兴致勃勃,认真细致,任劳任怨。

    (四)顶岗实习

    第三学年为我校三年级各专业学生到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时间,三年级学生到社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实习工作,根据学校推荐安排和学生自己实习等两种参加实习的途径。顶岗实习时间长,是学生学习社会劳动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最佳时期。

    三、各种实训方式的特点分析

    (一)校内实训的优缺点分析

    学生的主要知识体系还是要依靠在校学习完成。校内实训对学生的整体教育效果最好,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稳定。学校里各项纪律要求明确,生活学习有规律,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规划进度进行授课,按部就班,定期考核,老师跟得紧,教得细致,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足够的理解消化时间。

    校内实训是一种消耗型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学生人数多的时候,实训耗材数目庞大,设备折旧和损坏加快。对学校的实训教学是一个严峻考验,很多课程的实训教学受制于教学耗材没能及时补充,对缺失和损坏工具设备没能及时维修更换,从而影响了实训进度和实训效果,甚至影响教师和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二)汽修兴趣小组的特点

    校内兴趣小组的学习实训方式是目前最灵活有效的,加入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平时党群服务中心的维修美容实训中,可以得到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的细致指导。节假日又得到去企业一线进行实训、体验岗位的珍贵机会。兴趣小组的学生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上,比一般的学生要优秀,选拔参加市级技能比赛的名额,也都是兴趣小组的学生胜出。

    由于兴趣小组是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带领指导,受教师人数和时间限制,每个班能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只有三四名而已,虽然这个学生群体的技能水平总体比较高,就业情况也非常好,但是不能代表整个专业部的学生水平,这种实训模式也难以在全校推广。

    (三)跟岗实习特点

    校外实训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体验岗位要求,真正做到活学活用,甚至即学即用。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把课本理论知识应用在工作上,工作岗位上会遇到各种不固定的汽车问题,对学生有新鲜感,有吸引力。待解决问题后,看见车主把修好的车高兴地开走了,学生心里会有特别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跟岗实习能得到社会对自己的肯定,得到了鼓舞,特别是还有实习工资的时候,又能学东西又能挣钱,非常有吸引力。在这样的工作中,学生的职业道德、礼仪也得到了磨炼和培养,提升了个人的职业素养。

    另外,校外实训可以大大减轻学校在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和教学耗材方面的巨大压力,也缓解了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缺乏的现象,特别是对招生人数井喷式增长的职校,短时间内学生人数剧增、学校设备和教师没能得到快速补充的时候。

    但是,跟岗实习出现了管理缺失的现象。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对实习学生只是安排了实训岗位师傅,都没有对学生理论教学,离开学校之后,学生的理论知识就得不到系统性的学习了。对不太爱学习的学生来说,跟岗实习的效果在学习方面的优点没有显示出来。本来这些学生学到多少技能无所谓,但是学校的各项纪律不能在实习单位一一监管到位,他们感到自由而更加贪玩。总之,跟岗实习之后,大部分学生的心态都变了,一是好学的学生因为得到企业的赏识,认为在学校都没有在外面学到的东西多,干脆不愿意回来读书了,辍学了。二是那些不爱学习、不积极上班的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就盼望着早早回校,回来学校后,他们觉得修车也就那样的,脏、苦、累,以后不想做这一行,纪律更差了,更不想学习了,对老师的批评和鼓励都无动于衷了。

    (四)顶岗实习特点

    顶岗实习要求三年级的学生都去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岗位参加实习工作,在这一年时间里,绝大部分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是出现实训工作和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频繁换工作的现象。因为顶岗實习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行业的,只有坚持专业对口进行就业的学生,才能得到实训机会。所以如果想把顶岗实习当作专业的主要实训方式、通过顶岗实习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是非常困难的。

    四、对学校汽修专业选择学生实训方式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四种实训方式的分析,可以得知,校内实训是学生得到系统化学习和教育的基本保障,校外实训方式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最快速有效途径,而校外实训模式的开展前提条件是有长期的校企深度合作。要通过汽修实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我认为要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中职学校自我突破

    学校硬件实训设备要定期更新,教学耗材的补充速度要跟得上教学进度。师资力量提升,聘请汽车企业师傅到学校授课,并培养一支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训课和理论课都需要经验丰富、有课堂掌控能力的教师,教无定法,教师的上课艺术也能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面,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做不同的要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容易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但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增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增强学习信心,这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更为重要,因为也许他们的性格并不适合当技术人员,但是良好职业素养能帮助他们在各种实习工作中获得成功。

    (二)外围协助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没有企业融入的中职学校是缺少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不管实训教学怎么改革,最终目的是就业,如果新就业的学生职业技能过硬、职业素养高,对企业的影响也是非常积极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了,说明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了,企业招聘和用人也更加顺畅,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的。

    但是,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仅仅是学生实习工作方面的合作而已,缺少在教学方面的长期深层次合作。很多企业对和中职学校的合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这和中职学校办学成绩不显著、办学没有特色、学生技能比赛成绩平庸等原因有密切关系。这样的学校对企业是没有吸引力的。中职学校如果没有企业的援助,又想提高学生的实训水平、减轻教学设备耗材和师资的压力,单靠学校自身努力,单枪匹马难以突围成功。打铁还需自身硬,花香蝶自来,中职学校在打造自身办学特色、提高自身吸引力方面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王琦,朱永泉,李贤明.“跨专业”“融合式”跟岗实习的管理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6).

    [2]宗鹏霞,翟吉林,邱祥军.关于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模式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

    [3]陈熹,何柳芳.中职校企合作不稳定的原因与对策[J].职业,2016(3).

    [4]杨红英.工匠精神背景下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探索[J].职业,2018(3).

    [5]雷国建.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7(7).

    [6]朱超.中职汽修实训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实训模式转变[J].赤子(上中旬),2014(11).

    编辑 马燕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