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数据网络安全思考
范文

    张毅+周佩+许斌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地理信息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数据出现了网络安全隐患,进而阻碍了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对此,该文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数据网络安全思考——电脑知识与技术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几点安全隐患的解决办法,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数据;网络安全;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9-0006-02

    地理信息数据主要特征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时态特征、属性特征以及空间位置。它是一个较大的数据库,涵盖了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地理自然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表示多变的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同时,大数据中的绝大部分数据资源都来源于地理信息数据,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相互分享这些数据资源。但是,地理信息数据中,绝大部分都属于涉密数据,这些涉密数据通过网络相互分享将给数据的安全性带来隐患。基于这一问题,笔者将从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数据特点着手,展开如下分析。

    1 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数据特点

    1) 数据表现泛在化

    以前,只有测绘单位才可以生产地理信息数据,并且这些测绘单位还必须具有相关资质。测绘的方法也较为传统,需要专业的测绘人员利用仪器进行测绘,待测绘结束之后,将测绘数据手绘到纸张上面。而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后,数据的采集则面向大众,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软件手段完成信息采集,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这些信息整合汇总。然后,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地图完成路径搜索,通过车载导航实现路径规划等。

    2) 数据应用的普适化

    以往的测绘方式对于测绘人员的数学基础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数据的表达形式也是十分抽象的,这就导致传统的测绘方式所产生的地理信息数据,只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才可以看懂,而普通大众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应用,而且只有在科研以及城建规划等领域才能够得以应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逐步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地理信息行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人工采集产生的误差。其次,降低了对采集者以及应用者的技术要求,打破了只有专业人士才可以对其采集和应用的惯例,使其应用更加便捷。再次,扩大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范围,使其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也可以在人们的社交、出行等众多方面得以应用。

    3) 数据服务在线化

    在地理信息行业,传统的数据服务模式属于“硬拷贝”,简单来讲,人们将地理信息的相关数据利用手绘的形式进行复制,然后以纸质版进行传阅。这一服务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经过手绘复制之后的地理信息数据其准确度也会大幅度降低。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介入,地理信息数据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和复制,一方面解决了传统复制准确度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复制效率以及传播效率。现在,随着WebGIS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在线服务,可以实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2 地理信息数据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中,涉密數据占比较重。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这些绝密数据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给数据的安全性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种不安全性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表述。

    1) 物理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地理信息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轻松通过网络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但是,在网络的另一端,也就是服务器端,却需要将大量的物理设备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程序进行组装,才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这些物理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都有被损坏的可能,其损坏的原因可能是自然原因,也可能会存在人为原因。这些都将危害到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2) 数据质量安全问题

    在地理信息业,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保管以及应用都是由专门负责的。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数据的收集、应用都不再是具体的每个人,而是所有网络的使用者。很多没有应用价值或是可能造成破坏性的数据,流传于网络间,严重影响到地理信息数据的真实性[1]。

    3) 数据传播安全问题

    借助网络完成数据传输必须制定相应的传输方案,而这些传输方案通常都较为复杂。但追本溯源,所有复杂的传输方案都需要建立在遵守IPX/SPX协议、TCP/IP协议以及XMPP协议和HTTP协议之上,而这些基本的协议根本没有办法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做出保障,反而会有很多安全隐患,例如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等。都将对数据的安全性产生威胁。

    3 解决地理信息数据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网络平台的共享共建等特性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对地理信息行业而言,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误差。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隐患也是急于解决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针对网络安全隐患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2]。

    1) 物理层面的应对策略

    物理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硬件设备以及网络规划。其中,硬件设备方面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试、组装、使用以及维护便可以解决。而网络规划方面,在对操作系统进行严格筛选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路由和线路是否有冗余以及网络拓扑结构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以确保所选择的操作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 技术层面的应对策略

    对于网络环境而言,黑客攻击、非法访问、恶意攻击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使导致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防护。首先,如果需要处理一些较为私密的文件时,首先应该进行系统认证,核实访问者身份。其次,系统接收到访问请求的时候,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结合用户的身份信息,给予用户开启合理的访问权限。最后,需要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操作加密处理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网络层加密、链路层加密或者是对数据本身加密,以确保数据安全[3]。

    3) 管理层面的应对策略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地理信息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理信息数据可以由原有的静态模式转变成动态模式,其空间上,也有二位模式演变为三维以及思维模式。而且地理信息数据的绘制人员也有专业人员向全民转变,这一切现象都表明地理信息行业可能会横跨到更大的领域当中。但是,对于这一快速的转变,一些主管测绘的行政部门由于其自身的种种原因,没有办法更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长此以往,便会出现跟多管理漏洞,给数据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约束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者和应用者,同时,通过网络环境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应该加大对其管理力度,保证数据的质量安全[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地理信息行业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采集工作更加便捷,而且大幅度提升了传输效率,推动了其快速发展。但是,获取便捷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需要不断地对网络环境进行优化,以确保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进而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家骐.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数据网络安全探讨[J].测绘工程,2015(7):73-75.

    [2] 吕志杰.大数据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

    [3] 孙剑平.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安全分析[J].通讯世界,2015(13):1-2.

    [4] 王扬,于建成,吴凡,等.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地理信息的用电数据分析与可视化[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3):49-5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8: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