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索实践砥砺创新深化高中体育课程改革 |
范文 | 王艳 伏正斌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找出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高中体育课改的方法体系,为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提供行动指南,全面提升学生体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选项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6-0032-02 一、现状分析 渝北区是中国西部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区县,在教学环境、师资建设和教学设施上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渝北区共有7所高中,其中6所学校开展了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在实施选项教学的过程中4所学校因各种原因,先后停止课改步伐。南华中学和华蓥中学在5年的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完善升华,积累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体育课改经验。通过深入调查与分析,我们对本区高中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及失败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 1.成功经验 学校高度重视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成立了体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工作中具体做到了以下四点。 (1)合理统筹时间。在安排学校总课程表时,结合体育选项走班教学的实际需求,统筹安排体育课表,从每天上午第一、二节开始排课,让体育课尽量分散,保证场地与器材的有效利用。 (2)充分保障经费。根据走班选项教学的需要,学校及时对场地器材进行维护,购买体育教学器材,并及时补充易损耗器材,确保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3)优化整合师资。一是加强对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一专多能,尽快提高综合素质。二是整合教师资源,打通大中小学壁垒,利用高校体育专业教师不定期对较高水平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提高了学生体育专业水平。充分发挥体育学院实习生的作用,有效缓解选项课大班额现象,促进了学校薄弱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展。三是临聘社会专业人士,比如南华中学不定期邀请区体育局的舞龙和舞狮专家上门授课,有效提升了龙狮课程的教学质量。 (4)丰富课程资源。根据调研学生需求,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丰富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一是丰富选项课程资源。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南华中学体育选项课程在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先后开设了民族民间和新兴体育项目,如抖空竹、飞盘、舞龙、舞狮、排舞、跆拳道等,深受学生欢迎。二是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南华中学的武术特色,华蓥中学的跳绳特色,深入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2.存在的问题 一些学校高中课程改革不能顺利推进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领导认识不到位。对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是导致课程改革不能顺利推进的最主要原因,致使在教学时间和场地器材等方面得不到保障,难以顺利开展。 (2)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师资不充足、专业发展不均衡是导致课程改革不能顺利推进的最直接的原因。一是师资短缺,大班额现象严重。大部分选项班级学生人数都在60~80人。学生来自不同班级,教学常规管理难,教学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不能达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能享受学习的乐趣,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二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体育教师中传统的体育项目专业居多,其中田径专业教师人数比例最大,球类、体操、健美操、武术等专业相对较少,而選择球类、健美操等项目的学生多,选择田径的学生恰恰最少,导致很多学生喜欢的项目没法开设。三是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个别教师专业知识欠缺,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处理教材,教学目标任务不明确,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现有的专业能力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 (3)课程内容单调陈旧。教师教学固守陈规,完全以教材内容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一些民族民间传统项目、新兴体育项目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根本没有实施,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真正的课程改革无法顺利实施。 二、课改策略 1.加大课改力度,确保有效实施 一是区教委加强行政领导,成立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督促各校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从课程安排的时间、师资的配备、场地器材的保障上给予充分保障,确保体育课改的顺利实施。二是区教师进修学院加强业务指导,加强体育课改学校的示范交流,组织研讨,定期进行经验分享。三是学校高度重视高中体育课改,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设计高中课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 一是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区、市级体育骨干、“名师工作室”带领青年教师完成“师徒结对工程”,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让体育教师接触更多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学习并熟练掌握一至两项体育技能。二是加强教师资源整合。(1)整合同级同类学校教师资源。结合学校师资配备情况,与同类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两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可以共用,拉通排课,解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建立大中小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大学、中学、小学教师资源整合,共享优质资源。三是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优秀体育教师临聘制度。打破固有用人制度,广泛吸纳人才,聘请优秀专业教师到学校上课,从而增加选项课程的开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丰富课程设置,激发运动参与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各校要注重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参与体育锻炼,发展个性特质。一是要丰富体育课程设置的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师资情况,尽可能多地设置选项课程,扩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面,让学生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项目。二是要加强民族民间和新兴体育项目课程的开发。在基础课程之外,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增加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项目课程,加强对体育文化和体育技能的传承,与当前的新兴体育项目融合,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三是要加强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课程的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学校特色体育课程的研发,创编校本教材,加大特色体育课程内容的深度挖掘,让特色体育项目成为学校选项课程的品牌。 4.加强示范引领,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教研工作,进一步推动渝北区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提高课堂质量。通过开展片区教研、送教下乡、同课异构等主题教研活动,加深教师对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创新体育课程模式。加强创新体育课程模式的打造,以南华中学“3010”课型模式为基础,带领区市级体育骨干结合学校实际,打造适合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发挥基地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南华中学、华蓥中学等体育特色基地学校,开展以高中体育课改为主题的现场展示、高中体育课改论坛等活动,通过现场观摩、经验分享和交流研讨等方式,带动渝北区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更好地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