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发掘乡村资源优化科学课教学 |
范文 | 韩辉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现在乡村教学器材的改善,逐渐跟上了城市学校的脚步,我们乡村教师也在不断地发掘乡村特有的教学资源,可以说是城市学生很难触及的。有了这些特殊的资源,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如何挖掘乡村资源,发挥乡村的优势,优化乡村科学课的教学,是我们目前必须考虑的。下面,我就如何利用乡村的有利资源,优化科学教学,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走进生活就地取材,享受“眼见为实”的快乐 乡村的孩子虽然对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等科学文化场所稍显陌生,但鸟兽虫鱼就是他们儿时的伙伴,花花草草就是他们的朋友,朝夕相处,科学生活的环境可以说比城里的孩子更好。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就应联系他们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促进教学,很自然地充实教学内容,也能取得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根据季节的不同,可以适当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争取做到因时而教、因地制宜,让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各种各样的花》和《花、果实和种子》的教学时间调整到四月中旬,这样,就省了教师带学生到自然中观察这一环节,因为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花朵。只要教师适当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就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和果实的构造,学生学习起来也会兴趣十足,学习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豌豆荚里的豌豆》则选择在收获的秋季进行教学。农村的学生大多有帮助家庭劳动的良好习惯,他们对当地的黄豆是十分熟悉的,让他们收集黄豆的豆荚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然后带到课堂中,通过观察、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完成学生对果实的认识。 二、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体会“自己动手”的快乐 虽然农村小学现在也配备了很多实验教学器材,但有的时候在硬件上难免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我们要面对现实,在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自我创造条件。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提醒了我们。我们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仪器、设施的基础上,发挥我们地方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自己动手制作学具的活动。这样不仅解决了科学课教学硬件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比如,《岩石的组成》《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等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骆马湖砂矿堆中捡鹅卵石、到嶂山林场采集山上的岩石,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更是学生的拿手好戏。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教学用具和现代科学课教具紧密结合,不仅可以确保科学课教学规范化运行,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身边的自然环境,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三、走进身边的“实验基地”, 交流“我教你做”的快乐 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的有利资源,走进身边的科学“实验基地”,还可以让学生试着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比如,教科书中的《我们关心天气》《我的大树》《可爱的蚕宝宝》等课,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让学生通过参加气象小组的观测活动,进一步认识了常见的天气现象,回家请教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学习更多的天气谚语,对学习的科学知识进行总结,掌握更加丰富的天气知识。再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让学生体会到事物的变化不仅有规律可循,也可为人类所掌握,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服务生活。很多学生家里种树、养蚕,我们便可以布置学生依据所学到的知识,督促、指导自己的家长如何把自家的树种得更茁壮,蚕养得更好,然后在班级交流自己在家是怎么做的,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自豪地说出自己的成果。学生通过科学课里《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的学习,会自觉应用于实践,主动考察研究全镇的空气情况,找到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感知中,在学习和实践中,充分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科学实践能力,增强了科学意识。 四、创独特的教学模式,给孩子“畅所欲言”的快乐 拥有了良好的客观环境,还需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思考引申发挥的学习环境。农村的孩子由于见识少、交流的机会少,往往不善言辞、轻易不发言,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要多鼓励,对于不完整的解释,甚至是笑话,也要给予掌声,使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发言。如,在上《雾和云》一课,揭开蒸锅的盖时,眼前出现一片“白气”,这个农村的孩子很熟悉,可以说出很多类似的情况。这时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吗?它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热气。”老师再让学生回忆水蒸气的性质,并加以引导,告诉学生它不是水蒸气。再通过冰棍冒“白气”的实验,说明它也不是“热气”,最后总结出“白气”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无数个小水点。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启发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感知事物,参与教学,利用他们生活经验和浓厚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愉快地获取比较生动、形象、深刻的知识。这样教学,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充实,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落到实處。 实践证明:合理地结合当地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当前的教育实际,就可以培养学生较好的科学意识,培养农村的科学人才。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农村的小学生学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知识,还可以让农村孩子体会到城里孩子体会不到的快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