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探究 |
范文 | 蔡国鸿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是基础性特别强的学科,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青少年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意义非常大,不仅可以陶冶他们的思想道德,还能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青春期正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课程的推动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一直影響着我们的课程教学。教师必须要对教材的内容了如指掌,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问题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很多中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对课程的进度和教学目标没有合理制定,对此课程都不太重视。他们在教学中一般都是照本宣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还有的教师每次上课的时候都让学生画重点,让他们死记硬背。由于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很多学生对待道德与法治课程漫无目的,整体教学效果低下。 (二)教师忽略学生的感受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在讲解过程中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跟学生的互动比较少。教师只顾自己讲解,对于学生是否听懂和掌握完全不知道,教师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三)教师的角色定位完全错误 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地位,教师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很多教师都是包办课堂,课堂完全由教师一人把控。这样的课堂教学长期下去不仅导致教学效果低下,还会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失去兴趣。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不断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要想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课下充分备课,在备课的时候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某一课程的时候,可以播放一段音乐进行导入,音乐要跟课程的内容相关,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来感受。这样学生理解知识也比较容易,远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效果要好很多。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生活的点滴讲给学生听。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丰富他们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实现课堂知识教学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多从生活中找实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其实这些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也能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例如在学习《集体的生活成就感》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想一下集体生活的感受或者难忘的事情。有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他们都急于要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集体生活经历。例如:有一位学生讲解了自己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刚到初中很不适应,比较自卑,不敢与人交流。但是有一次,课下他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眼里含着泪水,他的班长看到之后上前去询问他,他告诉班长家里父亲生病了,需要做手术花费一大笔钱,当班长听到之后对他进行了安慰。后来过了几天,班长组织全班同学积极为他捐款,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筹到了一部分钱,这件事情让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也是终身难忘的事情。听了这样的个人与集体的经历之后,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大家积极性都比较强,也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要想教好道德与法治课,就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自我经历和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通过活生生的例子阐述道理,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不触犯法律、法规,做一个思想品德高尚、讲文明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建勇.多种感官进行参与,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走向灵动[J].学周刊,2019(3). [2]江林华.教师应该多进行互动,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J].素质教育,2020(3). [3]余建荣.让学生“动”起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谈[J].中小学教育,2020(1). [4]李明辉.基于主题情境探究的法治意识培育[J].考试周刊,2019(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