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群诗阅读教学
范文

    陈敏言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之风已经深入了语文课堂,大量阅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版块,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把古诗词一组一组的合在一起教,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根据作者和题材为内容进行分组,进行大量的诵读,是群诗教育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群文阅读教学之风已经深入了语文课堂,大量阅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一组古诗的选择,可以是同一作者相关联的诗词,也可以是不同作者相同或相近题材的作品。题材相同或相近,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所用的方法是差不多的,一组古诗里反复运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一、反复诵读,理解同一作者作品

    陆游作为一位典型的爱国诗人,他的古诗在语文课本里就选编了好几首,他的古诗就尝试编成以一组进行学习。比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陆游的盼望,更是沦陷区人民的期待,一个“又”字,融汇了多少的辛酸泪;“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老病僵卧之时仍然在梦中亲临前线,斩将夺关,只恨不能亲赴战场,收复失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都挂念的是祖国统一,爱国高尚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也更突出了他愿望落空的悲凉。

    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这样的古诗不需要一首一首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只要划分好节奏,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朗读就能把陆游的满腔爱国热情都喷发出来,陆游的爱国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二、多种形式,理解相同题材作品

    文人墨客最是多情,面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面对苍茫天地间的大好河山,他们无不利用手中的笔抒发心中的感受。同样的内涵,在不同的人笔下,展现的形式却是各有千秋。如果把相同题材的作品编成一组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一)写景古诗词画一画

    《小池》【宋】杨万里、《望洞庭》【唐】刘禹锡、《天净

    沙·秋思》【元】 白朴、《渔歌子》【唐】张志和。

    这几首古诗词都是写景的,景物形态、色彩鲜明,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画,真切地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读诗作画,更能直观表现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同时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例如“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全诗一句一景,有动有静,有远有近,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美丽画卷。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教师在教学时,激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这些特征用简笔画勾勒,涂抹上色彩,把画好的图画粘贴在黑板一边,呈现欣赏,诗画结合,吟诵诗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习的效果就会特别好。

    同时,通过这样的描绘,学生还能轻易地掌握诗人的观察角度,学习诗人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以后学习其他的写景古诗词就不是问题了。

    (二)友情古诗词演一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赠汪伦》【唐】李白、《别董大》【唐】高适。

    友情是人类感情的一种,友情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古今中外,关于友情的文学作品非常之多。这几首古诗,作者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对友情的描述,或夸张,或含蓄,或鼓励,送别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让朋友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这些古诗所描写的叙事场面,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再现当时情景,更好地感受诗文意境,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如《黄鹤楼送别》,安排学生表演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感人场面,面对朋友的远去,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充满激情,投入表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船都看不到了,李白还在望啊,望啊……只有滚滚长江水滔滔不绝,如同李白的思念之情一样奔流不息。长时间的伫立远望,不舍之情就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思乡古诗词说一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秋思》【唐】张籍。

    思乡,就是思念家,思念家乡的亲人,更多的是睹物思人。思乡的感觉像喝茶,幽香中含着淡淡的苦涩;思乡的感觉像品酒, 醇香中藏着浓浓的辛辣。思乡,是身处异乡的人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情思……

    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让人倍感心酸,家喻户晓的思乡诗莫过于李白的《静夜思》,直抒胸臆,中国人民妇孺皆知。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先写异乡生活的孤独凄凉,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王安石“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追问,张籍的“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矛盾,纳兰性德的“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惆怅,无一不散发着浓郁的思乡之情。娓娓读来,就是一个个散发着清香的故事。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诗词之外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

    通过说一说,主要是让学生把诗词留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让情感的表达更丰润,通过说,更加深了学生对思乡,思亲人的情感的体验。一些明理的诗词,也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寓意、哲理、道理等。

    对古诗词的学习,是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伟大举措。而对经典诗文的理解是永无止境的,会随着社会生活体验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引导学生诵读、涵咏优秀诗文的过程,就成了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我们相信,在学生心中播下经典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得花团锦簇。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