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学流程和方法探索 |
范文 | 陆黎丽+祝虹 摘要: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中的重要一部分。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美术课程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字: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创新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美术教育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我们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教学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双方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存在着两种形式,一是师生的交往,二是生生的交往。学生是一种活跃的社会群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由于学生先天的差异和实践经验的不同,造成了学生在各方面知识、经验、价值观的不同,在参与上课时,学生也将这种不同带入到了课堂,造成课堂的复杂多变性。学生在课堂接触最多的除了老师之外就是学生了,因此,课堂上的另一种复杂交往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 。这两种关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课堂,老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角色,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转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授课中运用的手段和方法。教学方法主要涉及到教师的备课、教学步骤、学生的练习活动等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行为称为教学行为,不仅包括外线行为,还包括内隐行为,主要有教师的情感、动机、兴趣等。一个成熟的美术教师既要做到按所涉及课堂步骤来组织教学,又要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可控状况做出灵活的反应。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多总结经验,优化美术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改革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法,灵活转变方式,实现美术课堂的创新发展。可供借鉴的教学法有: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 美术课准确来说是一门艺术课,美术课堂更要讲究课堂手段的艺术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艺术行为,要实现美术课堂的艺术性发展、个性化发展。艺术在教学手法上主要有生动、情感、创新三个特点。要实现课堂艺术性,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艺术性氛围的课堂,在艺术的熏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作灵感,实现课堂效果。 另一方面,要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就要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美术课堂中去,增强课堂效果。随着多媒体手段进入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由于多媒體技术具有直观性、多样性等特点,又能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使美术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另一方面,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实原有的教学信息量,是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感受艺术美,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受可是长短限制的问题。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学习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讲,学生被动记忆,这个学习过程机械单调,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师要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设立目标和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想办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调节学习方法;倡导足额戏中的合作互助,老师将全班分成小组,并明确各小组任务,使小组成员为完成任务相互合作、互相学习,不晋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还交换了信息,充实了学习信息量;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和现实社会中的研究课题,适时地给学生创设研究环境,让学生自己确定研究主题、自主发现问题、搜集材料、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共同探索等,给学生自主学习机会。 上面所讲述的使探究性学习方法,和传统被动式学习方法相比,更具人性化,学习过程也更具实践性。探究性学习和社会现实关系紧密,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能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探究性学习最终的目的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要放弃原来的学习方法,而是要实现两种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法的改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习方法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总之,无论使用哪种学习方法,亦或是将两种学习方法结合起来,都是为实现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 总的来说,改进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课堂上的重要角色,不仅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还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学习方法。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转变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实现教学模式的成功转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