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运用构思图表写动物 |
范文 | 施旭晖 【摘要】自从支架理论被引入写作教学后,写作教学范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构思图表是写作学习支架的主要表现形式,能为学生写作提供过程性指导。本文尝试运用构思图表,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喜爱的动物》为例,设计教案,从而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习作;构思图表;《我喜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材分析 “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本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本单元在学习四篇写动物课文之后,安排了口语交际“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次的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口语交际中,编者提示“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可以讲“它的外形、脾气,也可以讲它怎样进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学习本单元四篇写动物名家的文章,对于如何写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且本次习作的主题是让学生写自己熟悉、喜欢的动物,这让学生有素材可写,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是如何“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对比的手法,具体刻画出动物的特点。 2.能从多角度进行对比。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一)教学重难点 学会通过对比的手法,具体刻画出动物的特点。 (二)突破方法 借助构思图表,提供支架;分析例文,了解方法。 四、课前准备 课前一周派发“小动物档案”纸(附录一),让学生掌握观察的内容:动物的外形、动作,并填写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在作家笔下,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之所以作者笔下的小动物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你喜欢动物吗?喜欢哪种动物?课前,大家应该都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了一周的观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起来分享吧。 (二)初步感知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老师提两点要求: (1)每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谁写的动物最有趣的。 (2)每一小组在组内选出最有趣的“小动物档案”,与其他同学分享。 (3)教师小结。 每一种动物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写动物应抓住其特点,例如写外形时,可以从眼、耳、鼻、嘴等方面写;写动作,可以从静态、动态两方面写。 (4)教师引导 除了从外形写动物的特点之外,我们还能运用什么手法来突出动物的特点呢?联系前面所学的四篇文章。 (5)教师引入介绍对比手法 通过前面的课文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了作家们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动物形象。在课文《白鹅》中,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在课文《猫》中,讲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PPT出示)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 (三)提炼框架,分析手法 1.出示例文,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例文,这篇例文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动物的特点。请同学们根据附录二完成相关内容。 七只小鸡 前些日子,我家养了七只可爱的小鸡。 小鸡都很美丽。它们有着各色各样的茸毛,有着小巧玲珑的嘴巴和小鸡爪。在阳光的照耀下,就显得很可爱啦! 小鸡性格各不相同,娴静,好动;温柔,喜斗。 有只小鸡,白里透黄的羽毛上,点缀着点点小斑点,就像一朵朵“小梅花”。更好玩的是圆圆的眼睑边,布满了一圈黑褐色的羽毛,就好似画家给它画的。“小梅花”性情安然,饿了总是唧唧直叫;吃饱了,在院里来回走动;累了卧在太阳底下睡觉。天天如此,就好像有标准的作息表!还有一只鸡长得很奇怪,黑黑的鸡身滚圆滚圆的,除了小翅膀上那圈白的羽毛外,全身纯黑:黑色的眼睛,黑色的嘴巴,黑色的鸡爪,不注意看,还以为它没有眼睛呢! 有一回,“小梅花”不知在哪儿啄来了一条西瓜虫,别的鸡都在后面追逐着。“小黑怪”却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当“小梅花”到它面前时,它迎面便是一口,啄得“小梅花”惨叫着跑开了,西瓜虫便被它夺到了手。别的鸡都不敢,它则洋洋得意地吃起来,边吃还边唧唧直叫,好像说:“怎么样,我不劳而食多美呀!”看到这情景后,我和弟弟生气地叫它“小强盗”,从此这便成了它的外号啦。 其他鸡也很美丽。你看,这爱跑爱闹的“小闹将”;你瞧,那只长着一身黑羽毛的,它叫“二黑”,这只正在捉小虫吃的瘦个子鸡,管它叫“瘦高”,这不……最后一只鸡呢?甭提了,它长了一身杂毛,看上去像马戏团的小丑,给它起了个名,叫“杂毛小丑”。 2.教师派发“七只小鸡”工作纸(附录二) 3.学生按指示完成工作纸 4.教师小结 对比是抓住动物特点的主要方法。每个动物都有它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之处,这是它的特点。把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就容易抓住特点。本文的作者从外形、性格、行为等不同角度对小鸡进行对比,使得所写的動物活灵活现。除了抓住特点以外,还注意主次、详略。对主要事物“小梅花”和“小黑怪”进行详写,其余小鸡虽可爱,也只能略写。 (四)运用框架,学习手法 1.出示构思图表(附录三),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完成构思图表 2.选取两三位同学的构思图表,教师适时进行评价 3.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写作,教师适时指导 (五)交流赏评 1.出示作文评价表,小组内互评 2.选出数篇佳作并与学生讨论后贴上壁报,请学生欣赏 (六)板书设计 我喜欢的动物 我喜欢的动物 另一种动物 外形 动作 对比 性格 附录一:动物小档案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1]一阳.运用比较,凸显不同[J].学苑创造·B版,2015(4). [2]周子房.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5(7—8). (编辑:郭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