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玛纳斯湿地保护及其效益
范文

    李刚

    摘 要 玛纳斯县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段,乌昌石城市战略圈内,是全疆水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境内拥有玛纳斯河、塔西河两大河流,两大河流年径总流量达15亿立方米,汇入境内夹河子、大海子、白土坑、新户坪、塔西河中下游水库等15座中小型水库,水库沿线地貌与玛纳斯河、塔西河河道地带形成了一定面积的流域湿地。玛纳斯县早在2005年就提出建设生态县城,2010年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完成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6年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的验收。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湿地公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关键词 湿地 生物多样性 基因库 保护 效益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天山北坡中段,是北疆区域的生态绿肾,其所具有区位独特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性的特征,对于天山北坡中段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湿地公园处于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路中,是整个地球生物链的重要结点,也是世界候鸟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普观赏性。而且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玛纳斯县旅游业的发展。

    一、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情况

    玛纳斯县是全疆水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境内拥有玛纳斯河、塔西河两大河流,两大河流年径总流量达15亿立方米,汇入境内夹河子、大海子、白土坑、新户坪、塔西河中下游水库等15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超过6亿立方米),水库沿线地貌与玛纳斯河、塔西河河道地带形成了一定面积的流域湿地。为保护这一自然资源,玛纳斯县委于2010年4月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玛纳斯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后经相关专家多次论证评审,于2011年3月25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2016年8月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总占地面积为85平方公里,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7平方公里。该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建设周期为8年(2011~2018年),分起步、发展、完善三个阶段建设完成。建设定位为生态系统健康完整、自然环境优美和谐、景观资源丰富独特、科普宣教设施完善、休闲娱乐条件优越、文化底蕴厚重深远。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合理利用、社区共管等五个方面。建设愿景为汇聚西北特色、独具西北代表、跻身国湿前列的国家湿地公园。玛纳斯湿地广袤浩瀚,承担着乌鲁木齐市、五家渠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石河子市、农六师、沙湾县等周边县市的气候调节,对改善人类生息环境、农业生态气候、工业大气污染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玛纳斯湿地保护的措施及效果评估

    (一)采取的措施

    1.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自2010年以来,州、县党委高度重视,在昌吉州、玛纳斯县分别成立了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成立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专门负责湿地公园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县委在全疆率先出台了《玛纳斯县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生态文明考核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領导干部“潜绩”考核,设立每年500万元生态文明奖励资金,与全县12个乡镇(场)和9个相关部门签订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责任书,并将湿地公园保护列入责任书考核范围。并且,请专业设计院修编完善了《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同时进行了湿地公园内村庄整治和景观节点的详规,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真正形成了纳入盘子、资金投入、干部考核的良性机制,使湿地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恢复。

    2.坚持依法保护,有效制止破坏湿地的各种违法行为。2014年9月1日,颁布实施全疆首个《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解决了湿地公园管护执法权限的问题,为管理部门打击盗捕盗猎、乱采乱挖等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组成21人的管护队,对湿地公园进行日常巡查,不断加大巡护力度,已通过联合执法共抓获盗捕盗猎分子12人;收缴盗捕盗猎工具20余件;处理乱挖乱采案件3起;扣押挖掘机3台;退出违法开垦土地200余亩;在湿地核心区驱逐擅闯人员100余人次。

    3.大投入,强化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先后投入6700余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完成湿地植树造林800余亩、退耕还湿1万余亩、退牧还湿6万余亩、退塘还湿200余亩、退牧30户,退出放牧牛羊2万余头(只),新建管护站1个、可移动管护站点4个、保护管卡(防护门)6处、保护性围栏57公里、隔离水道1公里、临时桥涵13座,修建湿地公园通达道路71公里、柏油道路13公里、观景台2座,加强湿地管护队伍建设。

    4.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通过建立候鸟保护站、搭建瞭望塔和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时机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2013年召开了全疆的“爱鸟周”启动仪式,以“爱鸟护鸟,共享和谐之美”为主题,开展了中小学生征文、书法及绘画展活动,承办了以“以人人爱鸟护鸟观鸟,共享湿地自然之美”为主题的“鸟的天堂”摄影作品展。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保护湿地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努力形成各级政府负全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5.化生物监测,提高保护效率。聘请疆内院校和本地专家对湿地公园水文、生物、气象等进行监测。对湿地鸟禽等生物种类进行了全面统计,为湿地动植物展馆的建设奠定基础,也为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积极争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区州湿地公园建设补偿、湿地公园重点公益林建设、湿地公园护林防火、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项目,不断争取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每年采取人工破冰造湖、定点投食的方式救助年幼体弱的候鸟。2013年3月,国家鸟类环志中心专家在湿地公园给6只被救助的天鹅安装了环志,为湿地公园鸟类环志研究和申报鸟类环志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湿地公园的影响力。与中央和区、州广播电视台、南航《假日旅游》、《昌吉日报》和《天山网》等高端媒体合作,加大对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宣传力度。2012年11月以来,通过中央和区、州电视台以及国际频道,对湿地候鸟保护进行了120余次跟踪报道。2014年5月,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展馆作为湿地科普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展出标本234种,471套(只),已接待参观人数达10000余人。目前,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已被命名为昌吉州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级环境教育示范基地。玛纳斯县被国家命名为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区,已完成国际重要湿地、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和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

    (二)保护成效

    通过近几年对湿地保护法规的贯彻实施以及保护力度的增强,湿地公园各种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基本上得以完好地保存,物种的濒危速度和灭绝速度减弱,生物的多样性得到了保护,动物种类从2011年的200余种增加到331种。目前,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红柳、胡杨次生林及芦苇等面积不断扩大,往日被破坏的河床、裸露的土地都已被植被覆盖。候鸟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大量的候鸟特别是天鹅选择在湿地公园越冬,天鹅从以前的30余只增加到500余只,这里成了真正的候鸟乐园、物种宝库、绿色屏障。

    三、玛纳斯湿地保护对促进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玛纳斯湿地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生态效益

    1.为周边农业生产提供水源。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包括玛纳斯河流域、塔西河流域及故道部分区域,水域辽阔,滩涂广袤,池塘众多,具有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滩涂湿地、沼泽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不但可以完整地展示湿地生态演替过程,还能发挥维持区域水平衡的重要作用。湿地横跨兰州湾、广东地两个乡镇,周边有大量耕地,湿地的蓄水功能为周边农业生产提供了农业灌溉用水。

    2.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3.节流量,控制洪水。濕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每年在积雪融化时可以储存大量的融雪,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小了洪水对县域内的危害。

    4.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二)社会效益

    湿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人们周末休闲、亲近自然提供了极佳的去处,同时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各种生物提供了基因库,具有很高的科普价值。

    (三)经济效益

    1.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芦苇等,还可以提供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生物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331种,占新疆湿地植物总数的45.3%。其中,黑鹳、大天鹅、鹈鹕、灰鹤、蓑羽鹤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近20种。有植物200余种,尤其是万亩次生红柳灌木林和天然胡杨林形成了沙生植物与湿地植物的交错带,具有典型的新疆植被特色。当然,玛纳斯湿地目前还处于恢复和建设阶段,湿地内的生态链目前只能满足维系整个生物链,还不能过多提供获得经济效益的各种资源。

    2.拉动三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由于湿地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具有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随着湿地公园兴起的旅游业将平稳、快速发展,成为玛纳斯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及支柱产业。自打造湿地公园以来,平均每年接待游客20000人次左右,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提升玛纳斯县品味与魅力,为玛纳斯打造一张生态城市的名片。

    (作者单位为玛纳斯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苏建国.提质增效 重点突破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为实现均衡凤城 幸福玛纳斯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玛纳斯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016-06-01.

    [2]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N].昌吉日报,2016-09-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