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特殊生成因及教育策略 |
范文 | 张博 摘 要:特殊生是当下教育中一个特殊群体,从做学生教育工作者的班主任视角,从特殊生的定义及类型出入手,着重分析探讨特殊生的形成原因及教育策略。 关键词:特殊生;形成原因;教育策略 什么是特殊生?是指在行为、家庭、社会等方面情况特殊的学生。 一、特殊生类型 1.个人行为特殊 指行为不端,智力偏低,有严重心理问题或肢体有严重残疾;或者内心脆弱经不起打击。 2.家庭环境特殊 指有再组家庭的现象或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的。 3.社会关系特殊 指居住环境特殊和社会关系特殊。 二、特殊生的形成原因 关于“特殊生”的形成,我们课题组经过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学生代表座谈会、家长代表座谈会、班主任代表座谈会等形式,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社会因素 学校和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问题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学校里。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与社会接触面不大,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受社区和同伴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一旦家庭教育出现偏差,自我约束力不够强,再加上外来诱惑因素增多,极易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性。 2.家庭因素 (1)引导方向有误 个别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较高,要求孩子必须做到最好,稍有退步,家长就会责骂训斥,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棍棒教育只能使孩子產生畏惧感和逆反心理,长期积压就会形成严重心理障碍。 (2)盲目溺爱娇惯 有些家长爱孩子的观念有误,对孩子比较纵容。孩子稍微有些成绩,就做出过高的评价;做错了事,就纵容包庇。这样会使孩子不能形成健康的思想行为意识。 (3)特殊家庭教育缺失 现在社会中离婚率越来越来高,单亲家庭或者再婚组合家庭现象比较普遍,而这些家庭中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受到他人的歧视,孩子心中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增强,长此以往,孩子心中就会产生情感性心理障碍。 (4)隔代教育无力 在农村有很多人外出打工挣钱,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然而祖辈照看孩子,就会无形中出现“隔代亲”的现象,爷爷奶奶们教育孩子要么教育方法不当,要么溺爱娇惯,要么放任自流,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想管管不了,孩子一耍蛮,爷爷奶奶只好妥协。 3.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在学生性格行为的形成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工作方法不当 现在还有极个别教师工作方法不当:对待学生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这些方法将学生逼进了特殊群体之中。 (2)教育理念错误 现在很多学校还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首要标准,教师对一开始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能及时帮教,导致他们基础太差,学习无兴趣。再加上“留级制”的取缔,一些学生形成了恶性循环或者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进而造成师生间的矛盾对立。 (3)心理疏导滞后 当前,大部分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虽然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也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观念滞后,无专业心理辅导师,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不涉及实质性内容,只谈理想、谈情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不能给予行之有效的指导,对学生淤积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进行疏导化解,久而久之,形成问题学生。 三、“特殊生”的教育策略 1.建立档案,因材施教 要做好“特殊生”的教育工作,必须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应该建立起学生档案,随时记录下“特殊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并定期进行分析,使“特殊生”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及时性。 2.情感入手,对症下药 对特殊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应从情感入手。对思想特殊生,我们采用说服教育,引导学生分清是非,改变自私自利的行为。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应从养成教育和规范教育两方面来抓,教育他们有规律地生活、学习。 3.组建团队,实施帮教 由班内比较优秀的学生组成班级帮扶小组,当“特殊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召集帮扶小组一起与他们分析讨论,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组建由班主任、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心理辅导教师和有丰富管理学生工作经验的教师组成学校帮教小组,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实施帮教。 4.给予宽容,重拾信心 做好“特殊生”的工作,这也是学校值得深思的。来自各方面的伤害使这些孩子失去了自信、自尊,甚至生活的希望,我们要做的不是给有过错的学生再加以打击,而应给予宽容和引导,教会他们正视自己的过失。 5.畅通渠道,形成合力 通过电话、QQ群、微信群、家访等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信息,相互交流意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校讯通等APP也走进了学校,使家校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从而有效地教育了学生。 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事实证明:只有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生活上关心他们,精神上鼓励他们,赏识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成绩,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对特殊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将会有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87. [2]袁军.个体差异心理学引导[M].香港新闻出版社,2002. 注:本文为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微型)课题[2017]PLG099《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成果。 编辑 李烨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