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范文

    顾敏芳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高效课堂的一种新型模式。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出发,对其在教学中产生的优势进行举例,并指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更好应用提供一定经验。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以教师板书讲解为主的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诉求,学生需要生动直观有深度的数学课堂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更好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恰当的让信息技术走入高中数学课堂,发挥其优勢,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在教材中反映出来。高中数学知识量剧增,数学语言变化大,它由初中形象、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上升到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抽象语言,抽象程度的提升使得难度就加大,仅靠传统的板书讲解,学生很难快速全面的掌握这些知识。华罗庚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其实数学本身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只不过我们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经验,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它们被理解,仅凭课堂上的口耳相传是不够的,还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中课程中来,发挥其表现力与感染力,创设出多种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使教材“活”起来,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我们对于圆锥曲线的教学,刚开始学习椭圆时,我们利用一根绳子在黑板上演示椭圆,学生也很好理解,当我们学习双曲线时,发现没办法简单演示,学生对双曲线的形成存在疑虑,学习抛物线时同样出现此类问题。于是学生对定义的图形只能表面的强记,并不能深刻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结合flash动画来讲解:作一个圆心为A的圆,在圆内任取不同于A的点B,在圆上任取一点C,连结线段AC、BC,做线段BC的中垂线交AC于点P,连结PB,引导学生发现PA+PB=AC>AB,然后让学生拖动点C在圆上运动,得到点P的轨迹:椭圆。再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当点B在圆上、圆外时,点P的轨迹是什么图形。依照类似推导,接下来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就好理解了,本来学生经常会混淆椭圆、双曲线的轨迹条件,通过这一展示,明显记忆深刻。

    (2)创设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我们在讲解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教学时,发现学生很难弄清楚y=sinx与y=Asin(ωx+φ)+b的相互关系,我记得曾让学生将图形用不同颜色的笔由y=sinx一直画到y=Asin(ωx+φ)+b,结果由于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即使同学们画的很标准,效果还是不如人意,作业中还会出现学生因为掌握不全面,忘记很快,特别对先周期后平移和先平移后周期的变换混淆较大,经常出错。于是我通过画图软件画出基本图形,然后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让学生不断变换A、ω、φ、b,观察对图形的影响,直观地演示出各种函数的生成过程,从而使学生发现它们的内部联系和区别,最后总结的性质,使学生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发展。

    (3)创设想象情景,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我们在讲解立体几何中几何体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公式时,摒弃之前逐个推导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利用现代制图软件制图,然后将柱体、锥体、台体之间的关系相互转化(即将柱体的一个面逐步收缩为一点),让学生观察总结,这样不仅节省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揭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熟记公式,同时提高思维想象力。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时间分配更合理,更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活起来,它改变了传统的老师靠“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同时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将时间留给师生间交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组织能力有待提高。从我们看到的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关注课件的操作与课件演示,忽视了教学中跟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教学组织能力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

    (2)教师多媒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课件的技术呈较大的差异化。虽然去年为了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江苏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培训,其中包括了现在最流行,最先进的教学软件与教学手段操作,并要求线下展示成果。由于时间有限,并且不能在线答疑等实际情况,虽然学到点技术,但是能真正制作精良课件技术的教师还是有限,许多教师还是经常直接套用其他教师的课件,导致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到自身的特点与差异,直接影响到其在课堂教学中优势的有效发挥。

    (3)现代信息技术未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由于图文、声音并茂,容易吸引学生兴趣,但也容易让学生只注重表面图像,忽略内在信息,没有找准重、难点,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首先要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学任务及学生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因地制宜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其次,提高教师现代技术水平;再次,教学时切记教学重、难点,围绕目标制作合理的课件。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动态的系统化过程,需要教师从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应用,促进其在高中教学中优势作用的发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

    [2]栗亚东.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现代课堂教学的应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