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好课外阅读
范文

    毛卫华

    【摘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开展课外阅读,为学生开辟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弥补课内不足,又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健全自己的人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开展;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开展课外阅读,为学生开辟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弥补课内不足,又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健全自己的人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曾对此进行过一些探索,现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强化动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每接一个班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就跟同学们说:“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认真学习语文书上的课文,但仅仅把课文学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并写一些课外阅读笔记和读书心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的勤于读书、乐于读书的动人事迹。通过引导,使学生懂得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怡情,足以长才”“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等道理,逐渐明白了课外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从而激发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还常常在课堂中范读某一文章的精彩片段,或讲述某一作品的故事梗概,或只说故事的开头,或简介某一作家的奇闻轶事等等。每当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渴望阅读相关作品以了解作品全貌,解除心中的疑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盼望着读、自觉去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二、精心指导,使学生课外阅读兴味盎然

    为了使同学有书可读,除了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外,我还把自己买的一些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拿出来,也发动全班同学每人拿出2—5本,作为班级图书,建立了“班级图书馆”(这些图书当然要经过挑选)。有了班级图书馆之后,图书除了可以自由借阅外;还可按自愿结合的原则,组成若干读书小组,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但学生的阅读空间和范围毕竟是有限的,况且在现在这种课业负担下进行很宽泛的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的自主阅读总归带有很大的限制性,许多好作品需要教师的推荐,进行适当的专题性介绍,这样,他们的阅读范围才会渐渐地跳出自己那狭隘的圈子,走向更为宽广的读书世界。另外,我每周都把两节语文课改为课外阅读课,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目,适时进行精心指导。讲讲朱熹的读书“三到”和“三不”,讲讲俞天白的读书“三忌”和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还给他们介绍一些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力求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健康有效的路上引导。为了使学生读有所得,我还明确提出要求,规定了读书笔记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他们认真做读书笔记,或摘录内容提要,或摘抄优美语句,或撰写心得体会。但是学生之间的阅读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平常一般都是各人读各人的,许多人不知道别人有多高的水平,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进步。大多人在默默中销蚀了阅读的兴趣,因为他们体味不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有了交流,他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由此激起他们新的一轮求知的欲望,形成自主的良性循环。为此,我还专门开辟园地,对学生写下来的读书心得、感想等提供发表的机会与场所。如在班级里办黑板报、墙报或推荐给校文学社,有时还推荐到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样,学生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阅读积极性越来越浓,阅读水平也越来越高。

    三、开展活动,使学生课外阅读深入有效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好文章的道理。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更加深入有效,我还开展了“剪报、摘抄”活动。

    首先,我把自己的剪报册拿来给同学们鉴赏,然后,叫大家准备一本笔记本,要求从《中学生天地》《读书指导》《语文报》以及从家里拿来的报刊上去剪贴适合自己写作参考的文章,并且要求大家给“剪报册”编上页码,在扉页上填上要目,并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分门别类。要求学生对于剪报册上的文章要进行精读,并在“剪报册”的当页附上一定的评议。对于《剪报册》,我还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对于那些剪贴得好,评议得好的学生,我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还拿给其他同学欣赏。如此诱导,学生们对剪报的兴趣日趋浓厚,最后绝大部分同学都成了自觉行动。这不但增长了他们的知识,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思想,而且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质。此外,我还叫他们把一些不能够剪的刊物上的美文(不是自己的刊物)摘抄下来,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流阅读。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把全班同学分为8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任总编辑。组员人人动手,把自己课外读到的最精彩的文字抄录下来,要求用文稿纸抄写,字迹工整、正楷。抄好后,交给组长,由组长负责收齐装订成册,并请本组里善于画画的同学做好封面插图。每10天交一篇,我把它称之为“每旬文摘”。学生们办这件事积极性很高,尽管课业繁忙,绝大多数学生总是按时完成。那内容更是琳琅满目,叫人爱不释手:有人生的真谛、生活的哲理、处世立身的箴言、思想的火花;有精粹的短文、隽永的诗歌,有精彩的描写、警策的语录;也有学习的经验、写作有用的资料、数据、典型事例、经典论述……无所不有。这样,每隔十天就有8本《每旬文摘》出版。因为文章是学生自选的,贴近学生的心。所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有的同学还把一些美文摘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去。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外书(刊)的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此外,我还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自己学校的实际,适时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辩论赛”“故事演讲赛”,建立影视评论小组,组织读书研究会,举行小记者招待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项自己喜爱的活动,让每一项活动都能吸引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使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施展和发挥。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做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会有明显提高,在历年的市县质量监控考试或中考中,我校学生语文成绩均名列前茅。当然,中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本人的做法还是非常肤浅的,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同行、专家们的指正。同时,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每位中学语文教师以最大的热情去研究、去探索,那么语文课外阅读这朵“灿烂之花”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的。

    参考文献

    [1]王拎峰.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之路径探析[J].语文学刊,2014(21).

    [2]邵慧平.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思考[J].文学教育,2014(7).

    (编辑:刘影)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