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数学 |
范文 | 康巧莲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动力,是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主线。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从未来的实用性角度而言,我们教授学生的知识和希望他们养成的能力,正是为了帮助他们为未来的生活与工作做好准备。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学生即将遇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解决作为学习的内容与方式,以更直接有效的途径帮助他们胜任未来的角色呢?与其全部授之以基础知识,不如将问题解决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两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 一、激活问题意识,独立解决问题 平时,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当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时,教师要给以引导说明而不是嘲笑讽刺;当一时回答不了学生的提问时,教师要灵活应变而不是敷衍搪塞;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兴趣。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提出的问题也更有质量了。 例如,在教学“交通与生活”时,创设买票情境:旅行社在元旦期间推出“自然生态风景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人120元,儿童每人60元。方案二:团体20人以上(包括20人)每人90元。①6个成人,14个儿童,选哪种方案省钱?②育才小学20个老师带上80个学生出游,怎样买票省钱?学生设计买票方案,交流设计理由,既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设计方案必须考虑实际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环环相扣,分层次,有梯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 二、创设问题情境,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不同的学生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往往有不同的探究思路、探究方案。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交流的意识,使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合作过程中学会争辩、接纳、欣赏、改进。 如教学“质数与合数”一课时,我这样安排教学环节:⑴制定学习目标。我让学生在预习的情况下,通过合作制定出本小组的学习目标。结果小组学习目标中都有以下4个问题:①非0自然数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可以分哪几种情况?②什么叫质数?③什么叫合数?④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⑵合作探索,小组解决。⑶汇报情况,教师点拨。⑷合作质疑,深入探究。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①质数和合数是无限多的吗?为什么?②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有别的方法吗?③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那是什么数?④非0自然数分为合数、质数,那0怎么办?0也参加分类的话,该怎么分……课后,我向学生了解质疑的情况,他们说,第一,通过小组合作发现了原本自己没发现的问题;第二,觉得对某些知识不理解,但具体是什么问题却说不出来,通过合作,这种情况就解决了;第三,有的问题可以随时通过别人的帮助得到解决。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每个小组中的后进生也都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改变了无问题的状况。 三、 延伸课堂,解决生活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因此,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及促进整体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如教学数学活动课“绿化校园”时,课前,我让学生实地测量,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设计美观实用的新操场平面图。上课时,我让学生展示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评选出最完美的设计图。学生们还结合设计方案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如“要铺设人造草皮,就要知道人造草皮每平方米多少元,铺设面积是多少”“哪些地方要种上草,草坪共需多少钱”“新建这个大操场共需多少万元”等。这时,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次开展社会调查,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数据和方法。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他们的潜能,让学生养成敢问、善问、会问的习惯。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必将与日俱增,更上一个新的水平。 (责编蓝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