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老子〉五章》与中国传统文化 |
范文 |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文化断层的历史文明古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有统一的文字,而文字产生了文化、文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积极入世、求真务实的儒学,有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道学,也有普渡众生的佛学……它们相互碰撞、融合,产生了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感受道家的文化应该从老子开始。笔者就《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老子〉五章》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投石激浪。 一、结合生活实际解读《〈老子〉五章》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是特别玄,可以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能够叫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第一个和第三个“道”的解释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为人处世、治国安邦有没有道?当然是有的,而且还是人们知道的可以言说的道,其实还有一些可能存在但不为人所知道的客观规律,就像哥白尼在十六世纪提出的“太阳中心说”,现在已经证明不再是“太阳”中心论了,还有银河系,甚至比银河系还要大的宇宙。随着人们认识的扩大,无形的不可言说的道还将被继续发现。也许“道”这个字也是不准确的,只是为了好称呼给了它一个名称而已。在已经表述过的道中能下定义的“道”也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因为它加入了下定义者的主观意识,而主观意识可能是偏颇的。“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你看不到,但它却客观存在着并发挥着作用。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无为”不是要求人无所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去做。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讲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好处。袁世凯称帝八十一天就宣告破灭,帝制已经被推翻,民主已经到来,再称帝显然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反季节蔬菜、转基因食品,人为的改变它们的基因,将来会产生什么后果谁也不知道。学校安排课程的时候就注意到上课四十分钟后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它尊重了劳逸结合的规律。一些学生珍惜时间学习到深夜一两点才睡觉,四五点又起床读书,这是违背身体规律,是不能提倡的。 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长短相形……万事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按照这样理解,无为就是最大的有为,按自然规律做事就是最大的有为。而且老子还强调顺应自然的状况去发挥人类的努力,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还告诫人们努力得来的结果不必据为己有。这隐藏着多么宽广的胸怀,不去争功,就是最大的功劳。 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按照课下注释:绝圣弃智则大伪不作,国无祸害,所以民利百倍。可是仁、义、智、圣看起来都是让人推崇的,应该积极进取,努力具备才是。但老子却认为应该抛弃才会对人有利。为什么?联系现实生活就会知道:某一地方推举“孝子”,不是每个人都能当选的,那就说明有不孝的行为出现:在学校里每个学期末都要评选“三好”学生,“三好”学生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有不符合“三好”的学生。 老子认为人本质就是孝慈、仁义,但是它们都潜藏在内心深处,如果刻意追求,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这些孝慈,以博得别人的好感,就会出现伪诈、残暴、贪婪,如果抛弃了这些也就不会有伪诈、残暴和贪婪了。 课后注释⒅里《十八章》说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就像鱼在水中已感觉不到水的力量,人在空气中感觉不到空气的重要,等到崇尚仁义的时代就说明社会已不再纯厚了。某种德行的表彰正由于这些事迹罕见的缘故。仁义、智慧、孝慈、忠诚这些都是在大道废弃之后才产生的,这说明了道德的破败、人性的堕落。 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这里最难理解的是“弱之胜强”。老子所说的“弱”并非一般所理解的软弱,而是柔韧、坚毅不拔,讲方法有技巧,对外力的作用有较大的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强。就像水如果碰壁了就回头,换个方向绕过去,如果还无路就会慢慢侵蚀,直至穿越过去;就像喜马拉雅山挡住了雅鲁藏布江的去路,雅鲁藏布江没有放弃长年累月的冲击,最终穿越它流向印度洋,成为印度人心中的圣河——恒河! 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比如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等。正是处于劣势,弱者才会想出更多的谋略,以非常之道取得更大的成功。苻坚、曹操等人不想非常之法,正是因为自己强大。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不妨碍他后来的攻城拔寨,成了汉初之杰;勾践忍辱负重十年终于打败了夫差。正是因为柔弱,不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优势,才能韬光养晦,保全自己,才能积蓄力量永远不会被战胜。 中国古代士人在政治遭遇挫折时或者寄情山水,或者回归田园,或者寄情诗文,穷而后工,开辟了新天地,成就了另一番作为。难道不是以弱胜强吗?所以老子说能够忍受国家的耻辱,灾难都是天下的英主。像“弱之胜强”这样的词汇在《道》中还有许多,比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等,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 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輿,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思想看起来很消极,但是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的思想,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是有其根源的。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落,大臣操纵国家大权,大国之间为了扩张领土,争夺霸权而发动战争。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争权夺利,老子对此深恶痛绝,所以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这幅画就像孔子描绘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个和谐的大同社会,没有战争、压迫、勾心斗角,大家彼此愉快地生活着。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以世俗的眼光难以寻得这样的意境,只有超然于世俗之外才能豁达开朗,也许桃花源只在我们每代人的心中。 二、感受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思想里对于“道”的阐述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辩证法。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这就是老子的“道”。在这五章里除了这些很清晰的辩证法思想外,第一章和第八十章里也有这种思想。第一章中说得清的道和说不清的“道”。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思想里,国土很小,人民很少,看似贫穷落后的地方却意寓着老子最高的理想。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老子《道》的其它章节中比比皆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也许老子本身就是一种辩证法,在看似消极的思想中潜藏着无限的积极。学习老子的思想,就是希望我们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发生在周围的人和事,让我们更加从容地看待人生,看待社会。 三、感受多元共生的中国传统文化 多元共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支撑其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有人对此作了比较,这大体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征和彼此差异。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 公元前六、五世纪,中原地区就形成了以“人”为本位的儒家和以“自然”为本位的道家学说,这两家学说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公元一世纪,宣传众生平等,把人从迷惑、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的佛教传入内地,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约在公元四、五世纪的东晋时代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了儒道佛三大脉络,儒道佛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汉以后儒家是在朝思想,道家和佛教主要在民间。对于一个古代知识人士而言,这三家思想的互补会使其精神空间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儒家思想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给人以上进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传统士人的共同理想,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是,如果仕途受到了挫折,乃至革职、斥退、罢官的时候,道家无为的思想便可以给他很好的支撑。道教崇尚自然,不刻意人为,可以让他畅游于山水之间。当遭遇罪愆,如果信奉佛教,剃度出家,无私无欲,超脱自在,可以避世完身。总之生命个体不会陷入完全的绝境。所以,多元性、包容性超越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三者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苏轼的思想就是三教融合的最好体现。当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能用儒家思想入世积极进取,当遭遇失败的时候能够把自己的功名利禄之心隐藏起来,平淡地看待利益得失,用佛家思想为自己医治痛苦,所以他始终豁达超脱,笑看人生风雨,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把他打败。 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都积淀在语言文字之中,人们通过语言活动吸收了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使自己成为有文化教养的人。它以春风化雨般的姿态无声地滋润人的心田,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性情。经典名作是人类文化最优秀的部分,高中生通过阅读,与思想、文学大师对话,就可以使他们人生的起点站在大师们的肩膀上,有一个精神上的高起点,这可以赋予他们的生命以最基本的亮色,使他们以光明来抗拒日后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黑暗,能像苏轼一样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参考文献: [1]许庆元,宿春礼编著.听南怀瑾讲《老子》[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任仁 安徽省濉溪中学 2351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