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适宜性和文化性 |
范文 | 朱逸斐 良好的教育课程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对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多年来对教学课程的研究从未间断过。笔者通过对大量幼儿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明确了课程的构建要依托于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性。鉴于幼儿的自身特点,给他们营造生活化的发展场景和适宜的活动氛围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将民族特性融入其中,则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体现当地文化对幼儿教育活动的渗透,对幼儿未来发展和其与家乡建立良好情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 (一)课程目标的生活性 生活化教育是我们所提倡的幼儿教育类型,古今中外很多大教育家都提倡将生活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打造生活性教育课堂。构建这种课程,最重要的是要在课程目标中体现生活性。幼儿园以生活化的教育目标作为指导,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发展水平,并结合他们的成长环境,制定科学的幼儿课程内容。将生活化作为课程的评价标准和价值遵循,能够发挥明确、充分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内容的生活性 幼儿课程的生活性不仅在教育目标中有所体现,而且还应当在内容中体现生活化元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人,都明确了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鉴于幼儿认识世界依托于直观、真实的环境,因此在课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够帮助幼儿更快地提升能力,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例如,给他们营造生活性的互動氛围,带他们认识大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要让幼儿真实地感知社会中存在的各项事物,社会活动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去感知世界。 (三)课程实施的生活性 为了构建生活性的幼儿活动课堂,还应当给他们营造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成长环境,这也是由他们成长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年龄小,对家庭和环境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如果刚刚进入幼儿园学习,对陌生的环境会很难适应,产生排斥心理,也很难在这个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如果将生活化的元素作为背景装饰,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活动环境和成长氛围,则能够保证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放松身心,得到更好的成长和进步。此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活动材料也应当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如手工课选用的材料,最好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例如纽扣、小石块、树枝、布料或饮料瓶等。这些东西都是幼儿认识并了解的物品,他们对物品的属性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让他们发挥创造力,动手改造这些日常可见的物品可使之焕然一新,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二、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 (一)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宜 幼儿课程的构建还应当体现其适宜性,首先要注重与幼儿成长阶段相适宜。根据目前我国幼儿园的生源现状来看,大多数生源为3~6岁的幼儿,这个年龄段中,不同岁的幼儿之间差异会很大。因此,在构建教学课程过程中,绝不能以一套教学理论、教学模型适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班级。要根据幼儿各自的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尊重客观规律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对小班幼儿的教学,要多给他们展示色彩鲜艳的图形图案,发展其直观思维;中班幼儿因为已经有了基础,对他们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阅读、诗歌等,培养其认识能力和阅读能力;对大班幼儿则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和科普类课程,让他们更深入地进行了解和学习。 (二)与本土文化相适宜 幼儿课程的构建还要注重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绝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教学经验,不加修改直接应用,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每一种课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依托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才能够发挥出它们的教育作用。我国的生活模式与外国的有很大差异,单就我国而言,各个地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也具有较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在创设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的教学技术经验,但要注重融入本土文化元素,体现当地的教育习惯和教学特色。例如在创设生活事件课程时,可带领幼儿认识冬至。北方的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动手包饺子,南方的习惯则是冬至吃汤圆,因此在南方,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滚汤圆。幼儿教育课程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这体现了幼儿课程的适宜性。 三、幼儿园课程的文化性 在幼儿课程构建中,不仅要关注生活性和适宜性,还要体现出文化性。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明的象征,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例如自古以来我们就提倡尊老爱幼,诚实、友爱、团结等品质都是我们拥有的优秀品质。这种文化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发展的。在幼儿课程中融入文化元素就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技术与生活也在不断融合,各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也体现在教学之中。我们应当注重将传统的优秀文化与现代的教学方式相融合,采用幼儿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在课程中有所感悟。注重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碰撞,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课程的构建要注重生活性、适宜性、文化性相互融合,相互贯通,设立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打造适宜性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学与文化相结合、相渗透,发挥文化的价值。注重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氛围,促进其健康成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