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范文 | 【摘要】《中国文化概况》是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上一门关于文化熏陶、文化传播、文化推广的国家精品慕课。文章从“传播中国文化之美”“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怀”“弘扬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文化概况》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中国文化概况》;慕课;文化传播;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胡桦,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5.025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讲好中国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概况》是廖华英教授结合自己创作的《中国文化概况》英语线下课程,并以自己主编的外研社拓展系列教程《中国文化概况》为蓝本研发的一门国家精品慕课。该课程借助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自2016年该课程上线以来,已累计有2万多名国内外学习者受益,海外学习者覆盖91个国家和地区。该课程受到我国翻译界泰斗许渊冲老先生的高度赞扬,并得到了多位高校教育专家的鼎力推荐。总的来说,《中国文化概况》以英语为媒介,以精心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创新的形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一、传播中国文化之美 1.以丰富的内容展现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中国文化概况》以一个浓缩了中国文化特色的宣传片为开篇,呈现了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中国,一个优雅与时尚结合的中国,一个神秘与开放并存的中国。这个国度拥有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让人流连忘返的历史古迹,让人赞叹不已的京剧功夫,以及世代传承的手工技艺。在《中国文化概况》中,声线优美的旁白与震撼人心的内容相得益彰,语速适中的讲述将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之心化作问题娓娓道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引领学习者进入一场文化盛宴中。 《中国文化概况》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其以英语讲述中国文化,其画面好似一幅幅有声的中国文化鸟瞰图,纵横交错,脉络清晰,雄伟壮丽,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呈现出来。该课程内容分为十二个章节,涵盖了中国概况、中国哲学与宗教、中国文学、中国艺术、中国教育、中国科技、中国体育、中国传统节日、中国饮食、中国服饰、中国建筑、中国旅游等内容。该课程不仅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还涵盖了中国的书法、绘画、戏曲、民间技艺、四大发明、中医、武术、茶、酒等传统文化内容以及少数民族鲜活的民族风情内容。中国在发展,文化也在与时俱进,所以,该课程除了讲述传统文化,还介绍了中国在文学、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成就等内容。例如,文学部分介绍了莫言等当代文学家和以韩寒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教育部分介绍了孔子学院的发展,科技部分添加了对屠呦呦和青蒿素的介绍。《中国文化概况》通过讲述中国文化的特色内容,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深刻内涵,展现了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国民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以此提升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将文化学习者转变为文化传播者。 2.以创新的形式表达中国文化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内容要依托有效的形式、创新的路径才能实现有效的传播。慕课作为“互联网+”的产物,从传播广度上看,具有“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角落”的优势,从传播手段上看,集合了“多样化、灵活化、动态化、精品化”的特征,是一种创新有效的传播形式。 《中国文化概况》冲破了书本符号化、概念化、固定化的限制,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四位于一体,巧妙地将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例如第二章讲述中国文学四大名著时,该课程同时播出两个视频,左边是“交响乐团的演奏”,右边是“86版电视剧《西游记》片头曲”。交响乐团的倾情演绎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横空出世同步,熟悉的旋律通过现代与古典、中国元素与西方元素混搭的手法表现出来,迅速引发了学习者的兴趣,让他们增强了带入感、临场感和参与感。内容是文化的、传统的、古典的、知性的,形式却是生动的、灵活的、多样的、有趣的。该课程穿插的影像时而充满了古风古韵,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韵味,比如吟唱乐府代表作《江南》,在宣纸之上绘牡丹;时而显得时尚现代,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时代气息,比如老外学京剧和中山装概念时装秀等。总的来说,该课程形式服务于内容,使内容得到了更好的呈现,同时让中国文化从书本文字中走出来、活起来、动起来,这更贴合学习者的心理体验,更具有感染力、亲和力和传播力。 《中国文化概况》精心编排,每个章节由若干个时长为3—15分钟的视频微课组成,短小精悍,易于理解,迎合了让学习者保持注意力的时长需求,诠释了内容精华,提高了内容传播的效率。该课程体积虽小容量却大,能够满足当下学习者碎片化、高效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其在表达和传播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以“二人组合”的模式将中国文化娓娓道来。“二人组合”的模式主要是一名中国老师和一名外国老师配合,或以对话形式,或以问答形式来讲述内容,使得中国文化的阐释更加生动和生活化。比如第二章“中国文学”讲到唐诗时,中国教师列举了中国人耳熟能详、小孩子也会背诵的《静夜思》(Thinking in the Silent Night),并邀请外国老师进行翻译。这样的互动模式,不仅让学习者很容易记住《静夜思》的英文版,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唐诗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也被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喜爱,进一步凸显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又如第三章“中国艺术”讲到书法时,中外老师互动,中国教师问:“你知道中国最复杂的汉字的筆画数是多少吗?”外国教师问:“如果我想学习中国书法,你有什么建议呢?”无形中促使学习者进行思考。《中国文化概况》作为一门传播中国文化的慕课,突破了“一人讲述”的固定模式,创造性地安排中外两名教师配合讲述,就像一个中国人在向一个外国朋友宣讲中国文化,在自然的对话交流中,将中国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文化概况》注重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在版式设计上以中国水墨画为基调,背景音乐则以古筝等民乐为主。每集微课的设计都像是一幅有声的中国画,分别有与章节内容契合的片头与片尾,就好似画卷的两个画轴。开始之时,伴着悠然的琴声,画轴缓缓展开,让人仿佛步入画中慢慢观赏。结束之时,依然有音乐相伴,画轴渐渐合拢,让人印象深刻。由此可见,创意的设计有利于内容的传播,可让中国文化的传播更加直观,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文化概况》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附于慕课这一形式,并借助互联网进行推广,拓展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可谓成效显著。 二、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怀 《中国文化概况》不仅用英语讲述中国文化,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以及中国人谦恭平和的民族个性、重情重义的人格魅力、爱家爱国的民族精神。 在中国人心中,传统节日代表了家、家人、亲情、温暖和陪伴。第七章讲述传统节日时,以一个传统节日贯穿小女孩成长的视频来导入。从人生的第一个春节开始,小女孩和家人一起欢度春节,走过清明,度过端午,团聚于中秋,再迎接重阳,在节日的祝福中成长为另一个小女孩的母亲。岁月更迭,生命轮回,每一个中国人都和小女孩一样,和家人一起度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传统佳节,从童年走向暮年,从被家人用双手举起的那一刻走到用肩膀撑起整个家庭的人生阶段。该课程以这样温情的故事为开篇来讲述中国传统节日,能唤起学习者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浓浓亲情,体会到中国文化中的家国之情。 无论走到哪里,忘不掉的始终是家的味道。第八章讲述饮食文化时,插入了在国际上被人称道的《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一段视频,让人们领略不一样的中国味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味道既源于饮食又超越饮食,人们用舌头、鼻子来感受味道,同时用“心”来“品尝”味道,这是妈妈的味道,这是家的味道,这是国的味道。浓厚的家国情怀渗透在这神奇的中国味道之中,为中国饮食文化平添许多色彩。中国饮食,煎、炒、烹、炸,色、香、味俱全,中国人讲究飲食的平衡搭配。在这一章的讲述中,专门提到了中国饮食中的“阴阳平衡”问题。中国人将“和”这一哲学精神巧妙地运用到饮食中来,“凉”为“阴”,“热”为“阳”,“煮”为“阴”,“炸”为“阳”,高热量食物与低热量食物搭配,阴阳平衡,反映出中国饮食的“和谐”之美,体现了中国人平稳、和善的生活态度。“五味和而成美肴”, 该课程在讲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同时,让学习者体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美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概况》通过表达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有机融合,把中国文化的内涵很好地诠释了出来,激发了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激励他们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精神的责任。 三、弘扬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国文化概况》传达了这样一种精神境界:中国文化以“和”为本,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它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它是中国和世界连接的桥梁。 《中国文化概况》第四章“中国教育”增加了对孔子学院的介绍。其以悠扬的古筝为背景音乐,一张张图片缓慢划过屏幕,呈现了孔子学院的世界分布图,展现了孔子学院的学生认真学习书法和描绘丹青的场景。孔子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也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2017年,中国已在全世界建成511个孔子学院,遍布140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孔子学院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引发了“汉语热”,激发了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同时推动了中国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时,收到了一份马克龙总统准备的国礼——1688年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的启蒙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而今,孔子的思想已走向五大洲,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的实践。从古代的孔子到今天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的思想一脉相承。孔子学院承担着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文化概况》第九章“中国服饰”讲述了中国丝绸和古丝绸之路。丝绸是中国的发明,是中国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被丝绸之路带向世界的中国特产。古丝绸之路东起渭水流域,西到地中海东岸,绵延万里,从西汉时期起就开始把中国的丝绸带到西方,是连接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贸易之路。该课程在展示内容的同时配有动图,让学习者看到“大漠漫漫,驼铃声响,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丝绸贸易之路,更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其不仅促进中国服装与世界各国服饰的往来贸易,还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互访。“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千年丝路交织古与今,如今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复兴,其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合作,大道同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对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也是文明的复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中国文化概况》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展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京剧、学刺绣、学功夫、穿旗袍、着唐装的情景。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正凭借独特的魅力,向世界敞开胸怀。“和”是中国文化的内在本质,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第六章讲述中国武术时,专门分析了汉字“武”。“止”“戈”合并是为“武”,中国武术崇尚和平而非武力。中国文化里的“和”是融合,是包容,是平等,是谦和,是和谐,是“和而不同”,是“和合共生”。这样的“和合”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之中,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文化概况》让学习者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以“和”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胸怀,以及“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中国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如火,薪火相传;文化交流,美美与共。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概况》将中国文化庞大的内容体系浓缩于慕课这一载体之上,探索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新路径,让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学习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概况》展示了中国文化之壮美,传承了中国文化之精髓,传递了中国文化之能量,走出了文化自信之大道,是一门值得大家观看和学习的文化类慕课。 |参考文献| [1] 廖华英. 中国文化概况[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