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历史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 |
范文 | 张娟 摘 ?要:美术课堂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是对传统美术的继承,所以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历史传统文化。历史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的结合是现代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基础,这种模式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术鉴赏能力。然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给历史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历史传统文化成为一个社会热点。文章通过对美术课堂教育和历史传统文化的结合这个话题进行分析,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历史传统文化 ?美术课堂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 ? ? ? 文献标识码:C ? ? ? ? ?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207-011 ? 引言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代们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的积累和沉淀。历史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美术课的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在美术课程中的渗透可以发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的理念。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历史传统文化渗入到美术课堂当中,成为了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2 ? 历史传统文化对美术课堂的影响 美术的教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绘画的技能,还要求学生对美术有深刻的理解。美术源于生活,而历史传统文化是美术历史的体现,历史传统文化与美术的关系非常复杂,联系又很紧密,学生掌握了绘画的技能的同时又学习了历史传统文化,学生的课堂收获才能最大化。历史传统文化可以丰富美术课堂的内容,增加美术作品的内涵,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最大的乐趣,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完善了学生的世界观[1]。在提倡传播和继承历史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美术课堂的目标就包括了对学生进行历史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学的美术教育也要跟随这个趋势,提高对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改变教学模式。历史传统文化对美术课堂的影响反过来可以对文化本身进行保护,让文化跟进时代的进步,并且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3 ? 美术课堂的问题 以历史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相对来说,美术课堂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复杂,主要包括教师本身的艺術底蕴不足、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单一、学生的创新意识较落后等三个方面。学校对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也导致了教师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不足,从而阻碍了历史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的渗透。教师的文化底蕴不足,又带来了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使用的方法单一,大部分的教师仅是简单的讲解了历史传统文化和美术的关系,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教学[2]。另外,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也不够。中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只能被动的模仿,学生的美术作业几乎都是类似的。所以要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播工作,学校首先要提高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然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4 ? 在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案例 4.1 古建筑知识的渗透 美术教材当中经常包括古代建筑这个内容。学生的绘画主题经常围绕古代建筑艺术,但是学生对古代建筑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搜索古建筑的材料,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古代建筑对现代的建筑影响也非常大,教师也可以组织野外进行活动,带领学生到著名的建筑景点进行写生,让学生贴近建筑本体。教师可以对建筑进行描绘,然后一边讲解建筑和艺术的关系,一边让学生进行写生。这样一来,学生带着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故事,完成写生作业,并且根据自己对建筑的理解,进行作品的加工。 4.2 剪纸艺术的渗透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剪纸这种艺术慢慢被淘汰。剪纸是历史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中学美术课堂开设可以加入剪纸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剪纸的美术特点鲜明,不同于美术绘画那种平面的艺术。剪纸课程的加入以及它的特点可以巩固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剪纸中阴刻、阳刻和套色等不同的技巧,并且给出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后摸索剪纸的技巧。剪纸一般是北方的风俗,很多剪纸作品诞于民间的传统故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代表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所以学生学习剪纸,一方面可以继承历史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其他地区的风俗和艺术。 4.3 古汉字和诗词的渗透 美术包括书法,书法也是一项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书法的表现载体是古汉字和诗词,很多书法作品都是与诗词有 关[4]。汉字大多是象形字。中学学生在进行书法的学习时,往往处于汉字外形的学习阶段,他们对汉字的内在含义发觉还不够。因此,美术教师应该注意把书法教学偏向对文化的发掘。教师可以借助图像进行教学工作,比如要求学生写“水”,教师可以在备课中加入很多水的图片,然后在具体的讲解时,介绍历史优秀的书法家对于“水”字的写法。这种图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抽象的历史传统文化变的具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汉字的美并不在于其外形,更多的还是汉字的组合,汉字的组合就形成了诗词。历史上的诗词都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美术课堂教学加入诗词的内容,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放松学生的心情,加深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5 ? 结语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广,并且内容丰富。中学美术课堂融入历史传统文化是文化继承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责任之一。除了古建筑、汉字和诗词、剪纸等,历史传统文化还包括戏曲、礼仪等。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历史传统文化和美术课堂的结合,就能引发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对历史上的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沈晓燕.探京剧艺术多元教学寻传统文化育人之路[J].现代教学,2016(5):37-38. [2] 雒刚.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248. [3] 杨美华.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J].艺术评鉴,2017(1):150-152. [4] 陈黎敏.借助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拓展型课程教材[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