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如何做好典型报道 |
范文 | 范有骏 【摘 要】典型报道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事业中的具体体现,要做好典型报道首要抓住报道灵魂,即谋求百姓幸福价值,要为时代解课题、树标杆,要以丰富性给受众以亲近感和心理认同。 【关键词】华西村 典型报道 百姓幸福 时代课题 形象内涵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有关华西村的报道持续了50年,可称得上中国新闻事业上典型报道这道独特风景中的一大奇观,梳理和审视这一新闻现象,对于更深地认识和更好地运用典型报道,推进实现中国梦聚合强大的正能量,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 一、灵魂——谋求百姓幸福 1843年元旦,马克思为《莱茵报》撰写社论《〈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邦境内被查禁》,指出:“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的,‘人民(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公开的‘表达者,诚然有时这种表达是热情的、夸大的和荒谬的”。①“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②新闻要始终不渝地体察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其忠实地报道他们听到的人民呼声”。③ 华西村典型报道历经半个世纪,立得稳,走得远,就媒体报道而言,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赋予了一个引路灵魂,一根贯穿了50年的红线——谋求百姓幸福。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人民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这一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原则的具体实践和运用。 华西村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而出名的。文革前,华西村的报道和大寨的报道内容很相似,都是围绕群众如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改变落后面貌的这一主题。文革中,对大寨和华西的报道出现了两种绝然不同的路线,一条是唯上的“政治路线”,被阴谋家利用,为了“政治”的需要,典型随意塑造,脱离大寨实际,严重偏离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给当时全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包括对大寨带来了一场灾难;一条则是重心向下的群众路线,从华西实际出发,顺从村民利益和福祉的追求,真实报道群众“大干促大变”、摆脱贫困的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竖起了一面旗帜。如今,时代不同了,华西村成为了“天下第一村”,报道内容今非昔比,但贯穿华西村报道的红线没有断,追求百姓幸福、群众利益的灵魂没有丢。如报道新时期华西村人新理念:“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华西人富裕观: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富得健康,富得长寿”。 华西的许多做法都带有探索性和首创性,多次遭遇社会上大大小小的不理解和质疑。曾经上百次采访华西的新华社记者袁养和这样说:华西村典型几十年不倒,用物理学原理比喻,“不倒翁”不倒就在于他重心在下。这也正是媒体报道华西50年而不衰的一大秘诀:了解基层,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用群众的眼光看问题,用是否符合绝大多数群众福祉和利益诉求衡量是非,明辨方向。 群众利益和福祉追求,是时代发展的灵魂,也是新闻报道永恒的主题。典型报道只有准确深刻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作品才能产生直指人心的感染力,才能呼应党心民意,产生强大的正能量。 二、价值——为时代解课题、树标杆 典型的诞生,是一定时期内人们在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追求与向往的体现,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成功的典型报道反映出时代呼唤与时代要求,还能反过来影响社会。④半个世纪的华西村报道,用“新”“特”“深”表现手法,挖掘了不同时期的时代内涵,解答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发展的课题,揭示了华西探索中国新农村建设独特道路的秘诀和真谛,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标杆。 1.通过新颖事物和最新动态体现时代内涵 新闻传递信息,而典型报道传递的信息,富含时代内容,反映社会发展最新动向。回看对于华西村的报道,除了“电话村”“彩电村”“家庭轿车村”“全国村级第一个旅游公司”“第一个农村村级艺术团”“第一家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的上市公司”“中华环保第一村”等物质形态的新信息外,华西人的理念创新、治村新机制新举措、发展新经验等则从制度上体现了时代内涵。 2.深度剖析,解答时代课题 典型报道不能跟在时代潮流的屁股后面转,而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时代指向。穆青同志谈自己采写典型体会时曾说:“一方面要考察同当前斗争最密切、群众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课题是什么,一方面要考察人物本身具有哪些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⑤华西报道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立足时代背景,剖析华西道路的奥秘,解答时代发展新课题。 从几次社会大变动时期对于华西的报道,就可以探寻到他们的发展轨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拼命三郎”“顶风而上”,前面已有所述。八十年代初,全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轰轰烈烈,华西村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耕地让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华西不走改革道路。九十年代,社会上企业改制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华西没有赶这个“风”,又有人对华西做法不理解。江苏电台记者一次又一次深入采访,制作报道,解析华西村实际情况,权衡村民和集体利益得失,报道不仅厘清人们对中央大政方针政策的一些误读和对华西的误解,同时揭示华西人在大潮中保持清醒,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进入新世纪,华西村出现了跨越发展态势。中宣部几度将华西村作为全国重大典型组织媒体采访报道,记者们探寻:为什么潮来潮去几十年华西村勇立潮头?江苏电台系列报道《华西新传奇》中有一段文字,几乎所有媒体都有相同的表述。 更可贵的是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高度融合,形成了华西人重要的精神元素。 【录音 老书记吴仁宝: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是真进,离开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那是跟进,是冒进,早晚要出问题的,要扎扎实实的进。 怎样做到既与时俱进又实事求是? 【录音 一头保持与各级组织一致,一头保持与老百姓高度一致。听中央的不能走样,听老百姓的不能走偏。 【录音止 每年200多万人到华西参观学习,一些基层干部感叹:“华西发展平台太高,华西的做法一般的农村做不到,华西经验难学。”江苏电台特别制作了录音评论《我们怎样学华西》,结尾是这样说的:“我们求华西发展之真,是为了务各自新农村建设之实。我们学习华西村经验,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活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以实事求是开辟道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创前人没有创过的业。” 这些解析,看似具体,实际是回答时代迫切需要破解的课题。 三、形象——以丰富性给受众以亲近感和心理认同 典型具备丰富的信息元素、丰厚的思想内涵和综合的人性特征,才能满足受众多方面的精神认识和需要,报道才能覆盖不同阶层和不同价值观的受众群体。而受众感受丰富的典型形象来自于典型报道的持续积累和多维表达。 《党建》杂志总编辑刘汉俊先生在他的《塑造形象——人物报道研究》一书中说道:“每隔一段时间,对过去宣传过的人物进行回顾性跟踪报道,重新唤起受众对人物的记忆,符合受众对典型人物关注的基本规律,是揭示人物长久精神价值的方式,也体现了社会价值评判体系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同时这种方式有利于督促先进人物自律、自醒、不敢懈怠,永葆先进。”⑥典型报道如果“一推了之”,宣传过后不再关注,这些典型就会渐渐地被人淡忘,他们的价值也就会悄悄失去。刘汉俊先生用了一个公式直观表示典型报道的影响力:“深度+高度+广度+力度+长度=影响力”。⑦ 1.注重更新报道内容 典型的精神和思想辐射能力以及自我更新品质,决定典型持续的时间长度。对典型持续报道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受众的时间心理、人物事迹价值进行考量;另一方面以过去的事迹为背景,注重典型与时俱进,自我更新内容的开掘。我们说华西道路,不是一天两天走出来的,是在不同时期,尤其是社会重大转变时期的不断探索、开拓奋进中形成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华西在农业学大寨中改造山河,摆脱落后贫困;八十年代,乡村企业崛起,农业劳动力大转移;九十年代,抢抓机遇,外向开拓,实施品牌战略;新世纪,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资本经营,新产业格局形成。串联起这些报道,每个转变时期的发展探索、理念创新,鲜活地反映了华西道路的发展轨迹和奥秘所在,同时又是一部展示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画卷。 2.彰显人性光辉 人性是典型形象的重要元素。典型报道,更多地围绕人们的生活、情感和道德等方面进行跟踪,以平民化视角,让典型回归常理、常态、常情。只有这样,典型才能在不同层面的受众心理上得到认同,产生共鸣;只有这样,一个生动、立体、真实的典型形象才能得以呈现。 3.尝试新模式 新时期,典型报道已从宣传的话语时代,走向公众的话语时代;受众的接受方式也由静态向动态演变,自主地位得到提高。典型报道的形态方法求新求活,势在必变。2011年10月,华西迎来建村50周年。江苏电台制作现场直播节目《新华西,新高度——庆贺华西村50周年》。这场直播,用当下媒介时尚的实录模式和互动模式交互进行,特邀研究华西的专家做客主持,走进直播间的嘉宾有大寨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郭凤莲等全国名村官,有外地在华西村挂职的干部,有前来采访华西村的亚洲欧洲记者,受众通过网络发表看法。节目在现场实况、记者连线、嘉宾访谈以及背景资料、片花穿插中形成,呈现出立体互动的格局。这是江苏电台50年追踪华西村的一次总结式报道。作品内容以华西建村50周年活动和华西村74层、328米高的新农村大厦——龙希大厦以及旅游飞机正式运营为契机,将华西村50年开拓奋进植入中国新农村建设历程的大背景中,展示华西发展成就,实则是表现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新高度;揭示老书记吴仁宝的智慧和精神境界,实则是中国农民智慧和文化的高度;华西发展吸引世界关注,实则是华西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具世界意义的高度。如此规模、如此形式,多媒介、多层次、多侧面、超常规的报道手段,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赋予华西这一典型报道新水平、新意义。 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寻 50年华西报道,收获了成功,但也留有遗憾和不足,值得寻思。笔者认为,主要有两大不足,也是典型报道的两大通病。 一是塑造典型形象要再现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报道,不应只盯住他的事迹和言行,要用历史的眼光揭示典型人物成长的经历、心路历程、思想形成的过程,追根溯源,探求其思想脉络,这是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探究人、表现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是给人以太“完美”的感觉。50年报道华西,大多是“报喜”不“报忧”的绝对化,特别是主流媒体,很难找到带有缺失和瑕疵的报道。业界提倡立体化报道典型,以表现崇高为主,不回避缺点和不足。但知易行难。一方面,受众的认识和报道者的初衷很多时候并不一致。报道者的想法是:带有一些缺失会更真实一些。而受众往往带着批判、甚至是逆反心理审视媒体的信息,一些受众眼球只在找茬。另一方面报道典型的缺失比报道优点更难,需要一双拨云见日的慧眼。优点和缺点也不是绝对的,要看在什么条件和环境中才能表现出其是优还是劣,不能简单地用符号化的定式来判定。如何立体化报道典型,打破绝对好绝对坏模式,做到瑕瑜互见、瑕不掩瑜,有待实践中进一步探寻。 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群体需要楷模。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典型报道正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它仍然将为汇聚社会正能量释放强大威力。 (作者单位: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 (本文编辑:宁黎黎) 注 释 ①②马克思 《〈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邦境内被查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52页。 ③马克思 《摩塞尔记者的辩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58页。 ④朱清河 《典型报道:理论运用与反思》,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185页。 ⑤穆青 《新闻散论》,新华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174页。 ⑥⑦刘汉俊 《塑造形象——人物报道研究》,新华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116页、第185页。 参考文献 1. 刘汉俊 《塑造形象——人物报道研究》,新华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2. 朱清河 《典型报道:理论运用与反思》,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