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刍议编辑在融合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范文

    李福军

    摘 要:编辑在出版社的融合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编辑是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编辑是出版社确立融合发展经营战略的重要参谋,编辑是出版社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支柱力量,编辑工作的融合程度决定了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程度。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出版发行单位要探索适合自身融合发展的道路,创新传统发行渠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整合延伸产业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内容传播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出版单位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之路。编辑,这个与出版社共生的传统角色,在出版社转型大潮融合发展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可缺位。凡是在融合出版的发展上找对路子,迈开步伐的都是在融合出版的具体工作中充分重视和积极发展了编辑的作用。

    一、编辑是融合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第一,编辑是出版社确立融合发展经营战略的重要参谋。出版业经营的是精神文化产品,它主要的不是靠精密的设备和高超的技术去参加市场竞争,而是通过精神的魅力来征服读者的,如果没有匠心独具的发展经营战略,不断推出特色鲜明的精品,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出版社融合发展经营战略是决定出版社融合发展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出版社能否实现融合发展经营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对融合发展经营战略的选择,如果融合发展经营战略选择失误,那么出版社的整个融合发展就必然会满盘皆输。所以出版社融合发展经营战略实际上是决定出版社融合发展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

    一个出版社要制订出正确的融合发展经营战略,必须认真依靠编辑。

    首先,融合发展经营战略首先是融合出版物生产发展战略,离开对融合产品结构、融合产品特色的战略设想,即使把发行、销售考虑得十分周详而长远,也只能算是一种营销计划,谈不上是融合发展经营战略。而出版社的内部分工又决定了编辑是专司产品设计与生产组织的,制订融合发展经营战略,理应让编辑成为重要的参谋力量。其次,编辑是出版生产第一线上的经营者。通过与广大作者、读者的各种联系,编辑熟悉新时代下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现状;通过书稿处理与出书规划,编辑深知本社的优势与不足,对如何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编辑最有发言权。再次,在市场经济新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面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经常为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而操心、探索的也是編辑。

    第二,编辑工作的融合程度决定了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程度。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互联网思维的培养是出版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尽管出版社积极引入新兴技术,建立线上平台、打造数字资源库、丰富内容形式,但对技术的应用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平台与技术如何与出版社原有经营业务良好对接,扩展新的盈利渠道,值得深思,盈利能力也尚待检验。在这样的环境下,编辑对新兴技术的掌握程度,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融合转化是出版社融合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

    二、融合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必然要求

    融合发展既是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是出版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传统出版如果不适应融合发展,必然面临失去读者、失去市场。出版社或出版集团必须以图书内容版权和图书的影响力为基础,充分利用和结合新技术向传统出版的其他领域进行渗透和扩张。

    世界上著名的出版公司充分重视编辑的地位和发挥编辑的作用,在融合之后的出版理念都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出版工作不仅仅是让读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还转向为特定服务对象提供知识解决方案。比如励德·爱思唯尔集团,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整个出版流程已重新再造,不仅关注一篇论文本身的质量控制、组织过程,而且把知识生产中产生的所有信息变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向用户提出一个完整的知识解决方案,并把原有的学术期刊和各种出版物的内容融合其中。在他们看来,出版已经没有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的界限,出版是传播知识的,至于是纸介质的,还是线上的,还是手持阅读器,都不重要。爱思唯尔和施普林格这些公司的产品已主要是在线销售,爱思唯尔在学术期刊、法律知识服务、经济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出版产品,都已完成数字化转型,只有用户特殊要求才出纸介质的。公司年报显示,近三年来他们的利润大幅度提升,总收入也稳步增长。

    三、融合发展中,要充分发挥编辑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第一,建构互联网思维,转变编辑工作理念。出版融合最关键的是人的融合,最重点的是人的转变。如何强化在岗编辑的全方位素质,调动编辑主观能动性,积极向全媒体人才转型是出版业转型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编辑在传统内容生产流程中,从选题策划,到编校、印制、销售等各个环节是几乎不涉足互联网的。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逐步渗透至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但并未触及内容生产核心,编辑的内容生产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众多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上的转型探索只是初步构建了框架,并未形成专业特色的服务,最终造成编辑在出版内容加工、运营维护、资源整合等方面依然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效率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于编辑没有建立互联网思维,在传统的编辑思维中,更擅长与关心的是“内容”,而不是承载这种内容的产品以及消费这些内容的读者。出版融合时代,已从单向传播的时代升级为“交互”主导的时代;从“用户被动接受信息”升级至“为用户赋能”的时代。传统出版的理念与思维已经远远跟不上互联网快车的飞速发展。

    内容生产者已经不能止步于传统的编辑、校对,作为出版业核心内容生产者的编辑,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出版思维的融合程度决定了出版社融合发展的程度。出版社编辑的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出版思维融合程度越深,开发出的全媒体产品就越能满足读者需求,出版社的融合发展程度就越好。

    第二,立体开发出版资源,磨砺隐形资源。所谓出版资源,指的是能变成出版财富的各种客观条件。如一个出版社已有的基本建设、资金积累、产品体系等是显性的出版资源;而已有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出版分工范围内的文化积累、文化信息、作者队伍等则是隐性的出版资源。如果说对显性的出版资源而言,主要是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问题,那么对隐性的出版资源就更多地需要加以调查和开发。

    编辑必须关心显性出版资源的合理使用。在这方面,讲究出书的成本核算,参与出书计划的投资决策,关心出书品种的结构配置,通过系列书、再版书的开发创造更多的资金积累等,都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可能作出的贡献。然而,在出版社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编辑更重要的任务还在于对隐性资源的开发上。如何保证出版社的周围有一支能经常提供优质内容资源的作者队伍,如何从已有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积累中发掘策划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有文化传播价值又有再生价值的全媒体出版的选题,如何在各方面给出版社创造良好的信誉,并使它在市场上久盛不衰。这一切不仅是保证出版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最基本途径,也是出版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的领域。尤其是在优质文化内容资源稀缺、内容选题竞争无孔不入的情况下,谁能把作者工作、选题优化工作、內容质量保证当作最长远的资源开发来抓,谁就会在融合出版大潮下永远居于主动地位。要真正抓这种隐性的出版资源的开发,就必须更好地依靠编辑,调动编辑的创造性,因为这些工作只能依靠编辑来进行。

    未来,一切可承载内容的载体,都会对有价值的内容有需求。那么,编辑的任务就是提供符合不同媒介特性的内容。最典型的是,湛庐文化、华章书院、中信书院等出版机构目前已经就不同媒介形式和载体形态的知识服务项目进行了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品牌理想国构建的“看理想”视频业务,也相当符合其文化机构的定位。

    随着整个出版业信息化、融合发展的不断加深,作为一个编辑,必须要对出版资源这一出版产业链中的基础环节有准确的把握和符合时代精神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才能在出版资源向出版优势的转化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否则我们就只有空守着自认为丰厚的出版资源,却始终面对着出版业相对滞后的尴尬局面而无力自拔。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出版,2015(4):3-5.

    2.严宏伟.融媒体时代出版融合发展的策略探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7):69-72.

    3.殷俊,李月起.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素养提升[J].编辑学刊,2016(1):31-34.

    4.杨溟.媒介融合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系安徽教育出版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