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范文

    王洪冶

    摘要:相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本文创新教育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有效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给同行们带来可取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 ?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创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世界前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只有有了创新精神,人类的才能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适合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教学的目标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创新能力和意识的萌芽时期,也是最重要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创新思维及意识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问题。所以,小学阶段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中,在要求小学生将目标大纲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后,更要在教师的授课中引导学生发掘新事物,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用创新的思维来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棘手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换句话说,小学生的计算机施教过程中,在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很好的得到开发和培养时,小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真正的掌握,且能更好的利用做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培养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后,才能有更好的突破。

    一、创新教育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计算机学科的更新速度,各大学校对于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与最新、最实用的课本保持一致,为避免学生接受到的知识出现滞后现象,针对那些不适合以及老旧的知识应该立即采取不再使用。在教学课堂上,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教师应该着重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与空间想象力,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运用开放式的、灵活的、巧妙的教学模式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大优点,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争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最大可能的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的让师生之间增加有效的沟通,很好的互动起来。只有在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后,才能保证计算机教学内容得到调整及创新。

    (二)针对层次的不同,选择因材施教

    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都需要配备相关的专业人才,为了影响国家的号召,响应行业的需求,避免高校培养出的学生的技能仅有微小的区别,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层次,选择因材施教,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和心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教学,利用学生具有的优点,创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质,争取培养出适合社会的需求且具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针对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重点抓住他们此个优点,着重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而针对那些思路缜密,逻辑性强的学生,我们着重可以通过继续的理论教育来加强他们的能力。根据学生各自的优点及特长进行了因材施教,可是与此同时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必须要培养的,任何一项成功的工作均离不开团队各成员的齐心协作,合作精神是目前各大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等等十分渴望的品质,所以从小学教育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进而为创新性人才及团队的培养做应有的贡献。

    (三)考核方法实施创新

    针对我国的应试教育,目前也在逐步改善,已经不光光凭借卷面开始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真正的综合能力。以前的应试教育学生为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死机硬背是常有发生的事情,有的甚至根本不懂字面的真正意思,而只是背熟了而已,完全忽略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教学活动中,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的融入学生中,用心的去发现学生各自的才华本领,并且进行废除原有不合理的考試制度,建立新的等级考试制度。

    二、探索有效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人皆知,兴趣是干任何事情的动力支持,它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保障。学生高效的学习也是离不开兴趣的,当学生学习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小学的效果会有很大的惊喜,学习上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了,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且实现有的放矢。只有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深一步的探索学习的奥妙,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调高。尤其针对计算机教学,知识运用的实践性较其它学科都强,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活动应多重视实践活动的参与,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操作,可以选择给学生一个自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小作业,处于小学时期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攀比心强的阶段,渴望成功作品的展现,他们就会动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完成任务。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比或是竞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充分发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带动学生发挥质疑精神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认识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就是所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动地位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而学生是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味的接受教授的生硬的灌输知识,此种教学模式,无形中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压制的发挥不好,不会举一反三,更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所以,在新时代教育背景的作用下,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动脑筋,大胆想象及提高,争取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快速、高效的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设创新教学环境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课堂, 所以,小学计算机教学中课堂的教学智联和效果需教师特别注意,为给学生创设一个促进学习的良好环境,目前,教师把教学重点转移到教学心理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气氛的创造,利用提问的方式尽量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增加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同时,教师应选择适合的教学教材和载体,教学载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动力。从调查看来,小学生不太喜欢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概念,相反吸引他们的则是计算机操作课程,爱玩电脑和游戏是这阶段学生的共性,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共性和爱好,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可以配合合适的教学载体,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合适的教学环境下寓教于乐,达到授课的真正目的。

    (四)锻炼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属于创新性思维,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应该从学生的顺向、逆向和多向进行锻炼,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剖析例题,多方位的引导学生去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想法,进行很好的分析解释,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适合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教学的目标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的教育制度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学科的重点话题和教育目标。计算机又是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计算机教育开始抓起,为更好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利用合适的教学载体,运用较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创设创新的教学环境,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而养成敢于想和做的创新习惯。

    参考文献:

    [1]谢江莉.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应用研发,2013,(17):250-252.

    [2]王以江.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才智·Ability And Wisdom,2017,(33):195.

    [3]朱玺.探索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0):21.

    [4]麻清香.淺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职业圈,2007,(19):133-134.

    [5]敖艳丽.论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108-109.

    [6]李洪涛.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4):185-186.

    [7]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8]刘秀丽.试论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254-255.

    [9]赵利敏.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03):110-111.

    [10]范四君.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2,(20):136.

    (作者单位:长春市九台区卢家中心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